貴為山西第二大城市的大同,為何經濟發展卻排在省內的第八位?

說到山西省大同市,我們可能首先會想到煤炭、雲岡石窟、刀削麵等。其實,大同還是山西省的第二大城市,但其經濟發展去排在山西的第八位,這讓省內的其他城市很不服氣,早已虎視眈眈地盯著第二的位置。

貴為山西第二大城市的大同,為何經濟發展卻排在省內的第八位?

大同介紹

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是山西省地級市,山西省的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1985年1月,與大連、青島、廈門等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13個較大的市之一。

貴為山西第二大城市的大同,為何經濟發展卻排在省內的第八位?

大同全市下轄4個區、6個縣,總面積14056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202.7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45.60萬人,城鎮人口221.1萬人,城鎮化率63.97%。是當之無愧的山西第二大城市。

大同經濟

雖然大同貴為山西的第二大城市,但是其經濟的發展卻排在山西的第8位。不要說與其他12個獲批的較大城市比較,就與省內的幾個城市比較也有一定的差距,大同的GDP也是這幾年剛剛突破千億元大關。

貴為山西第二大城市的大同,為何經濟發展卻排在省內的第八位?

山西除了省會太原之外就是長治和運城兩市經濟較好,長治和大同一樣也是一座資源型城市;而運城是山西唯一一個沒有大型煤田的城市,但它們在經濟上依然名列前茅。而對大同而言,一煤獨大更為凸顯,多少人擠破頭都要進同煤集團,撈起所謂的“鐵飯碗”!

大同煤都

大同是中國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國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神府、準格爾新興能源區與京津唐發達工業區的中點。素有“鳳凰城”和“中國煤都”之稱。 煤炭給予了大同曾經的輝煌,但也制約了大同現在的發展。

貴為山西第二大城市的大同,為何經濟發展卻排在省內的第八位?

大同之所以經濟長期沒有改色,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觀念問題。很多大同人依然生活在往日的光環之中,在十年的煤炭黃金期,大同經濟飛速發展 “煤都”稱號享譽全國。但是資源總有用完的一天,到那時又該怎麼辦。幾乎沒有人想過這個問題,常年依靠大自然的饋贈來換取經濟發展。

大同轉型

為了擺脫煤炭依賴實現涅槃重生、綠色振興崛起,大同堅定“主動轉、創新轉、深度轉、全面轉”的定力!大同市已經聚焦高科技工業和新興工業,聚焦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下大力氣推進經濟轉型發展主攻方向的調整和戰略重點的轉移,加快“煤都”向“氫都”“能谷”“新能源產業之都”轉變!

貴為山西第二大城市的大同,為何經濟發展卻排在省內的第八位?

旅遊休閒也是大同轉型的重點,大同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境內古蹟眾多,著名的文物古蹟包括雲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恆山懸空寺、九龍壁等,是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性交通樞紐城市、中國雕塑之都、中國十佳運動休閒城市。

貴為山西第二大城市的大同,為何經濟發展卻排在省內的第八位?

大同經濟要重回山西第二不光要在環境、城建、文化旅遊上下功夫,更應該發展好工業。

大同請你再勤快一點兒,再努力一點兒 、這樣才能走出經濟困境,做到名實相符的山西第二大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