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 iPhone SE 毫無新意?它可能不是為你準備的

4 月 15 日晚上十一點,蘋果終於放出了果粉心心念念好幾年的 " 小屏 iPhone",也就是新一款 iPhone SE。它可以視作 2020 年的 iPhone 8 全面升級款,大幅提升的後置攝像頭、A13,還有傳說中的 3GB 運存,都是在瞄準不喜歡全面屏的小屏愛好者。

第二代 iPhone SE 毫无新意?它可能不是为你准备的

只不過,在價格公佈之後,許多人對這款 iPhone 產生了不小的爭議:設計已沿用多年,大多數人也無法接受 3299 元買一個 4.7 英寸的手機。不過,筆者倒是對這款 iPhone SE 的銷量有著一定的信心。

眾所周知,這兩年蘋果的高價策略已經嚇退了不少人。從絕對銷量上來看,銷售最火熱的 iPhone XR 和 11 也都是通過蘋果在渠道降價換回來的。就算是在大本營美國,人們也沒有富裕到花一千美元買一臺手機。在今年美國做火爆的機型,恰恰就是 iPhone XR。

蘋果雖然及時調整了 iPhone 11 的價格策略,換來了初步成功。但統計數據顯示,持有小屏 iPhone 的用戶依然佔據著全美市場的 30%。在換機週期更長的中國和日本,這一比例只會更高。

第二代 iPhone SE 毫无新意?它可能不是为你准备的

蘋果瞄準的不僅是這些小屏用戶,還有海外的中低端安卓用戶。雖然中國的售價並不是傳說中的 2999 元,但是美國 399 美元、日本 44800 日元,在當地市場可以說是非常具有競爭力。

中國市場是全世界手機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美日的中端價位則是要多坑有多坑。美日消費者雖然消費能力高,但相對不挑剔,並且更換時間長,老 iPhone 用戶沒有理由不去換這款機型。

第二代 iPhone SE 毫无新意?它可能不是为你准备的

中國市場則是比較微妙,雖然 iPhone SE 的 A13 可以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領先安卓一兩年。但是蘋果在中國的號召力正在逐年降低,真正的死忠蘋果用戶也在降低,更多人選擇 " 出逃 " 到了安卓。

iPhone SE 對 iPhone 小屏黨有吸引力,但短期的絕對數量恐怕比不過美國。在這樣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之下,蘋果最大的敗筆,就是沒有推出一款 Plus 機型。

中國市場消費者在這幾年廠商的教育下,普遍喜歡大屏、全面屏的手機,而且還需要雙卡。

Plus 機型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良方,1080P、5.5 英寸,機身比 iPhone 11 大不了多少,並且從市場分佈可以看出,Plus 系列的持有者是不屬於 4.7 英寸的。iPhone 7 之後,Plus 的銷量就要比普通版更好。

第二代 iPhone SE 毫无新意?它可能不是为你准备的

續航、雙卡都是 Plus 版佔據優勢的前提。這一次的 iPhone SE 續航為 13 小時的播放視頻,和 iPhone 8 續航相當,差不多是 iPhone 11 的 70%,但同時期的 Plus 已經能做到比普通版再多 5 個小時的續航,大機身帶來的大電池優勢是不可估量的。

雙卡的缺失,只能說是蘋果 " 刀法 " 未老,所有的升級都吃定了普通版用戶,但不願意再多給一絲一毫。

第二代 iPhone SE 毫无新意?它可能不是为你准备的

在蘋果的產品規劃裡,如果你真的很想要一款 Plus 版,就應該去買 XR 或者 11 —— XR 在第三方的價位已經來到了 3000,削弱的是處理器以及史上最差的信號,還有一枚單攝像頭。11 的渠道價為 4500 元左右,256G 為 6000 元,這麼一看,iPhone SE 最高價設置為 4599 元,就是為了和 XR 與 11 無縫對接。

蘋果的期望中,這些用戶是不應該存在的:他們討厭劉海,喜愛 Plus 的大屏幕,對照相和雙卡有著一定要求,而且又要求旗艦級的處理器。這些用戶心目中的 Plus 很容易會和 11 打架,會打亂蘋果在渠道的定價策略。

第二代 iPhone SE 毫无新意?它可能不是为你准备的

儘管目前有消息稱,今年夏秋時節還有一款 Plus 版即將上市——但考慮到 iPhone 12 的發售日期,Plus 只賣三四個月就無人問津的景象,蘋果絕不可能接受。為了全球市場的利益,蘋果放棄了挑剔的中國用戶。

從蘋果對待新一款 SE 的態度就可以看出,它就是售價和性能先行,一切以 iPhone 8 的功能做底,不給這兩年旗艦的主流功能。

所以 iPhone 8 的後置單攝支持人像、Smart HDR、景深改變,但是前攝依然只有 700 萬像素,幾乎沒有任何功能提升的原因。因為 iPhone 攝像頭更換模組的成本很高,但是算法和 ISP 已經普及得很好,完全可以下放。

第二代 iPhone SE 毫无新意?它可能不是为你准备的

蘋果這種審慎的態度告訴我們,iPhone SE 將不會成為一種常態。

庫克針對的就是小尺寸 " 釘子戶 ",換機週期天生就比普通用戶要長,對於功能缺失的忍耐性也要比大眾消費者更好。沒有必要在 SE 上面購置多餘的硬件,進行常規性的軟件更新即可。

可以預見到的是,SE 對於安卓在這個價位的旗艦影響不大。雖然是三千塊錢的第一款 iPhone,但是 SE 第一代的慘淡還歷歷在目。不可否認的是,SE 依然會有一定的市場,但可能需要價格再多往下試探(明示拼多多),走的是細水長流的銷量。

第二代 iPhone SE 毫无新意?它可能不是为你准备的

雖然 iPhone SE 在中國的前景不明,但全世界它註定很有競爭力,只不過這種銷量,依然是 " 一波流 ",沒有任何的持續性。

蘋果認為,推出了一個史上價格最低的 iPhone,就已經彰顯了它的誠意。不然你在官網買到的最便宜的 iPhone,還是 3499 元的 iPhone 8,這也是針對全球市場的一種考量。

現在蘋果的戰略很明顯了:在所有國家,iPhone Pro 系列都是價格和做工頂級的 iPhone,直接對手就是三星華為(因為售價都很相近),到了國內,這塊市場就交給渠道來把控。反正 8000 元以上的手機市場,國內根本就不成氣候,賣多賣少一個樣。

第二代 iPhone SE 毫无新意?它可能不是为你准备的

中端市場是蘋果在中國發力的核心:五六千元價位是中國最重要的價位,其餘發達國家,iPhone 11 其實還是要比以前的 iPhone 旗艦要貴上 50 到 100 美元。但在中國蘋果開始主動地進行壓價,起步 500 元,必要時甚至達到了 100。這表示因為全球市場旗艦開始大幅上漲,蘋果的小漲價不會傷筋動骨,而在中國,11 要負責的就是把失去的五六千元價位拿回來。

第二代 iPhone SE 毫无新意?它可能不是为你准备的

至於中低端市場,蘋果在歐美的對手實在太菜(華為半推出,三星根本不會上頂配),所以能夠肆無忌憚地收割用戶。三千元價位的中國消費者又太過挑剔,蘋果也沒有必要針對中國做一個 " 特供版 "。

第二代 iPhone SE 毫无新意?它可能不是为你准备的

綜上來講,iPhone 要賣的群體就很確定了:發達國家的富人階層和中低端用戶,中產要出血,中國則是中產階級獲利。這次的 SE,中國不再是蘋果的主要市場,只是一個陪襯。這是蘋果在這兩年國內的滑鐵盧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

第二代 iPhone SE 毫无新意?它可能不是为你准备的

如果說對於消費者有什麼指導意義的話,那就是,iPhone 11 最適合中國消費者,已降價 1000 塊,欲購從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