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投資行業也沒有神了

這是一個神壇崩塌的年代,因為一次小的失誤就可能抹平你往日的種種榮光。

網絡時代,個人的行為很容易被放大,你的優點、缺點都會無死角的暴露在輿論的視線下。聖經中有一句話“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疫情之下,又有多少投資大佬跌下神壇。


01 今年最慘的是孫正義


14 年來首次季度虧損(2019 年第三季度,同時也是第二財季),15 年來首次出現全年虧損(2019 年),88 個投資項目裡至少有 15 個項目要黃,這就是 2019 年給孫正義留下的最慘痛的印象,也代表著軟銀在 2016 年成立 1000 億美元的願景基金以來,不僅沒有賺到更多錢,反而虧損了高達 165 億美元。

軟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因為願景基金已經連續第三個季度虧損,也拖累了軟銀的年度財務表現,集團虧損將達到 125 億美元,軟銀上一次出現全年虧損還要追溯到 2004 年,當時軟銀為了推廣寬帶業務曾經對用戶進行市場教育和補貼,那一年軟銀虧損了大約 9.5 億美元,不過在 2005 年他們就賺了超過 5 億美元。

孫正義真是許久沒有嚐到過這麼慘重的投資失利了。

而孫正義將目前遭遇的失敗,歸結於 " 不斷惡化的市場環境 ",他的意思應該是指新冠疫情的影響,許多投資的項目遭受了致命打擊。

不過如果只是將現在的結果單純的甩鍋給惡劣的市場環境,孫正義恐怕還是沒有徹底的反思。

畢竟在疫情之前,願景基金和軟銀投資的多個項目都出現了遲遲無法盈利、創業失敗或者估值倒掛的現象。

這裡除了極具代表性,被孫正義視為 " 下一個阿里 " 的 WeWork,也有印度經濟連鎖酒店品牌 OYO、共享打車公司 Uber、滴滴等公司以及金融壹賬通這樣的金融公司。

其中 Uber 和金融壹賬通在上市後的市值比軟銀投資時的估值還要低。


02 一邊抄底一邊割肉的巴菲特


世界股神巴菲特的市場風向標意義毋庸置疑,近來卻似乎讓人大惑不解。

3月份的史詩級暴跌後,上週全球金融市場繼續回暖,歐美、亞太等市場全面造好,道瓊斯指數飆升12.7%,是該指數有史以來最大單週漲幅;泛歐斯托克600指數週漲7.2%,日經225指數週漲9.42%,韓國綜指周漲7.84%,諸如此類。

然而,巴菲特卻逆著最近三週以來市場的強勁企穩回升態勢繼續“割肉”,其旗下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繼前一週“割肉”航空股後,上週又拋售了價值3000多萬美元紐約梅隆銀行股票。該公司2月底3月初曾經大舉抄底航空股和銀行股,但卻大虧,前周賣出達美航空,上週賣出梅隆銀行,抄底、“割肉”,投資大眾一片譁然,世界股市風向標怎麼了,到底指向哪裡?

有人說:巴菲特轉而看空後市了。有人問:作為價值投資、長期持股的旗幟,巴菲特是不是“晚節不保”了?有人戲謔:高手死於抄底。還有人調侃:“別人恐慌我貪婪”的巴菲特也恐慌了!不一而足。

有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巴菲特的公司在股票中已經損失46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55億元:在銀行股中損失約250億美元,在航空股上損失約50億美元。大風大浪來了,股神也扛不住!


03 達利歐的旗艦對沖基金狂跌20%


據瞭解,對沖基金巨頭橋水基金旗下的純阿爾法基金(Pure Alpha fund II)今年已經虧損約21%。公開資料顯示,橋水基金目前管理著大約1600億美元的資金。

業內人士分析,橋水基金遭遇虧損的重要原因在於旗下進行RiskParity策略交易的基金,在前段時間裡重倉了波動率均比較低的美股與高收益債券。隨著疫情衝擊與油價下跌導致美股與高收益債券同時下跌,該基金不得不同時出手股票與高收益債券,從而遭遇了巨大虧損。

“現金就是垃圾。” 對沖基金巨頭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也許在為自己此前的自負付出代價。他在2個月前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中,號召投資人擁抱多樣化資產,不要持有現金。

達利歐稱,“雖然這樣的表現不是我想要的,但這與我在當前情況下的預期是一致的。與過去一樣,我們一直維持著流動性,以便能夠根據條件變化調整投資組合。雖然這一次我們損失了一些錢,但損失仍在可接受範圍內,我們有能力從中恢復過來。因為我們仍保持著流動性,因此可隨時調整頭寸。

顯然,鉅額的虧損不是橋水基金想要的結果,但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時候,這已經是達利歐“符合預期”的結果。

近期,瑞幸咖啡大幅造假、豫金剛業績大變臉、中概股的壞消息接踵而來……又有多少的投資之“神”黯然神傷。故事尚未結束,4月14日,已被黑石收於麾下近9年的新西蘭漢堡王母公司宣佈破產;凱雷、黑石聯袂“斷供”的富國銀行一季度營收同比下滑18%,淨利潤下滑89%;摩根大通剛發佈的財報讓投資者大跌眼鏡且增加68億美元的壞賬撥備;擁有百年曆史的美國First State Bank(第一州銀行)破產並被收購……往昔的“當紅炸子雞”,風采似乎已不在。

疫情依然在全球蔓延,然而投資圈依舊火熱,吃瓜群眾繼續在談論著投資大佬們上百億甚至上千億的虧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