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剁手節”要來了,掌握“三個錢包”,保你理性消費

眼看著“雙十一”馬上就到了,各大商家都卯足了勁要大賺一筆,不是蓋樓大賽就是助力搶紅包,各種花式營銷手段層出不窮。

“剁手節”要來了,掌握“三個錢包”,保你理性消費


我們辦公室的幾個女人茶餘飯後聊得最多的是購物車裡添加了多少商品,雙十一總共要付多少錢,疊加優惠怎麼計算......其實,早在雙十一之前,她們就迷上了某網紅直播賣貨,每天晚上的休閒娛樂活動就是看直播,用她們自己的話說,是“每天看了就想買,不買就像沒完成任務一樣”“東西又好有便宜,看了這個直播之後,再也不想看其他的了”,天天包裹不斷,最多的一天拿了十幾個包裹,自己都忘記買啥了。

她們笑稱曾被老公發出“靈魂拷問”:“你到底是省錢了還是花得更多了?!”但就是忍不住,不知不覺又買了一大堆,有人甚至囤了三年的洗衣液了!

“剁手節”要來了,掌握“三個錢包”,保你理性消費


其實冷靜地想一下,你即將付款的商品都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嗎?買完之後有沒有後悔過?買優惠買實惠的時候是理性的還是盲目的?再想遠一點,你有投資失誤過嗎?你會明智地花錢嗎?

暫且放下上面的疑問,不妨來看幾個有意思的問題,你的回答將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你花錢的智商。

“剁手節”要來了,掌握“三個錢包”,保你理性消費

問題一:打麻將連續輸了很多把之後,你會認為下一把贏的幾率更大嗎?

問題二:在普通行業中,通常你會選擇按績效發工資(工資額成倒U型增長,先逐年遞增,達到峰值後逐年下降)還是按工齡發工資(工資額逐年遞增)?

問題三:有ABC三個盒子,只有一個盒子裡放了錢,如果你猜錢在A盒子裡,揭曉答案時發現B盒子裡沒錢,如果給你一個改選的機會,你會選C盒子嗎?

問題四:你是一個普通的棋手,現在要同時和兩個頂級棋手A、B對弈,有什麼辦法必贏其中一個高手?

“剁手節”要來了,掌握“三個錢包”,保你理性消費

憑直覺去選的話,你的答案是什麼呢?還是不賣關子了,直接揭曉答案吧。

問題一的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你想當然地認為一直輸到現在,也差不多該贏了,那就掉入了“賭徒謬誤”的概率陷阱裡了。真相是,就算你連續十次扔硬幣都是正面朝上,下次正面朝上的概率依然是50%!扔硬幣的正反面概率相同這一點,想必不用多說也能明白了。

“剁手節”要來了,掌握“三個錢包”,保你理性消費

問題二的答案是績效工資。不考慮特殊情況,一般來說,工資的多少應該與個人創造財富(現金流量)的能力成正比,一個人從年輕的新手到年富力強的熟手再到體力漸衰的老手,其創造財富的能力應該是呈倒U型的,也就是說先遞增,達到峰值之後再遞減。因此,工資水平也應該相應地呈倒U型增長,這樣一來,在最需要錢的時候賺到了最多的錢,這樣的金錢花起來也能夠像“好鋼用在刀刃上”一樣,實現效用最大化。

“剁手節”要來了,掌握“三個錢包”,保你理性消費

問題三的答案是改選C盒子。可能有人覺得既然已經揭曉了B盒子沒有錢,那麼可以肯定錢不是在A盒子就是在C盒子,不管是否更改選擇,期望值都不會變。但實際上,如果換成C盒子得到錢的概率是堅持選A盒子的兩倍。

怎麼解釋呢?很簡單!在沒揭曉B盒子之前,ABC盒子藏錢的概率都是三分之一。也可以看作藏在B或C的概率為三分之二。揭曉B沒錢之後,則錢在C盒子的概率變為三分之二。所以從概率上來說選C盒子更有可能找到錢。

“剁手節”要來了,掌握“三個錢包”,保你理性消費


問題四的答案是:與A對弈的時候選擇後手,觀察A第一步怎麼走,再用A的方法作為前手與B對弈,照此類推,來回往復,必能贏其中一個。

說穿了,這就是金融學上的資產組合理論,即在不改變收益率的情況下使風險減少的方法。按理說,要想戰勝兩名頂級棋手基本不可能,而兩戰皆敗的可能性最高,但是通過營造“如果要戰勝一個人,必須輸給了另一個人”的投資組合方式,就能規避前面兩種不利的偏差。

“剁手節”要來了,掌握“三個錢包”,保你理性消費

看完上述有趣的問題及答案之後,是不是對自己的花錢智商也有了大概的瞭解呢?實際上這些問題都來自於同一本書,書名叫《學會花錢》,作者是日本金融證券方面專家野口真人。

比爾·蓋茨曾說,巧妙地花一筆錢和掙到這筆錢一樣困難。《學會花錢》一書的目的就是解決“如何明智地花錢”的問題。在本書中,作者野口真人基於金融學、統計學、概率學、行為經濟學的理論,系統地總結了關於商品的價值和價格、現金流量和現值、時間對價值的影響、概率在決策中的作用、風險和回報的選擇等知識,幫助讀者有效地使用有限的金錢,明智地掌控金錢,適當地投資自己,從而擁有更為充實的人生。

“剁手節”要來了,掌握“三個錢包”,保你理性消費

《學會花錢》一書乍一看略顯複雜燒腦,但是多看幾遍之後你會發現真是一本充滿智慧又有趣的書。書中雖然專業知識和理論多,貼近生活的有趣案例更多,我前面提到的四個檢驗花錢智商的問題,均來源於本書。作者儘可能地用簡單的案例來解釋專業的理論,讀起來有種一步步豁然開朗的感覺。

對於“剁手黨”而言,如何控制自己衝動消費的慾望,實現理性支出每一筆錢是關鍵。《學會花錢》一書中的“三個錢包”花錢理念就是解救“剁手黨”的良方。

“剁手節”要來了,掌握“三個錢包”,保你理性消費


按照書中的說法,每花出去一筆錢都可以歸類為“消費錢包”“投資錢包”“投機錢包”

消費錢包,就是為了滿足慾望而消耗資產、服務(商品)的支出。要理性消費,就要讓花出去的錢買回來足夠的效用,比如滿足感、愉悅感……效用是極具有個人主觀性的,它會受購買者身處的狀況、價值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沙漠中擁有一瓶礦泉水的效用就比平時擁有一瓶礦泉水的效用高得多。

“剁手節”要來了,掌握“三個錢包”,保你理性消費

投資錢包,是為了增加將來的資本生產能力,而投入現有資本的支出。如何判斷投資價值呢?那就需要考慮現金流量(將來產生的金錢)的變化。也就是說,要理性投資,就要在投資之前考慮花出去的錢是否能生出更多的錢,這其中又牽涉到風險問題、概率問題等等。那麼,女人購買化妝品的行為屬於消費還是投資呢?那就要看你是 “無論如何都想一直很漂亮”還是想讓自己變美之後當上女主角、嫁給意中人啦!前者屬於消費,後者可以說是投資了。

投機錢包,在經濟學上是指做好虧損的思想準備,挑戰一下,看是否能夠獲得比付出的金錢更多的回報的支出。彩票、賭博、麻將、撲克之類的,都屬於投機類別。在賭博活動中,獎金總額肯定是小於賭資總額的,二者的比率叫作分紅率,多數情況下這個比率還是提前確定好的。所以,賭博只是莊家對投入的資金進行再次分配,雖然莊家可以獲利,卻不能創造出多於投入資金的現金。而參與賭博的人,雖然有人贏錢,有人輸錢,總體來說是有損失的。看明白的人就知道投機錢包該紮緊還是放開了!

“剁手節”要來了,掌握“三個錢包”,保你理性消費

寫到最後,想起了我們小區外面的一家門面,一年不到已經易主三次了,其中一次是開了一家蛋糕DIY店,裝修花了一星期,開業不到一個月就關門大吉了,幾乎無人問津。這位老闆真應該看看《學會花錢》這本書,否則也不至於這麼容易就投資失敗了吧!

最後溫馨提示,“剁手節”馬上就要來了,各位可要hold住錢包,理智花錢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