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說“破五”:逆天改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易經說“破五”:逆天改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正月初五,民間稱為“破五節”,意思是過年以來的禁忌,必須過了此日才能打破,同時又是接財神的日子。

“五”這個數字,在易經中是天地之中數,處於九宮的中央。

易經裡說,“天數五,地數五”,天數、地數疊加,天數得到二十五,地數得到三十,兩者合起來是五十五,五十五就是天地之數。

這天地之數五十五,可以促成宇宙變化,而讓鬼神運行於其中,“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五”不僅僅是數字,它還表達一種縱橫交錯、相互聯繫的整體觀念,也就是“五行”。

簡單地把“五行”理解為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或者五種元素,是不對的。

英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說:“五行的觀念,並不是五種基本物質,而是五種基本的程序。中國思想特別著重在關係,而不在物質本身。”

古人依靠一種驚人的領悟,把萬事萬物以及其中的聯繫歸結為“五行”,而不是“六行”或者“四行”。

有人用離散數學的方法證明,如果要滿足相生相剋的循環關係,那麼這個系統的最小數字是五個,而一旦超過五個,則相互之間無法構成完整的循環。

古人自然化的思維,不喜歡用抽象符號,就用金、木、水、火、土來構建一個運動、變化的模型。

這個模型內部有相互依存、相互牽制的關係,而這種內在關係,使得各種力量或削弱或增長,達到平衡,再打破平衡,而又最終平衡。

對比西方人的思維,古希臘人把火、土、水、氣作為四種基本元素,這個模型無法自身運轉,需要依靠第一推動力,或者上帝來給用一把力,宇宙才開始運轉。

所以,西方人的世界觀是上帝創造了這個宇宙,並照管著它。

而中國人的宇宙模型是自身生成、自身循環的。

易經說“破五”:逆天改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那麼,“破五”,用道教的話來說,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就是“顛倒五行”“逆天改命”。

“逆天改命”“我命在我不在天”,這些話被現在的玄幻小說庸俗化了。

“逆天”不是違反天道,而是由“後天”返回“先天”。

人的生命在時間之中,經歷生、老、病、死的過程。活著,是獲得時間,死亡,是時間結束。

而決定這個過程的,是能量狀態的變化。

物理學中的熱力學第二定律指出,在一個封閉的系統內,能量只會朝一個方向,也就是耗散的方向發展,等到能量耗盡,時間結束,這個系統也就完了。

道教用易經十二消息卦的卦爻來描述人這個生命系統的過程,胎兒生命形成,擁有先天祖氣,出生後,先天氣斷開,後天氣生成。

成長的過程是元陽逐步生成,由復卦、臨卦、泰卦、大壯卦、夬guài卦,到16歲是乾卦,成為純陽之體。

其後是元陽消減的過程,逐步生陰,由姤gòu卦(24歲)、遁卦(32歲)、否pǐ卦(40歲)、觀卦(48歲)、剝卦(56歲),到坤卦(64歲),坤卦純陰,這時元陽耗盡。

所謂“逆天改命”,就是由坤卦回到乾卦,由“後天狀態”回到“先天狀態”,以此延緩人這個生命系統的能量耗散。

也就是“返本歸根”,回到生命的原初狀態,回到道的自然狀態,與道同一。

道教的“重鑄陰陽,再造乾坤”“五行顛倒,逆返成仙”,包括其具體功法“抽坎填離”“水火既濟”,都是一種比喻,不僅僅是為了延年健身,最終目的是體悟大道,得以超脫。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說:“分析心理學以一種十分奇怪的方式與(道教)煉丹術不謀而合,我無意中觸到了我那潛意識心理學歷史上的對應物。”

榮格接觸道教以後,驚訝地發現道教的說法與自己的心理學理論不謀而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