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本文是“燃燒的島群”第278篇原創文章,全文共5390字,配圖23幅,閱讀需要15分鐘。本文曾於2020年4月13日首發於TTH。如果不能閱讀全文,請到同名公眾號(ID:bikunet)搜索,或直接輸入編號。

接上文(第261篇)

自從“帆足事件”得到解決以後,J2M2便以“雷電”11型的名字正式進入量產。實際上,“雷電”11型的性能並不完全令人滿意,實際飛行性能與軍方的理想有較大差距,因此改進工作在量產一年前就早早開始了。

火力增強改型:雷電21型(J2M3)

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圖1. 日本陸軍山寨自美國的12.7毫米航空機槍Ho-103型

首先改進的是火力,數年以來的作戰證明,7.7毫米機槍即使是對付戰鬥機威力也遠遠不足,面對重型轟炸機根本就毫無用處,設計團隊將兩挺機槍升級為兩門20毫米機炮,一共達到四門20毫米機炮的火力。但可能是因為性能更為優異的99式2型機炮產能不足,也可能是軍方對安裝4門大威力機炮不放心,所以加裝的兩門機炮還是有“小便炮”之稱的99式1型機炮。

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圖2. 裝備100發彈鼓的99式2號3型機炮

兩款炮雖然口徑相同,但是彈道和彈藥都不一樣,給空中射擊和後勤維護補給都帶來了不少麻煩,而這個奇怪的武器配置竟然成了雷電的標配。這種混搭讓我想起了日本人引以為豪的河內級“無畏艦”,同樣混搭了兩款口徑一樣倍徑不同的主炮,空有統一主炮之虛名卻沒有統一射擊控制之實

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圖3. 零戰21型的座艙模型細節,注意上方兩挺並列的機槍槍身,後部伸入艙內,便於排除故障

由於機翼上加裝了更多的機炮,所以必須進行強化使俯衝速度能保持“雷電”11型的水平。同時,對火星23型發動機的齒輪傳動系統進行了小調整,調整後的發動機被命名為“火星23甲型”。

生存能力也是雷電設計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因為“局戰”面臨的對手將是管子又多又粗的盟軍重型轟炸機,三菱工廠在量產型中已經開始在油箱上安裝二氧化碳自動噴射滅火器,在改進時又在油箱外部包裹了橡膠層。橡膠塗層使得油箱內容積有所減小,為了彌補航程上的損失,從改型開始可加掛300升的副油箱。

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圖4. 雷電21型的模型細部

經過以上修改後,從第34架量產型機開始生產改型版,並於1944年10月定型為“雷電”21型,這也是整個系列中最重要的生產型號。

渦輪增壓改型:雷電32型(J2M4)

1943年底,日本認為美軍即將投入使用的B-29“超級空中堡壘”有極為優越的高空性能,這是現有的日本陸海軍戰鬥機都難以應付的巨大威脅。1944年1月,海航要求三菱立刻研製有渦輪增壓裝置、具備超高空作戰能力的雷電改型。

最重要的改動就是使用了一臺加裝渦輪增壓裝置的“火星23丙型”發動機,機翼上的機炮重新減少為兩門,但在座艙後面加裝了兩門斜向機炮(這是參考自“月光”夜戰的寶貴經驗),可以攻擊B-29相對柔軟的機腹,這個改型被稱為“雷電”32型。

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圖5. 中島制“月光”夜間戰鬥機,使用雙發陸戰改造,此圖正顯示了其斜向機炮給轟炸機開膛的場景

1944年9月24日,“雷電”32型進入試飛,在試飛中發動機故障不斷,渦輪增壓裝置的工作狀況也很糟糕,被軍方判定沒有生產價值,只造了兩架原型機就草草結束了。

機械增壓改型:雷電33型(J2M5)

由於遇到了渦輪增壓技術的瓶頸,三菱公司被迫轉換思路研究機械增壓技術,最後拿出了高空性能優良的“火星26甲型”發動機。此外,下一改款的雷電座艙高度也進一步提升,由此而來的改型後來被稱為“雷電”33型,這也是公認的雷電最優秀的型號。

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圖6. 裝備機械增壓的“火星26甲型”發動機的雷電33型,也是性能最優秀的雷電

“雷電”33型在1944年5月20日完成首飛,在1945年2月的試飛中,“雷電”33型在6485米高度飛出了最大時速614.5千米的記錄,爬升到8000米僅用時9分45秒,成為日本海軍最好的高空高速截擊機。

不過,“雷電”33型一共只生產了43架,包括統一使用99式2型機炮和換裝有兩門30毫米機炮的輕微改型,裝備給負責本土防空的海航第302和332航空隊。

但是,此時的美國B-29戰略轟炸機部隊已經得到了P-51“野馬”式遠程戰鬥機的掩護,已經不再使用精度較低的超高空轟炸,並將投彈高度降低到了5000米左右,日本人好不容易提升上去的高空性能成了“然並卵”

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圖7. “月光”夜戰上裝備的斜向機炮內部結構示意圖,這是個小小的改裝伎倆,但是效果不錯

除此以外,還有“雷電”31型(J2M6)和“雷電”23型(J2M7)兩種改型,31型就是把21型的座艙修改為33型的樣式(改善視野問題),23型就是把21型的發動機更換為“火星26甲型”(以機械增壓改善高空性能),一部分早期生產的21型被改造為31型,23型並沒有量產,因為此時33型已研製成功並開始投產,升級已經服役的21型顯得意義不大。

說到雷電的實戰記錄,本來拉包爾和所羅門群島將是一個理想的戰場,因此該地偏處南太平洋,既沒有什麼工業,人煙也非常稀少,在此地固守作戰可以給後方營造一個相對安全的區域,但是由於雷電研製的拖拖拉拉,這款截擊型戰鬥機竟然沒有趕上在拉包爾慘烈的防空作戰。

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圖8. 在拉包爾上空的航空絞殺戰,美軍的戰鬥機不斷在演進,日本人只有零戰打到底

一、駐巴釐巴板的第381航空隊的“雷電”作戰情況

1944年8月,進駐巴釐巴板的381航空隊重新獲得了10餘架剛剛出廠的“雷電”21型,不久以後,“雷電”終於迎來了首次硬仗。

1944年9月,美國陸航第13和第5航空隊聯手,開始對日本佔領下的荷屬東印度地區的石油設施展開大規模空襲。9月30日,美國陸航從新幾內亞基地起飛72架B-24“解放者”式四發轟炸機,對巴釐巴板油田進行轟炸。

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圖9. 歐洲戰場上空的B-24“解放者”四發重型轟炸機,此機最顯著的特徵是雙垂尾

381空接到警報後起飛了包括“雷電”在內的大量戰鬥機迎戰,在當天的戰鬥中,美軍有4架B-24被擊落,“雷電”至少擊落了其中1架。由於當天雲層完全遮蓋了巴釐巴板地區,油田沒有受到任何傷害。

10月3日,美軍B-24再次來襲,日軍擊落7架美機,“雷電”又取得了戰果,轟炸仍然沒有任何效果。

兩次空襲損失11架轟炸機證明巴釐巴板的日軍戰鬥機並不好對付,美軍決定投入更大的力量。

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圖10. 美國海軍也有裝備B-24的海軍版,本畫作似乎顯示在海洋上空,背景可見三式彈爆炸的章魚須彈幕

10月10日,107架B-24第三次空襲巴釐巴板,同時投入了20餘架P-47“雷電”和P-38“閃電”戰鬥機實施護航,打了日軍一個措手不及,12架零戰和數架“月光”被擊落,空戰取勝後,美軍轟炸機終於可以安心的對油田進行轟炸,煉油廠被炸得黑煙滾滾。

14日,美軍出動了更多的P-47和P-38護航,再次嚴重破壞了巴釐巴板的煉油廠,只損失了2架B-24和5架戰鬥機,日軍有15架零戰被擊落。

18日,美軍第五次空襲巴釐巴板,由於天氣惡劣,日機沒有迎戰。這次轟炸後,美軍判斷巴釐巴板的煉油廠遭到嚴重破壞,暫停了大規模的空中攻擊。

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圖11. 正在迎頭攔截B-24“解放者”的日本海航“紫電改”式局地戰鬥機

在前四次升空作戰中,381空和之前進駐的331空聯手共擊落B-24轟炸機22架、戰鬥機6架,自己損失零戰30餘架,“雷電”取得了至少5架轟炸機和2架戰鬥機的戰果,自身一架未損,有多架雷電在戰鬥中中彈,但都沒有被擊落,表現可謂不俗。

從美軍方面來說,遭受到這種不小損失的原因除了輕敵以外,還有對敵情的不掌握。美軍把迎戰的日本海航的零戰和“月光”分別認成了Ki-43“隼”(一式單戰)和Ki-45“屠龍”(二式復戰),當然這兩對飛機還真是有點接近。

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圖12. Ki-45“屠龍”(二式復戰)是在99式雙輕爆基礎上改裝而來,專門對付裸奔的重型轟炸機

“雷電”這個新面孔完全被當成了Ki-44“鍾馗”(二式單戰)和Ki-61“飛燕”(三式單戰),美軍甚至還宣稱擊落了數架。實際上皮厚肉糙的“雷電”生存能力已經遠遠超越了之前的脆皮機。

1944年10月,美軍開始對菲律賓發動全面反攻,381航空隊奉命調入呂宋島參戰。然而,黑澤丈夫少佐帶領的零戰隊剛到克拉克機場就遇到了第一航空艦隊司令官大西瀧治郎,大西此時已經萌生了一個變態的招數,他扣下了381空的零戰,然後把沒有飛機的飛行員們轟了回去。

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圖13. 一手參與了偷襲珍珠港的大西瀧治郎此時提出了更為瘋狂的“神風特攻”計劃,讓其麾下飛行員去死

第二天,就是用這批剛剛搶來的零戰,由第202航空隊的關行男大尉帶隊,進行了日本海軍的首次特攻作戰。有意思的是,隨後到達的“雷電”是一種新機型,202空的飛行員不會駕駛,大西也不好意思要求隸屬於第13航空艦隊的381航空隊參加“特攻”,所以許多飛行員因此幸運地保住了生命。

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圖14. 描繪正在撞向美國驅逐艦的特攻飛機,注意艦上似乎已有一架特攻機撞中並引起大火

餘下的“雷電”進駐尼科爾斯機場,準備馬尼拉防空作戰,但令飛行員們失望的是,菲律賓上空的美國飛機基本都是戰鬥機,重型轟炸機暫時因為航程或種種原因未能參戰,“雷電”一個月來居然無所事事,而同時原來的上級第13航空艦隊開始抱怨沒有飛機可用,於是381航空隊又全部返回了巴釐巴板,並在那裡被美軍消滅。381航空隊的覆滅也標誌著“雷電”海外作戰經歷的終結。

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圖15. 真實的“神風特攻”影像,一般來說,從斜上方角度撞入會取得較高的命中率

二、本土防空作戰中的“雷電”

在東南亞戰場小小地嶄露頭角後,日本帝國的防線已經被逼回本土附近。“雷電”最重要的戰場也回到了本土。為了保衛海軍基地、工廠等重要設施,海軍組建了自己的本土防空部隊。

第一支使用“雷電”的實戰部隊是在1944年3月組建的第302航空隊,這也是日本海軍的第一支本土防空部隊,主要用於東京地區的防空作戰,司令官是日本海航首屈一指的防空專家,有“斜槍”之稱的小園安名,他最出名的發明正是斜向機炮。

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圖16. 一架“震天隊”的二式復戰“屠龍改”正在撞向盟軍的B-29“超級空中堡壘”,背景還可見一架“飛燕”

早在拉包爾航空拉鋸戰時,美國陸航為了騷擾和削弱拉包爾日軍戰鬥力,幾乎每晚都派出轟炸機前來投彈,不勝其擾的小園因此琢磨出在雙發陸基戰鬥機的機背上加裝斜上方向的機炮,從而能夠從相對安全的角度接近並攻擊盟軍重轟炸機柔軟的腹部,一時間戰果斐然,據說連續擊落了十多架晚上前來騷擾的盟軍轟炸機。

小園調回本土後,在他的努力下,302空成為本土防空戰績最好的部隊。原本在302空的編制只有乙型戰鬥機(截擊機)48架和丙型戰鬥機(夜間戰鬥機)24架。但小園通過種種努力,弄到了不少編制外的飛機,使302空成了一支大雜燴部隊,同時小園還想方設法調入了一批老手來充實實力。

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圖17. 夜間戰鬥機“月光”模型細節,注意右上方圖片帶有魚骨裝夜戰雷電天線,說明是一款晚期型

除了起降性能外,“雷電”的速度、爬升、俯衝能力和翻滾性能都讓這些老手非常滿意。但對新手來收就是一場噩夢,僅在4月的一個月內,302空就在訓練中損失了3架“雷電”。據倖存的飛行員回憶,在這個時期航空隊幾乎每週都要舉行一次葬禮。

後來,日本海軍又先後組建了332航空隊和352航空隊兩支裝備有“雷電”的防空部隊。

1944年10月25日,美國陸航第20航空隊第58轟炸機聯隊的78架B-29“超級空中堡壘”從中國成都起飛,千里迢迢空襲北九州,目標是日本海軍的第21航空廠,這裡正是352航空隊的防區。

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圖18. 在中國的成都修建大規模的B-29超級空中堡壘機場,這是這種武器的首個前進機場

接到陸軍的雷達警報後,352空出動“雷電”8架、零戰41架、“月光”6架迎戰。然而,經歷初戰的352空在交戰中出盡洋相,有27架飛機由於機炮在高空凍結而無法射擊,5架管路爆裂只得返航,實際參戰的飛機很少。

最終,352空宣稱擊落12架,美軍實際只損失了一架,而且是被“雷電”追擊並擊落的。海軍21航空廠損失則十分慘重,285人被炸死,工廠設施遭到嚴重破壞。

11月21日,美軍B-29再次從成都出發空襲大村,352空出動零戰31架、“雷電”16架、“月光”8架迎戰。空戰結束後,日軍宣稱擊落美機12架,其中“雷電”擊落3架,352空因此而獲得了嘉獎。

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圖19. 超級空中堡壘和日軍雙發戰鬥機之間的纏鬥也有不少的故事

11月24日,進駐塞班島的美國陸軍20航空隊第73轟炸機聯隊首次大規模空襲東京,目標是中島飛機公司武藏野飛機制造廠。小園麾下的302空首次出戰,結果一槍未發草草收場。

直到12月3日,302航空隊的“雷電”才取得了空戰戰果,擊落了2架B-29,自己損失2架。

12月18日到22日,美軍連續三次空襲了三菱重工在名古屋的飛機和航空發動機製造廠,造成嚴重破壞,產品生產受到很大的影響。在這幾次空襲中,負責防守該地的第332航空隊都曾起飛迎戰,其雷電部隊宣稱在12月22日擊落1架B-29,取得了332空的首個戰果,這也是“雷電”在1944年最後的戰果。

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圖20. 352空的“雷電”正在大戰B-29超級空中堡壘,話說那個打上logo的傢伙真是討厭

進入1945年後,除了B-29以外,美軍的艦載機也開始對日本本土進行空襲,再加上高性能的P-51“野馬”大量參戰,日本本土防空壓力一天比一天沉重。

2月16日,為了策應即將展開的硫磺島戰役,美軍航母艦載機首次空襲日本本土,在戰鬥中,302空的“雷電”擊落1架F6F,不確定擊落2架,自己損失3架。雖然獲得了和美國一線艦載戰鬥機交戰的寶貴經驗,但自己也吃了小虧。

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圖21. 超級大航程的“野馬”式戰鬥機出現終結了日本本土防空戰的懸念

“野馬”的出場徹底改變了戰場的態勢,原本為了對付四發重型轟炸機,日本人大量使用了較為笨重的雙方戰鬥機和改裝戰鬥機,他們遇上靈活的“野馬”只能乖乖給跪了,少數重裝單發戰鬥機也只能為了生存而苦苦掙扎。從4月7日到17日,302空就損失7架“雷電”,使得“雷電”部隊被迫選擇儘量避免和P-51戰鬥機的交戰。

4月下旬,為了支援沖繩作戰,302、332和352這3個航空隊將“雷電”都抽調出來,臨時合編為一支部隊調入鹿兒島支援沖繩,部隊代號為“龍捲”部隊。結果是“龍捲”部隊也沒有取得多麼了不起的戰績,最終宣稱擊落美機4架、擊傷26架,自己的損失也不少於20架。

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圖22. 最後關頭,軸心國只能指望噴氣式戰鬥機能夠幫助摧毀盟軍的四發大殺器了

沖繩戰役過後,日軍判斷美軍對日本本土的入侵迫在眉睫,陸海軍都開始有意識地保存高性能飛機,“雷電”的作戰也宣告完結,各航空隊的“雷電”在無所事事幾個月後迎來了戰爭的結束——日本投降了。

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圖23. 日本幻想中的噴氣式局地戰鬥機“秋水”擊落美軍B-29“超級空中堡壘”的場景

戰後在盟軍的手中,“雷電”發揮出不錯的性能,至少可以認為跟美軍43年後裝備的一線艦載戰鬥機可以一戰,但是在“雷電”完成改進投入前線的時刻,美軍更新銳的戰鬥機又即將入役,雙方始終存在著至少半代的差距!

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燃燒的島群”是一個專注於太平洋戰爭和中日戰爭回顧的軍史網,首創於2000年5月,2005年至今論壇在線,2017年轉戰公眾號(ID:bikunet)和自媒體平臺。本站力求依據翔實準確,點評角度獨到,不吹不黑不噴,已完成作品包括珍珠港11篇、中途島7篇、巨獸之亡12篇、制勝神器3篇等,歡迎新老朋友們持續關注。

278. 另類作品:海航“雷電”局地戰鬥機的參戰記錄(3)

掃描上方二維碼可直接關注(ID:bikunet),歡迎分享擴散,讓更多同好參與進來!

“燃燒的島群戰友會”微信群已經建立,需要加群的朋友加先加群管理員minshengluhao,然後通過邀請入群,這裡有你的同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