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將悲歌:廣東太平軍領袖淩十八血戰玉林城

悍將悲歌:廣東太平軍領袖淩十八血戰玉林城

悍將悲歌:廣東太平軍領袖淩十八血戰鬱林城

1851年2月,太平軍金田起義成功後,全軍向東轉移進入東山大湟江口,一為暫避向榮的數萬官兵追剿。二為出江口可以籌集軍餉,解決太平軍的糧草困難。三為接應廣東淩十八率領的義軍前來團營。此時,桂東南兩廣之間風雲再起,來自廣東信宜的拜上帝會義軍領袖淩十八正率領4000義軍出廣東高州、茂名,向西進入廣西陸川、博白,星夜兼程直向鬱林州殺來。

淩十八,名才錦,是廣東信宜錢排鎮塘坳村的客家人。凌家世代以種植藍靛為業,族人常常客居兩廣各地深山租山種藍,辛苦謀生。道光二十七年冬(公元1848年春節前後),他前往廣西平南縣大同裡探望開山種藍的父親凌玉超和幾個弟弟時,結識山人村的胡以晃。經胡介紹,淩十八與家人一起參加了拜上帝會。當年,淩十八進入紫荊山晉見洪秀全和馮雲山。洪、馮對淩十八非常器重,與其"共同結拜為兄弟",並派淩十八回信宜宣傳拜上帝教,組建拜上帝會。淩十八喜歡讀《三國演義》,對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非常欽佩,常常感嘆曰:“百姓受清妖之苦久矣,大丈夫既受天命傳教,就當義無反顧捨生取義,救民於水火”。淩十八回到家鄉,讓家人照管田地、藍山。他本人按照洪秀全所創的拜上帝教教規、章程和具體做法,進行宣傳、發動當地貧苦農民參加拜上帝會。

悍將悲歌:廣東太平軍領袖淩十八血戰玉林城

短短兩年的時間,拜上帝會在廣東信宜的入會者就達到4000餘人,出現"從之者如市"的盛況。1851年,洪秀全向他發出團營令,淩十八便打造軍械,置買火藥,籌備軍糧。並聘請博白縣老秀才王晚為軍師,準備出發團營。王晚軍師年逾古稀,飽讀詩書,鬢髮蒼白,足智多謀。隨淩十八出師化州,直指陸川,從化州經廉江攻博白東部,然後北上鬱林州。在浩蕩的行進隊伍中,黃色的“凌”字帥旗迎風飄揚,所到之處望風披靡。鬱林知州顧諧庚聞報大驚,去年黃文金、賴九的5000義軍北上團營在鬱林新橋水車江殺得官軍會飛魄散,福綿團總唐桂攀也丟了性命,而今又有廣東淩十八4000餘人千里躍進,兵鋒直指鬱林州城,這可如何是好?立即派遣州判李慶福,幕僚李保康率領1000餘人前去陸川堵截。淩十八4000義軍在曠野擺開陣勢,一陣奮勇衝殺,大敗李慶福率領的團練500餘人,一直追到鬱林州城下的城南橋邊上,李慶福僥倖逃回鬱林州城,緊閉城門,固守待援。

聳立在淩十八面前的這座鬱林州城已從清雍正三年即1725年升為廣西直隸州,商賈如雲,成為桂東南經濟、軍事重鎮。並轄北流、陸川、博白、興業4縣。州城牆高大宏厚,而且四個城門用鐵皮緊箍,堅如磐石。此時鬱林州城守軍不足千人,情況十分危急。知州顧諧庚慌忙集齊城內文武官員部署道:“今廣東長毛賊淩十八,聚集數千烏合之眾圍攻州城,現守城兵丁不足千人,情況萬分火急。需集齊城內所有官兵丁勇,全部上牆巡守,社丁、鋪丁協助守衛城門,不得有誤,違令者斬!”並連夜修書出城,調城外鄉勇團練入城增援,並向興業、北流縣求救,各鄉勇持刀槍棍棒,從東西兩門進城。官紳蔣文海捐資獻物,犒勞官兵團練,前來救援的鄉勇還沒站穩腳跟。忽然一發火炮撕裂長空,穿過炮樓打進城內,聚集的鄉勇還沒來得及躲閃,當場就被炸死四五人。跟隨著炮聲,城外呼喊沖天,淩十八義軍黑壓壓地從州背村、上東街包抄過來,此時參加攻城的義軍還有梁十八、梁二十率領的義軍,攻城兵力增加到一萬餘人,猶如黑雲壓頂,把鬱林州城圍得如鐵桶一般。

悍將悲歌:廣東太平軍領袖淩十八血戰玉林城

北流知縣阮正惠和興業知縣張晉圭,接到援助指令,率團練數百人連夜從東西兩條大道殺過來。淩十八偵悉,派出義軍分別在水軍塘、西望橋截。義軍伏於西望橋旁的草叢中,興業團練蜂擁而來,一陣衝殺,長矛火槍齊發,團練潰不成軍,斬興業團總梁振辰和團丁近百人。在水軍塘, 北流知縣阮正惠乘坐大轎,顫悠悠地進入伏擊圈,義軍先用火槍射殺,然後躍出州道,大刀和長矛飛舞,只見硝煙瀰漫,血腥飛灑,阮知縣丟下數百具屍體落荒逃回北流。興業、北流的增援官兵鄉勇雖被打敗 ,但是義軍連續攻州城數日不克,傷亡也比較慘重。軍師王晚穿著紅色袍衫,捋著雪白的鬍子獻策道:“凌大哥,我軍連日進攻北門不克,折損了不少兵馬,今顧諧庚又差人僱調鄉勇團練,且有火炮守城。 我們需一面派出數股在城外攔截,一面轉攻南門。南街民房頗多,緊靠城牆,宜藉助作為掩護,挖地道炸塌城牆方可破城。”

淩十八點頭稱是,於是命令義軍分數股出城迎戰,又令兵士兵利用南街的民房做掩護挖地洞向南城門突進,用棺材裝滿炸藥準備炸城。但是由於義軍士兵經驗不足,新挖的泥土沒能及時清理,此舉被老奸巨猾的顧知州察覺,他急令用火炮把南街民房夷為平地。挖地洞的士兵一下子失去了掩體,炸城計劃受挫。淩十八令義軍改用藥罐裝滿火藥後分一排排逐個靠近城門, 將炸藥罐用力拋擲上去,炸得城牆上的團練一片哀嚎。李慶福心急如焚,命兵剩城內漁網繩索,高掛在城牆邊上做成擋牆,使拋擲上來的炸藥被擋下城牆反而炸傷不少義軍士兵。

隨著夜幕的降臨,州城四周槍炮聲變得稀疏,喊殺聲也逐漸平靜下來,城南文昌閣裡,淩十八召集義軍首領研究破城辦法,大家議論紛紛。最後王晚軍師道:“西門外的民房靠近城門, 守軍又少,可用棉花蘸上火油, 以火攻門。同時,搭幾十具長梯,強行登城”。義軍部署完畢,天已微亮。義軍把一捆捆蘸滿火油的棉花,丟擲在西門下,頓時烈焰騰空,濃煙滾滾。李慶福率兵勇用數根鑿通內孔的竹竿,從城門上往下灌水,水花噴淋在棉花上,頓時又把大火撲滅了。淩十八赤膊手執大刀,命義軍將木梯、竹梯扛出來,飛疾靠近城牆,順梯子攀緣而上。守兵見了,在城垛裡鑽出來,用木棍、齒耙還擊,將梯子推倒城下,用火壇盛滿火藥,點燃後丟擲下去。義軍措手不及,連人帶梯子倒在城牆下,義軍傷亡慘重,進攻再次受挫。

淩十八圍攻鬱林州城的消息,很快震驚了北京的咸豐皇帝。四月,咸豐帝親下御旨: “淩十八逃黨,如敢竄往武宣與金田會匪合夥,必須設法堵截,切不可令其勾結。”欽差大臣李星沅接旨,連忙調雲南總兵李能臣率官兵2000人,貴縣知縣張汝瀛率募團練2000人,還有博白、北流團練,共計萬餘人再次向鬱林州集結,淩十八的義軍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面對多路官軍的圍剿,決戰前夜,淩十八召集部眾用手指著面前城樓道:“凌某與諸將從信宜一路殺來,劫富濟貧。攻州城數月,將士奮勇拼殺。不料官兵驟增,從千餘增至萬人。今觀其勢,似有內外夾攻之勢,明日就是決戰之日,望各將再奮力迎戰,勝之,以鬱林州為根據地。不勝,也要多殺清妖,為洪秀全大哥金田起義保駕護航,明日決戰誓要顯我廣東義軍聲威!” 王晚軍師手拈白鬍子,接著說道:“官府調兵遣將,明天將分路出城,內外夾擊。我軍應沉著應戰,以逸待芳,待官兵疲乏,再相機出擊, 避其銳氣,方可破敵。”

悍將悲歌:廣東太平軍領袖淩十八血戰玉林城

四月二十五日,天剛放亮,鬱林州城四個大門轟隆一聲一齊打開,官兵分數路傾巢而出,殺聲震天,向義軍壓來。義軍各自堅營不出,以槍炮還擊。從清晨廝殺至日落黃昏,雙方傷亡都很慘重。清軍主力沿南門街向義軍逼進,淩十八、凌二十八和王晚軍師率義軍以民房、樹木為掩護,步步為營,各個還擊,清兵倒斃不少。淩十八在南門街文昌閣居高臨下,沉著指揮鐵炮反擊,衝上來的清兵一片片的倒下,就在清兵紛紛向城內潰退之時。雲南鎮總兵李能臣令炮手瞄準義軍大旗,一陣炮轟後凌字帥旗從文昌閣上倒下,凌二十八和王晚軍師被炮彈擊中倒在血泊之中。淩十八急忙率領將士衝殺過來將弟弟和軍師的屍體搶回,此戰義軍被清兵內外夾攻,傷亡慘重,折損了2000餘人,已無力再戰。第二天,風雨如晦,傾盆大雨。淩十八含著熱淚將弟弟凌二十八和軍師王晚的屍體埋葬,冒著大雨,兵分兩路,沿著陸川方向退回廣東。

經過鬱林州城下36天的血戰,淩十八的攻城義軍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卻牽制住了清政府一萬多人的兵力,轉移了清軍的注意力,有力的掩護了洪秀全的金田起義,使得太平軍能順利轉戰永安,淩十八以及帶領的廣東義軍在玉林開展的這場可歌可泣的農民起義鬥爭,將永遠為人們所銘記。

參考文獻:《玉林市志》第二十五篇,第五章第一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