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太難!今後如何破局!

前段時間,看到不少報道說,小米可能停止澎湃芯片研發,澎湃 S2 處理器已經難產、涼涼。

與此同時,有網友挖出小米今年短短兩個月之內,竟然投資了 8 家半導體公司。


國產手機太難!今後如何破局!

國產手機太難!今後如何破局!

據公開信息統計,這 8 家半導體公司分別為帝奧微電子、速通半導體、芯百特微電子、Fortior(峰岹科技)、昂瑞微電子、翱捷科技、靈動微電子和瀚昕微電子。

這些小米投資的半導體公司,涉及 Wi-Fi 芯片、射頻芯片、MCU 傳感器和 FPGA 等多個領域。

說白了,就是通過投資其他公司,把自家手機的方方面面,安排得明明白白。

投資是真的,但停止自研芯片這事,小米目前還沒有正面回應,真相如何,有待觀察。不過呢,小米這兩年,確實沒有再吹自研芯片。

不研究芯片的原因來看,網友認為還是技術太落後。比如說基帶,同時期的驍龍 628 支持 Cat 7,小米澎湃 S1卻只支持落後兩代的 Cat 5 ,導致網速就沒人家那麼好。甚至,不支持 CDMA,直接攔截一大波電信用戶。


國產手機太難!今後如何破局!


而生產工藝,也是落後的 28nm 製程。功耗和發熱就別提了。

其實早些年,華為也出過洋相,2012 年華為推出K3V2。不幸的是,媒體的報道,卻幾乎是一邊倒,各種吐槽。同一時間其他廠商發佈的芯片,都已經用上 A15架構 + 28nm工藝,而華為 K3V2 用的,還是落後的 A9架構 + 40nm工藝。

此時,三星和高通的芯片,都開始集成無線模塊,而華為還是單純的 CPU + GPU 。

更有民間傳說,任正非使用 K3V2 手機時,頻繁死機,直接把手機摔在餘承東臉上了。

然而,華為還是沒有放棄。2014 年,咱們熟悉的名字終於出現:麒麟 910,華為 P6s、Mate2 都使用了這枚芯片。自此,華為自研芯片算是熬出頭,隨後發展出各種系列,覆蓋從入門機到旗艦機,並最終在5G時代彎道超車。

從架構的設計、到裡面每個組件的研發、再到生產的工藝……每一個環節都險象環生。

在最艱難的時刻熬得住,才會有最後的甘甜。

不經過這樣的摔打,不經過這樣的技術洗禮,國產廠商,又怎能成為,真正領先的手機廠商?又怎能成為,真正的高端?

國內幾家手機大廠,最近都開始投入搞芯片。但是說實話,衷心希望他們能堅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