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感情,不是我不想經營,我只是太累了”:誰懂女人心?

要多麼幸運,才能彼此在茫茫的文字海洋中相遇,點擊右上方“關注”,與我一起解讀情感!


“這段感情,不是我不想經營,我只是太累了”:誰懂女人心?


文 | 風停夜泊


01.

我們都知道,感情是兩個人的事情,需要兩個人共同經營才能夠展現出和諧的真愛。

光靠一個人的精力來經營的感情,總會有一天因為累了,疼了而放手。

這樣不同步的經營的狀態,就像是兩個人拉皮筋,一個努力攥著不放手,另一個用著相反的力量,一個為了皮筋不斷一直迎合著另一個人的力道。

在一方迎合另一方的過程中,你以為對方會感到自己的用心,實際上他卻把剛用過反力的手放開了,皮筋彈回,打的不放手的人血肉模糊。

世事都是有一定限度的,感情也是如此。

一個人在單向經營的感情中,總會因為心累、失望而自我受傷,在傷到一定程度,累到一定程度,也就徹底心如死灰放棄了。


“這段感情,不是我不想經營,我只是太累了”:誰懂女人心?


02.

張琴和老公剛開始相愛時,是老公的窮追猛攻才得到張琴的回應,決定走在一起的。

婚前,兩個人一週只見一次面,見面時間去掉吃飯時間,再去掉偶爾看電影的時間,兩個人真正在一起相處,一週最多不過6小時時間。

有人說,一個人愛不愛你,看平時在一起的狀態就知道了,張琴確定,老公是愛自己的。

也有人說,一個人真的愛你,他便會絞盡腦汁去經營這份感情。

其實,愛有時候和懂得經營真的會是因人而異的。

再深愛一個人,他不懂如何經營,也是功虧一簣,但這不代表一個不懂經營的人就是不愛自己的另一半。

光憑一個人不懂經營這一點並不能完全否認他的感情。

關於感情的經營,其實應該從良好的溝通和從內心發出的關心開始。

而且有時候,你選擇的一個人,他究竟合不合適結婚,有些人真的是在結婚後才發現不合適。

或者說相處的累感,真的是在婚後的朝夕相處中,從家庭瑣事中才感知到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其中有不會經營的人,導致單向經營人的累。


“這段感情,不是我不想經營,我只是太累了”:誰懂女人心?


03.

張琴和老公在戀愛一年後結婚,在張琴的概念裡,老公一直不善於表達,可實際上,兩個人是在對待婚姻的態度上有區別。

張琴覺得兩個人既然結了婚,就應該各自承擔起家的責任,並且需要相互呵護來經營婚姻。

老公卻覺得,結了婚就是給了張琴一輩子承諾,接下來過日子就可以了,什麼經營不經營又不是拍戲,不需要那些形式。

張琴身體不舒服,告訴老公。老公的回答是:“嗯。”或者是:“你告訴我就能好嗎?”

張琴加班,老公出去把酒言歡,張琴說:“你就不能在家裡幫忙收拾一下家務就知道出去喝。”

老公說:“我又做不好。”

張琴說:“好不容易休息,我們去逛逛。”

老公說:“女人真麻煩。在家睡覺多好。”

看看,這就是兩個人之間對待感情經營的態度問題。


“這段感情,不是我不想經營,我只是太累了”:誰懂女人心?


04.

感情的經營,就像是你買回來一雙純皮的鞋,買回來後只知道穿,不知道打理,沒多久鞋子就壞掉了。

感情的經營,還像是你燙了個捲髮,燙完不知道為了保持它的樣子需要卷吹、抓一樣,結果在燙完頭的第二天就已經變了樣子。

感情不是結了婚就可以不用去經營,也不是最初為了追求到所愛之人一時的討好經營,婚後就可以停止經營了。

所有的東西只要選擇了自我停止成長,自我摧毀也便是必然現象。

張琴終於在這一天爆發了,她對老公說:“我太累了,我不想再這樣下去了。我要放棄了。”

老公一臉茫然道:“好日子不過折騰什麼?你想離婚啊?”

張琴嚥著淚水哽咽著說:“誰結婚的目的是為了離婚呢?可我真的太累了。”

是呀,一段感情只有一個人在經營,怎麼可能會不累?


“這段感情,不是我不想經營,我只是太累了”:誰懂女人心?


05.

今天剛剛睜開眼睛就收到讀者私信,她問我:“一個男人喝酒耍酒瘋算不算家暴?我要放棄了。我好失望!”

我問她:“他打你了嗎?”她回答:“沒有。”

我問她:“他罵你或者語言攻擊你了嗎?”她回答:“也沒有。”

我告訴她,那不算家暴。只是一個人喝酒失態而已。

她說:“我好累,累的想放棄。”

從她的言語裡我瞭解到,她的老公除了偶爾照顧孩子,家裡事情從來不管,簡直甩手掌櫃。

由此可見,每一段只靠一個人單向經營的感情,都會讓單向經營的人疲憊不堪,甚至幾度想要放棄。

雖然不能因一個人不懂得經營感情,就評定他不愛自己的另一半,但是不會經營的人絕對不是一個合格的愛人。

一個不合格的愛人,和一個在感情裡、婚姻裡缺席的人毫無差別。

因為他一直缺席著經營,把自己從責任中完全劃分出去,這樣的感情失敗幾率也是高於懂得經營的人的。


“這段感情,不是我不想經營,我只是太累了”:誰懂女人心?


06.

我們小區裡,有一對這樣的老夫妻,他們從大學時戀愛至今,一直相敬如賓,相互之間幾十年如一日的輕鬆相處。

這對老夫妻,彼此之間在相處過程中,從來都不覺得有什麼事情,就完全應該是誰做的。

丈夫口中常說的一句話是:“如果生孩子我可以給她分擔,我絕對不讓她承受那麼深的痛,因為無法為她分擔生子之痛,所以儘管我喜歡男孩,可我寧願要一個獨生女兒。”

可見,感情的經營,真的需要有形式感和語言表達。

有些人覺得,兩個人走在一起就是過日子,太多形式真沒必要,其實形式感在感情經營中所佔的比例真的很高。

一方生病,另一方倒杯水,把藥放在她的手心,這也是簡單的一種形式。

的確,如果身邊無旁人在場,自己可以倒水也可以吃藥,只不過這種形式感給人最大的感受是:被關心,被在乎。

沒錯,形式感的作用和魅力就在於讓人感到“被關心、被在乎。”


“這段感情,不是我不想經營,我只是太累了”:誰懂女人心?


形式感,可以是生病時的照顧,可以是一朵價格不高的花,也可以是一頓早餐,還可以,是早上出門前的一個擁抱。

形式感伴隨著暖心的語言表達,才是經營好一段感情的最形式。

只是,語言表達可以穿插在形式感當中來體現。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在乎只有通過形式和語言表現出來後,才能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真情切意,與其做一個“我嘴上不說心裡有數”的人,還不如實際行動起來。

最重要的,光有形式和語言還不夠表達你的愛,要做到不缺席感情的經營才可以。

經營一段感情,是兩個人相互的責任,無論從精神上的相互慰藉還是從日常瑣碎事的分擔,都要時刻保持一顆對感情負責的態度,才能真正做到感情的良性經營。


“這段感情,不是我不想經營,我只是太累了”:誰懂女人心?


—END—

今日話題:

你和自己的愛人,有用語言和一些形式來表達你的愛了嗎?

你有為自己的另一半分擔家庭瑣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