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身後事,家屬“零跑腿” ——寧海縣12345助力人生最後一程

親人過世,家屬辦理後事還要經歷多部門、多環節、多手續的繁雜手續,悲痛之餘難免會有怨言。如今在寧海,辦理後事只需撥打12345,一鍵即可解決所有事項。這項惠民制度從今年2月5日啟動運行以來,全縣共有700多個家庭受惠,得到了群眾一致好評。

12345架起橋樑,實現群眾“零跑腿”

  此前,死者家屬在辦理後事時,要去村(居)委會、鄉鎮街道衛生院、派出所、民政部門、殯儀館等5個部門先後辦理死亡證明、死亡醫學證明、註銷戶口、登記火化、火化等手續,至少要跑5次。如果其中任一環節沒有帶齊材料,還要多跑幾次。

如今,只需撥打“12345”政務服務熱線報告死訊,話務員就會將簡訊上傳至平臺,通知各有關部門,串聯各有關環節。如:防保醫生接到通知後必須在24小時內主動上門開展調查並當場出具死亡醫學證明,死者家屬即可憑此證明進行遺體火化。與此同時,醫療衛生機構也需將《死亡證明》在平臺上推送給各單位,民政、公安、人社、殘聯、殯儀館和鄉鎮(街道)等收到信息後將及時停發養老金、補助金等並註銷戶籍,這樣就免去了群眾分頭跑部門的麻煩。

全流程再造,實現閉環“一號通”

親人身後事,家屬“零跑腿”,要想做到並非易事。因為這不但涉及到多個部門,而且每個部門又都有自己的流程和規定。寧海縣為了打通各有關部門的“壁壘”,主動整合改造辦理流程,以12345為橋樑進行數據流轉,最後再由12345進行回訪核實,用一個完整閉環彰顯了對生命的終極關懷,也將後事全事項辦理“一次也不跑”真正落實到了實處。

在回訪中,躍龍街道杏樹社區居民王先生告訴話務員:“今年2月28日早上,我96歲的老父親去世。撥打12345半個小時後,醫院的防保醫生就趕到家裡了,花了二十來分鐘,相關手續就辦好了。而6年前我母親過世時,辦理同樣的手續,我東奔西跑,整整一天都沒辦完。一個電話,就上門服務,方便了群眾,真的很好。”

為提升辦理質量,確保群眾真正滿意,寧海縣還對“身後事辦理”實行“月對賬”。根據12345話務員彙總的死後簡訊,相關單位於每月10日前將辦理情況上傳至工作群,進行二次信息共享和信息核查。此外,12345話務員在回訪中如發現鄉鎮(街道)沒有落實陪同人員、村(居)幹部或網格員未在《戶口註銷事先告知書》送達回證上簽名,漏報或不按時報、錯報的,每一起都要扣分;而對全年無漏報、錯報的,則給予加分。

親人身後事,家屬“零跑腿” ——寧海縣12345助力人生最後一程

親人身後事,家屬“零跑腿” ——寧海縣12345助力人生最後一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