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薛兆豐經濟學講義》1、經濟學家眼中的世界



能夠聆聽何需閱讀

點擊上方藍色標識讓曉書童說給您聽




解讀《薛兆豐經濟學講義》1、經濟學家眼中的世界


今天開始我們要聊的話題是經濟學。回想2016年,我第一次用聲音與同學們見面的時候,講的是黑茲·利特的《一課經濟學》,緊接著是薛兆豐的《經濟學通識》,後來還有《小島經濟學》和《魔鬼經濟學》。

4年時間已經過去了,好像一切都已經變了,如今再次選擇解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又好像一切都還未變,這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對我來說挺奇妙的。

這次我們要聊的書是《薛兆豐經濟學講義》,這本書脫胎於作者的付費音頻課程《薛兆豐的經濟學課》。


薛兆豐是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博士,師承經濟學諾獎得主詹姆斯·布坎南。他的經濟學研究體系,是從亞當·斯密、馬歇爾,到科斯、布坎南這200多年一路傳承下來的,深厚的思想體系。在2018年之前,他一直在北京大學任教。

4年前我們聊《經濟學通識》那本書的時候,薛兆豐還沒有成為“網紅教授”。如今,他的課程已經有50萬人在付費學習,毫無疑問是規模最大的經濟學課堂。同時他也參加了一些綜藝節目,作為“奇葩說”導師,站在經濟學的角度,用理性和睿智征服了大量的觀眾,圈粉無數。事業、名望雙豐收,真心為薛老師高興。


每個人都應該學一點經濟學


薛兆豐,確實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了被稱為社會學皇冠的經濟學的魅力所在,很多人在瞭解了之後驚呼道“沒想到經濟學原來這麼有趣”,經濟學可不僅僅是在說錢,它的魅力在於,這是一門研究陌生人之間互動規律的學問。

在億萬年的進化過程之中,我們錘鍊出了一套高效的趨利避害的反應系統,叫做直覺。但是進入到現代社會之後,我們的生存處境已經從熟人社會變成了大規模的陌生人協作社會,可是絕大部分人的行為判斷還是在依靠自己的直覺。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不少很厲害的人,他們對於今天覆雜的社會的見解都顯得很幼稚。因為理解現代社會的運行方式需要的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智慧,也就是經濟學的智慧。

我還是很喜歡《經濟學通識》裡的那句話“改變世界,非經濟學所長,改變世界觀,卻是經濟學的長項。”

每個人都需要了解一點經濟學,當然不是為了要以此謀生,成為經濟學家,而是我們要做個明白人,搞清楚經濟社會到底是怎麼運行的,擺脫來自直覺的控制,革新固有的思維定式,用正確的方式來應對我們所身處的,海量陌生人緊密協作的現代社會。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相比於之前我們解讀過的幾本經濟學書籍,更加的成體系也更加的完整。在詳細的闡述經濟學中那些繞不開的核心概念的同時,輔以大量生活中的案例,組成了一套深刻而縝密的思想體系,幫助我們構建起經濟學的思維方式,讓我們面對生活中真實場景的時候,能夠像經濟學家那樣去站位,去思考問題。

還是那句話,我並不能代替同學們學習,你在這裡所聽到的一切,只是我自己的學習總結而已,其必然是主觀的,膚淺的甚至是存在謬誤的。它最大的價值或許就只是拋磚引玉,希望能激發同學們的興趣,然後有機會自己去看書、聽課,然後收穫自己的價值。


看見看不見的東西


我們先來看看經濟學家眼中的真實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講個小故事:話說一個調皮的小孩,把一扇櫥窗給打破了。櫥窗的主人很生氣,只好花1000塊錢去買一塊新的玻璃。旁邊的人勸說,別生氣了,你換新的玻璃就刺激了玻璃的生產,玻璃店老闆有錢了又會去買麵包買衣服,這就推動了一連串的生產,整個社會變好了,最終你自己也受益了,所以你的玻璃破了是一件好事兒,不破不立,多難興邦嘛。

這是我們之前節目中也介紹過的破窗謬誤。一個人是否受過經濟學訓練,一個重要的標誌就是能不能看到那些看不見的東西。

在這裡我們看得到的是打碎的玻璃,店主拿出了1000塊錢推動了玻璃業的發展,進而推動了一系列社會發展。但是我們看不到的是,如果這1000塊錢不用來買玻璃,店主可以用它買其他東西,推動其他行業的發展。這些都是看不到的,只能想象。

破窗謬誤的變種有很多,有人說德國日本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是因為經歷了二戰的摧殘。我們看到所呈現出來的事實似乎的確是這樣,但是如果國家不遭受創傷,積累的資本可以更加豐富,經濟基礎也會更好。就像那扇櫥窗沒有被打破,錢就可以用到其他的地方。

還有人說,老人應該早一點退休,把工作機會讓給年輕人;如果機器太好,會搶走工人的飯碗。可見老人工作時間太長,機器太先進是對社會發展不利的。

可是我們倒過來想想,按照這個邏輯,我們現在就不應該用推土機,而是每個人發一把勺子去挖土,然後所有人20歲就應該退休。這樣以來整個社會會不會變得更富裕?

其實這些問題中,看得到的是破壞,戰爭,衰老和工具落後直接帶來的就業機會和財富,而看不到的是因此帶來的隱形的損失。要理解這些問題靠直覺當然是遠遠不夠的。


願望與結果


很多時候,好的願望並不一定能帶來好的結果。

我們以為好人做好事兒,壞人做壞事兒。讓社會變好,那就讓好人多做事兒,把壞人消滅掉。

勞動人民收入太低了怎麼辦?一定是資本家發的工資太少了,所以讓他們多付工錢。

房價越來越高,住房子的人買不起,出臺政策不讓那些炒房的壞人得逞就好了。

物價漲了怎麼回事兒?一定是商人貪得無厭,所以誰漲價就該懲罰誰。

這些論調同學們聽起來熟悉嗎?我們剛剛經歷了新冠疫情,在前段時間,如果像人們在網上高呼的那樣,嚴格限定不允許口罩漲價,你覺得我們能買的到口罩嗎?

很多人都抱有這些淳樸的想法。如果我們的出發點是好的,就會帶來好的結果,但是我們看到的是:

最低工資制度,同工同酬制度,不但沒有保護弱勢群體的利益,反而讓那些能力差的人徹底的丟掉了工作。

福利制度不但沒有讓人們獲得更好的福利,反而讓整個社會更加的貧窮。為什麼?我在解讀《一課經濟學》的時候講過這些案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回去聽一下。

我們頒佈了各種保護瀕危動物的法律,卻因為這些法律牽扯的利益關係,反而讓這些動物遭到大量的捕殺,好心辦了壞事兒。

每當我們看到各種不如意的事情,第一反應就是讓政府動用強權干涉,似乎一旦政府立法,這件事情就可以徹底的解決。但經濟學家不這麼看,法律帶來的不是句號,而是冒號。冒號之後是,面對新的法律政策,會派生出人們不同的應對策略。

最終的結果並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這才是經濟學需要研究的問題,看懂這些事與願違的現象。


解讀《薛兆豐經濟學講義》1、經濟學家眼中的世界

公正與效率


說到立法,我們聊一個100多年前發生在美國的真實案例,馬糞爭奪案。

話說原告在馬路上撿馬糞,辛辛苦苦在路上堆起了18堆馬糞。因為太多了搬不動,於是回家拿車,也沒做啥特別的標記。結果第二天來,馬糞讓被告拿走了。於是雙方爭奪馬糞,鬧到了法院。

被告認為,馬糞丟在路上,誰都可以拿,你雖然把它堆起來了,但還是丟在路邊,並不能說就是你的。

而原告認為,我付出了勞動,把馬糞堆了起來,所以馬糞應該屬於我。

同學們覺得法官會怎麼判呢?

就馬糞來說價值很低,歸誰都不是很重要,但是這個案件的判罰對後世將造成巨大的影響。

如果把馬糞判給原告,那人們會認為,凡是經過人類勞動的成果,都是財富,都是有主人的,都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別人的財富應該得到尊重,不能隨便拿走。而一旦達成這樣的共識,今後人們就不用花很大的功夫來保護自己的財富,因此人們也更加願意創造和積累財富,這可以把社會引向富足。

如果把馬糞判給被告,那人們會認為,只要是沒人看管的東西就可以隨便拿走。財富的擁有者就要花很大的力氣來看管自己的財富,這對於整個社會的財富本身是一種巨大的損耗。這樣的判罰會把社會引向貧窮。

表面上看,這次判罰是一次對公平的捍衛,其實背後是效率的考量。在生活中很多時候都是如此。

為什麼我們要講究司法公正,其實背後的效率考量是,如果隨便將人投入監獄,那就嚴重影響人們積累財富的積極性。

為什麼交通肇事者要受到懲罰,背後的效率考量是,如果人們不需要承擔肇事責任,那麼公路會變得極為混亂,公路的價值將徹底消失。

所以,在經濟學的世界中,公平的背後往往都是效率的考量,要麼是從個人效率的角度出發,要麼是從整個人類社會的長遠角度出發。公平和效率,是一枚硬幣的兩面。


愛與市場


接下來我們討論一下,經濟學到底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的。有一種說法是理性人假設,說每個人都想用最小的代價來獲得最大的收益。但是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就會發現,人們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不理性的。

人是有感情和道德的,更多時候人是目光短淺,甚至是愚蠢的,會不斷重複的在一個錯誤上栽跟頭。唯獨,人不是永遠保持理性的。

我們在解讀《怪誕行為學》的時候舉了很多人們非理性的例子,在這裡就不在贅述了。其實在經濟活動中,人們根本不在乎自己是不是理性,而只關心自己如何存活下來,感性或者理性,都是求存的手段,在適當的時候調用適當的手段,這就是優勝劣汰的達爾文進化論的在人類社會中表現。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經濟學是建立在人性自私的基礎上。現代經濟學開山鼻祖在亞當·斯密《國富論》裡主張說:“每個人不需要關心怎麼去推動社會的進步,他們只需要關心自己,追求自己的福利,在這個過程中會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把他的努力轉變為對公共事業的推動。”

這確實是亞當·斯密說的,“看不見的手”也被到處的引用。但是這個觀點並不完整,在舉世聞名的《國富論》之前他還有一本書《道德情操論》,其中完整表明了他的觀點。

亞當斯密認為人當然是自私的,但是人不僅僅只是自私的,人還有同情心,還會把別人的幸福也當做自己幸福的一部分。而人的同情心會隨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遠而急速減弱。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愛有差等”,我們對於親人,朋友,同事,以及陌生人的愛當然是不一樣的,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可以用愛互相幫助,而在陌生人社會中我們的愛不夠了怎麼辦?那就需要市場,這個讓陌生人相互幫助的平臺。

我們的晚餐,並非來自屠夫和廚師的恩惠,而是來自每個人自私自利的打算。

小圈子靠愛心,講同情,大世界則要靠市場,講規則。我們不要搞混了,在家裡朋友圈裡過分強調市場規則,斤斤計較,也不要在市場上強求陌生人對我們有不切實際的關心。


鉛筆的故事


只有靠這隻“看不見的手”才造就了人類社會中不可思議的奇蹟。比方說我們最常見的鉛筆,從筆桿,筆芯,到筆帽上的金屬和擦頭,這些原材料都來自世界各地,並且經過非常複雜的生產工藝。

想要生產筆桿就要砍樹,砍樹就需要有鋼鐵,鍊鋼就要挖礦,如此推展開來,每一步生產後面都有極其複雜的支持網絡,整個流程涉及成千上萬人一代一代的努力協作。

我們手裡的鉛筆之所以神奇,是因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掌握製造一隻鉛筆所需要的全部知識,也沒有一個人在中央控制室裡發號施令,而且每一個參與制造的人生活在世界各地,說著不同的語言,信仰者不同的宗教,甚至彼此憎恨。

但即便如此,他們依然能夠合作,讓鉛筆源源不斷的製造出來。雖然組織生產很複雜,但是我們購買它支付的成本卻可以很低。

這就是市場,也只有市場才具備這樣讓無數陌生人相互協作的力量。


解讀《薛兆豐經濟學講義》1、經濟學家眼中的世界


商業是最大的慈善


如果我們在陌生人世界中不使用市場的力量,而非要強調愛心會怎麼樣呢?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慈善。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慈善和市場的效率。

世界銀行是國際扶貧機構,他的宗旨是幫助世界上的貧窮國家脫貧。在其中工作的有位經濟學家在自己的書裡寫下過這樣一段話:在非洲,如果每個兒童可以拿到12美分打一針疫苗,那死於瘧疾的人就會減少一半,如果每個孕婦可以拿到3美金,那兒童的死亡率也可以減半。而過去50年,西方對非洲的援助高達2.3兆美元,可這些事情竟然都做不到。

然而在世界的另一邊,2005年《哈利·波特》新書首發的當天,英美兩國能夠高效的把900萬本書送到讀者手裡。一項娛樂活動,人們可以做的如此的效率,而援助非洲兒童這麼嚴肅的事情,效率竟然低下到令人難以置信。

難道是國際銀行官員對非洲兒童的愛心,沒有出版社對讀者的愛心大嗎?當然不是。會有這樣結果的最大原因在於,市場擁有極好的反饋機制,而慈善則沒有。

在市場中,對的決策得到獎勵,錯的決策必然遭到懲罰。一碗10塊錢的牛肉麵,如果好吃就能留住顧客,如果顧客離開,商人要麼提高質量,要麼降低售價,否則生意就做不下去。市場環境中我們能夠用盈利或者虧損清晰的判斷誰做得好。

可是做慈善,白送牛肉麵的話,無論質量如何都有人要,反饋機制完全不存在,做慈善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

因為市場的反饋機制,他能協調和鼓勵人們的分工,持續高效的改善人們的生活。

我們不得不承認,其實商業才是最大的慈善。


稀缺與歧視


剛才我們說“理性人假設”與“人本自私”都不能作為經濟學基礎,那經濟學的大廈到底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的呢?答案是:稀缺。

稀缺不是什麼假設,而是隻要我們活在世上就必須面對的基本事實。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我們的物質生活不是已經很豐富了嗎?為什麼還說稀缺呢?因為人的需求永遠都在升級,慾望永遠都在膨脹。

只有野菜的時候,想要饅頭;有了饅頭,想要酒肉;有了酒肉,想要海鮮;有了海鮮,還要一邊看著歌舞表演一邊吃飯。幾十年前,沖水馬桶,入戶自來水,移動電話從來都不是必須,但現在就是。物質生活確實越來越豐富,但是人們的需求永無止境,所以稀缺永遠存在。

因為資源總是稀缺的,我們在利用資源的時候必須做出選擇,要選擇就只能區別對待,區別對待就稱之為歧視。這兩個詞是同一個意思,只是一箇中性詞。

比如說當我選擇購買了大眾的汽車,那其他的品牌就被我歧視了,我選擇了女性歌手的唱片,那其他男性歌手就被我歧視了。

稀缺客觀存在,選擇就無法避免,區別對待,歧視也就不可避免。

通常我們覺得歧視就是一種單向的損人利己的行為,其實不然。歧視別人的人,自己是要付出代價的。

比方說,我是公司的老闆,我有性別歧視,只招女員工。那我在市場上選擇的範圍就更小,找到滿意員工的可能性更低,付出的代價更大,公司的競爭力也就更差,這就是我為我的歧視所付出的代價。

歧視造成的後果越嚴重,人們就越有積極性去減少歧視,如果歧視的代價很小,人們就會很隨意的歧視別人。

我們想想看,是不是偏遠小鎮比繁華的大城市歧視更加的嚴重?

因為在小鎮本地人居多,大家歧視外人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損失,可在大城市,外來人口聚集,如果你歧視外地人,自然要蒙受巨大的損失。

那同樣一個紋著身帶著鼻環的年輕人,他在國企裡受到的其實一定比在私企裡要多。因為私企競爭壓力大,老闆首先看重的是員工的工作能力,以貌取人要付出的代價更高。

你看,我們可都不是生下來就心胸寬廣,是在競爭中才慢慢學乖的,如果家長告訴我們不要歧視別人,這可不僅僅是道德考量,還是一種競爭策略。

那我們想,人們在選總統和找伴侶,哪個時候歧視行為更嚴重。

這當然就看我們所要付出的代價,伴侶是要陪伴我們終生的人,而總統畢竟離我們太遠。

有一位女企業家曾公開表示說:“我雖然也是女性,但是我不是希拉里的粉絲,雖然他智力非凡,毅力驚人,但是他的表情裡,很少有溫暖人心的微笑和真誠動人的眼神,我更喜歡奧巴馬謙虛的笑容。”

雖然她說的很好,但要知道這可是在進行一個影響國家未來4年的重要決策,選總統。神聖的選票竟然就建立在這麼一點點捕風捉影的感受上,難道不太輕率了?

其實這太正常了,因為選民的這一票的後果所要承受的代價幾乎為0。相比於伴侶,選總統時的歧視當然要多得多。

稀缺必然導致歧視,想要消滅歧視是絕不可能的,我們只能讓歧視合理。

如果政府動手禁止歧視,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2008年為什麼會發生次貸危機?有人說是資本家的貪婪,可是資本從來都是貪婪的,這不具有解釋力。

真正的原因竟然和禁止歧視有關。歷史上美國人的購房率一直比較低,其中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銀行家很謹慎不輕易放貸。但是後來轟轟烈烈的平權運動開始了,支持弱勢群體,鼓勵他們買房。

人們發現,能夠拿到貸款的多半都是白人,大家紛紛覺得銀行家歧視弱勢群體。事實上,商業銀行迫於競爭壓力,並不會隨意歧視,不放貸的原因就是風險太高。

於是政府威逼利誘,一方面如果被查證屬實銀行歧視弱勢群體就處以鉅額罰款,另一方面又讓兩家有政府背景的房地產公司去收購商業銀行的貸款合同,由政府來承擔放貸風險。

既然如此,商業銀行對借款人不再嚴格審查,反而鼓勵大家貸款。但是銀行自己知道這個債務是有毒的,於是把這些債務不斷的打包轉賣,變成了擊鼓傳花的遊戲,不知道最後到誰的手裡爆炸。

最後的結果,就是次貸危機。所以現實中的歧視是有原因的,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之下,歧視也有效率的,強硬手段逼迫市場改變歧視規則,很可能釀成惡果。


總結


第一,每個人都應該懂一點經濟學,它是研究陌生人之間互動規律的學問,經濟學的智慧,能夠讓我們做個明白人,對大規模陌生人協作的現代社會做出恰如其分的反應。

第二、能否看到那些看不見的東西,是一個人是否經過經濟學訓練的重要標誌。記得那扇被打破的櫥窗,能隨時提醒我們這一點。

第三、好的願望不一定帶來好的結果,經濟學研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幫助我們理解那些事與願違的現象。

第四、馬糞爭奪案的例子告訴我們,公平的背後,往往都是效率的考量,效率與公平其實是同一個硬幣的兩面。

第五、人不一定是理性的,我們只關心自己如何存活下來,理性和感性都只是求存的手段,僅供我們調用。人類也不一定是自私的,亞當·斯密完全看清了人性的兩面性,主張小圈子靠愛心,講同情,大世界則靠市場,講規則。

第六、“鉛筆的故事”,儘管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掌握製造鉛筆的全部知識,也沒有任何一個人在發號施令,市場的力量卻能讓成千上萬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人緊密協作起來。美好的願望與愛心都不能凌駕於市場之上,商業才是最具效率,最大的慈善。

第七、經濟學的大廈是建立在稀缺的基礎上的,因為相互之間的競爭和人類的需求慾望會不斷的膨脹,稀缺是我們需要面對的永恆問題。因為稀缺永存,所以人們必須做出選擇,而一旦有選擇就有區別對待,就有歧視。

第八、凡是歧視必有代價,歧視後果的嚴重與否會影響我們歧視的程度,這是一種競爭策略。我們從來不是生下來就心胸寬廣的,而是在競爭中慢慢學乖的。歧視的存在有它自己的合理性,強制改變歧視規則,可能引發嚴重後果,案例就是08年的次貸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