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近40年,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城市,發生了深圳這樣急劇的變化。透過這些照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曾經的那個“寶安縣”。

01

深南大道:從水泥路到“城市座標軸”

1979年建市前的深圳,沒有什麼深南大道,當時,深圳是寶安縣的一個小鎮,只有兩條水泥路穿過小鎮,一條是人民路,一條是解放路,全長不到2公里。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直到1979年深圳建市,來自陸豐的600名壯漢,硬是用鐵鍬和鎬頭,一寸一寸地挖出了一條從蔡屋圍到上海賓館的路,全長2.1公里,寬7米,僅夠兩輛卡車對開,這是最早的深南大道。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聽父輩說,他們當年有人曾受政府邀請來深圳工作,可剛來到這裡,看著黃土飛揚的馬路,到處荒涼的場景,覺得還不如自己的三線小城市,就打道回府了。現在再來到深圳,看著這花園般的大城市,真是後悔莫及。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今日的深南大道,成為了深圳這座城市的座標軸,就像長安街之於北京、東方明珠之於上海。太陽昇起,深南大道

明淨晴朗,繁密豔麗的各種鮮花燦爛得讓人心醉。夜幕低垂,數不清的霓虹燈華彩撲面而來,處處璀璨輝煌,每當深夜加班結束,我坐在公交車上看著窗外霓虹閃爍,都不禁感慨它的美。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02

東門老街:從“深圳墟”到“商業旺區”

這裡一直是深圳最熱鬧的地方,1983年的東門,人們

擺著小攤賣農產品、賣小吃、賣雜貨、布匹、家禽等,跟我們老家鄉下的街道並無兩樣。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那時候,人們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單車,1979年前,整個深圳市只有7輛汽車。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80年代深圳戲院、工人文化宮一帶,還張貼著大幅的宣傳畫。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可40年後的今天,走進東門步行街,琳琅滿目的商品讓人愛不釋手,舒適時尚的購物環境讓人流連忘返,記得我來深圳工作的領到的第一份工資,就是來這裡的茂業百貨,買了一套衣服獎勵自己。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這裡的美食也讓人垂涎,日料壽司、西餐牛排、米線粉面、還有章魚小丸子等風味小吃,不僅地道美味,價格也不會讓人很心疼,每次來這裡,都只恨自己胃太小。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03

蛇口:從小漁村到“國際範”自貿區

說起蛇口,你可能會想到富麗堂皇的海上世界、想到富豪匯聚的深圳灣、還有數不清的出口貿易公司,但1979年的蛇口,還是一個偏僻荒蕪的小漁村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1979年後,蛇口工業區開發建設,投入巨資,維修和恢復了一批文化古蹟,興建了海上世界,女媧補天,蓋世金牛等一批新景觀,發展到今天,已成為了環境優美、經濟發達的新型海濱城區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04

華強北:從“土丘荒地”到“電子名城”

它是深圳市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但在1979年前,華強北也只是個荒無人煙的土丘荒地,一副典型的廠區道路模樣,到處冷冷清清的。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直至1979年特區成立,國家各部委安排下屬企業到這裡設立分支機構、投資辦廠,吸引了大批人才前來投資或工作,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成立,才有了今天的繁華大商圈。

今日的華強北不僅是國際電子商業名城和創客的天堂,擁有眾多全國聞名的手機交易市場,還匯聚了許多時尚商城,匯聚吃喝玩樂,成為深圳潮男潮女週末休閒購物的一大聖地。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05

華僑城:從農場到“世界級度假旅遊區”

1981年前的華僑城,叫寶安縣光明華僑畜牧場沙河分場,因為靠近戒備森嚴的邊界線,四周只是一片雜草叢生的田野和荒地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直到1985年,香港中旅集團在這片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興建華僑城,當時,任華僑城指揮部主任的馬志民受荷蘭的“小人國”啟發,決定開發“錦繡中華”主題公園

,還受到眾多人的嘲諷和反對,因為那時絕大多數中國人聽都沒聽過“主題公園”,開發旅遊也違背了招商引資建設工廠的初衷。

沒想到,今天的華僑城,已成為世界級度假旅遊目的地,擁有華夏藝術中心、何香凝美術館、華僑城LOFT創意文化園等文化配套設施,每到週末,它成為了我們攝影、觀光、遊玩的好去處。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06

火車站:從“小站”到“立體交通樞紐”

1980年前,深圳火車站還只是十分簡陋的三等小站,車站只有一個售票窗口、候車室是露天的,只有四條長凳,沒有廁所,每天只有四五趟列車,廣播員嗓門提高點就可以把所有旅客都通知上車了。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當時車站門前有一個小廣場,的士、中巴和大巴擠在那裡,廣場上除了來去匆匆的旅客,就是迎送香港同胞的親友。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改革開放後,深圳特區的高速發展,深圳火車站的客流量成倍劇增,舊站隨之全部拆除,建成了今日的總建築面積9.6萬平方米的新火車站,還配備了

電子售票系統、消防自動報警系統等先進的客運服務設施。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記得當年我畢業後,第一次坐火車來到深圳站,提著行李走在一層不染的大理石地板上,看到警務人員在有條不紊的疏導人流工作人員臉上總掛著友好的微笑,不由感慨深圳的好,那時就決心要留在深圳工作,拼一拼。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07

深大:從荒地到“全國最美高校之一”

1983年,深圳大學還是一個滿目荒蕪的海邊漁村——粵海門村。當時的市長梁湘卻下定決心要在這裡建立深圳自己的大學,搞好教育,市財政收入每年1億多元,市委卻決定撥款5000萬元建設深大,市長梁湘說:“賣掉褲子也要把大學建起來!我們拿出錢,撥出地,請你們給我們生產人才,人才!”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1984年深圳大學初建時全景

不到一年時間,嶄新的教學樓巍然矗立在了這一平方公里的荒地上;當年9月27日,深圳大學舉行隆重的成立暨首屆開學典禮,總共錄取了216名學生。深圳大學從籌辦到正式成立,並招生開學,只用了半年時間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1983年的深圳大學北門

今天的深大,是中國最美高校Top 10之一,荔枝成林,花木繁榮,漫步其中,陽光透過樹葉點點斑斑灑在小路上,到處飄蕩著花草的迷人香味,每年都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人才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08

小學:從土坯房到“優質教育區”

很多人抱怨說深圳的學位太少,有錢人不惜千金只為一套學位房,但相比80年代的小學環境,現在已經好太多了。當時課堂環境很簡陋,大家就圍坐在一起聽老師上課,沒有多媒體幻燈機之類的設備,只有一個小小的黑板。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也沒有大操場,孩子們只能找塊普通的平地做操。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今天的小學,用的是多媒體雲教室,操場寬闊明亮,教師的素質也較高,很多來深建設者,即使沒能在深圳買房,也希望讓自己的孩子在深圳唸書,因為這裡有著小城市無法比擬的優質教育資源。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09

羅坊村:從人均134塊到衣食無憂

許多小夥伴在每個月交房租的時候,都會羨慕這裡的本地人,每個月打打麻將,靠收房租就能月入幾十萬。其實,不少深圳本地人,也曾過著食不果腹的日子。

下圖是70年代被遣返回大陸的偷渡者,他們原本生活在深圳羅坊村,那時

人均年收入只有134元,基本的溫飽都難以維持,於是大家寧可冒著生命危險,都要偷渡到河對岸的香港去,就為了掙點錢養活自己和家人。被遣返,意味著貧窮、飢餓… …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70年代被遣返回大陸的偷渡者

如今的羅坊村,建起了一座座的小洋樓,現在村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村民主要靠出租房子和搞企業賺錢,每到年底村裡還有不菲的分紅

。而界河南岸的香港羅芳村,舊瓦房、水泥房、鐵皮房面貌依舊,與北岸的小洋房映照比較,相形見絀。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10

深圳河:一座城市變遷的見證人

深圳河是深圳市境內最大的河流它見證著深圳的發展

, 1980年前,深圳河畔的居民還在深圳河中洗衣洗菜,捕魚捉蝦。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60年代的深圳河裡的游泳比賽

1980年後,急速成長的深圳將深圳河當作排汙溝,每年直接排進數十萬噸的汙水和垃圾。深圳河迅速變黑變臭,垃圾汙泥淤積,成了一條幾乎靜止不動、沒有生命的死河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還因為河道狹窄,洪水宣洩不暢,80至90年代,爆發的洪水幾乎每年都要將深圳淹沒幾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93年的“9.25水災”——死亡11人,損失4億多元。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1995年5月4日,深港兩地政府批出全面治理深圳河的第一期工程合同,治理工程立竿見影,2000年後,深圳河再未發生過大的洪災,我們今天看到的深圳河,水質越來越清澈,成為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梧桐山上,風,依然在輕輕的吹,深圳河上,水,依然在微微盪漾著漣漪…

歷史在隨著時光遠去。斗轉星移,40年前,那個僅30萬人為外逃困擾著的小縣,如今已經變成一個擁有兩千多萬人口的大城市,濱海漁村變成了國際化都市,青青稻田變成了高樓廣廈,從現實中無可追尋的一切被影像記錄下來,留在普通的家庭相冊裡,每一個家庭的微小變化,匯聚成深圳翻天覆地的城市變遷。

改革開放40年,大量深圳老照片曝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