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蘭生病先別急著去醫院,聽聽家庭醫生怎麼說!

在荷蘭生病先別急著去醫院,聽聽家庭醫生怎麼說!

病毒來襲,打亂了我們平靜的生活,也擾亂了大家的心緒。

以往很多人生病一般都會很理智,面對輕微的感冒發燒都很淡定,聽醫生的話去藥店買藥就能搞定。然而疫情期間,哪怕是一個噴嚏或一聲咳嗽都能使人惶恐不安。

病毒的肆虐讓很多人變得格外敏感,也比平時更害怕生病,如果此時身處異國他鄉,生病怕是最難受的事情,身體上的不適再加上心理上的不安,整個人都不好了。不過大家也不要太過緊張,人的心情也會影響免疫力。

今天,奶叔就來幫助大家瞭解一下在荷蘭是怎麼看病的,希望能對此刻身處荷蘭,或未來要去荷蘭的你有所幫助。

在荷蘭生病先別急著去醫院,聽聽家庭醫生怎麼說!

在荷蘭生病先別急著去醫院,聽聽家庭醫生怎麼說!

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我們一般都會先進行一個簡單的小調查,問清楚當地的習俗,瞭解其風土民情,還要記清楚一些有用的信息,比如報警電話、急救電話等,以備不時之需。

那麼看病之前,我們需要做什麼呢?

在荷蘭生病,你不用著急直奔醫院,打電話聯繫你的家庭醫生(huisarts)。

可能有朋友們會疑惑:啥家庭啊,還備著家庭醫生?千萬別誤會,不是你想的那樣!

在荷蘭生病先別急著去醫院,聽聽家庭醫生怎麼說!

“huisarts”字面翻譯為“家庭醫生”,不過奶叔認為“社區醫生”更貼切一點。

因為如果你生病了,家庭醫生通常不會提供上門服務,除非你的情況比較緊急,比如在家受傷急需包紮等情況,否則他們只會在自己的根據地等你上門。

需要注意的是,家庭醫生得“申請”,類似於在醫院的掛號預約。

你可以在當地的市政廳查詢所有醫生的信息,包括國籍、性別等,以便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醫生。

在荷蘭生病先別急著去醫院,聽聽家庭醫生怎麼說!

在荷蘭生病先別急著去醫院,聽聽家庭醫生怎麼說!

家庭醫生可以幫你治療一些普通病症,如感冒、發燒等。但如果遇到需要立即急救的醫療情況,又該怎麼辦?

如果可以的話,你應該直接去醫院,然後去“SEH”部門(Spoed eisende Hulp,意思是“緊急幫助”)。

不過有些醫院可能還沒來得及更新,急診室的名字還在用過去的簡稱:EHBO(Eerste Hulp bij Ongelukken,意思是:“急救”)。

記住這兩個縮寫,去醫院就能直奔急救部門了。

在荷蘭生病先別急著去醫院,聽聽家庭醫生怎麼說!

如果你不能確定自己的情況,你可以先打電話給你的家庭醫生。

家庭醫生經過判斷後,如果認為你應該被送往醫院,那麼他會出面代表你打電話給醫院,並告知醫院你的情況,以確保醫護人員在你到達前做好醫療準備。

在荷蘭生病先別急著去醫院,聽聽家庭醫生怎麼說!

在荷蘭生病先別急著去醫院,聽聽家庭醫生怎麼說!

都知道荷蘭醫療保健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健康消費指數自2005年以來一直位列世界前三名,這也使得很多對其不瞭解的朋友對看病的費用問題很是擔心。

其實荷蘭的健康消費指數雖高,但掏腰包的除了個人,還有政府和保險公司,並且個人承擔的只佔一小部分。

不過前提是你購買了荷蘭的基本醫療保險,支付一定保費後,看病的費用就可以由保險公司報銷。


荷蘭的基本保險涵蓋了最常見的醫療保健的所有費用,包括家庭醫生、藥物治療和大多數產科護理,而牙醫、眼科醫生和物理治療師的費用則不在其中。

如果希望在荷蘭獲得更全面的醫療保健,可以選擇購買私人補充醫療保險健康保險,這一保險的好處除了包含更全面的醫療保健服務,保險人還能在住院期間享受私人設施,如單間等。

大家可以根據個人需求和經濟實力自由選擇。

在荷蘭生病先別急著去醫院,聽聽家庭醫生怎麼說!

另外再告訴大家一個荷蘭的萬能號碼:112,無論是找警察還是救護車、消防隊,認準這個號碼即可。

這一點倒是很貼心,避免了緊急情況下打錯電話的尷尬情況。

常言道有備無患,身處異鄉時,掌握這些基本知識很有必要!

希望奶叔今天所講的內容可以幫到大家,也希望每個人都能有個強健的體魄,不讓病毒有機可乘。


在荷蘭生病先別急著去醫院,聽聽家庭醫生怎麼說!

去醫院看病人多擁擠,小區門診設備又不齊全,奶粉們,你們平時生病一般選擇去醫院還是小區門診呢?

留言告訴奶叔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