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对枪械的十大误解

大多数人对于枪械的了解来自于电影电视剧中。可惜的是,有些影视作品为了追求视觉效果,或者编剧本身就缺乏军事常识,因此把战争场面描述地炫酷吊炸天。然而,战争并非如此,人们对枪械也存在着很大误解。

1、按着扳机不松手是不存在的。按一般自动步枪的射速,打完一个三十发弹匣也就两三秒的事,不用一分钟就能打完全部备用弹匣。当然这是理论上的数据,照着影视中的打法,打不完一个弹匣肩膀就得脱臼。

普通人对枪械的十大误解

2、子弹穿透力是很强的。大多数影视剧弱化了子弹的穿透力,车门、防盗门、木桌甚至纸箱都能充当掩体。事实上,一发7.62子弹能轻松击穿普通家用车,也就发动机和轮胎能挡一挡。

3、机瞄是很难命中的。影视剧里动不动几百里开外击毙敌人机枪手。然而在远距离射击中,射手大多凭的是感觉,准星基本上是摆设,甚至会成为射手瞄准的障碍。因为在几百米外人还没有准星大。

普通人对枪械的十大误解

4、躲墙角是很危险的行为。在战场上不是躲掉飞来的子弹就可以了,对人威胁最大的是四处乱飞的手榴弹破片、流弹和跳弹。前者还好说,可以通过敌方枪口指向预判,后者就难了,因为你完全无法预料到它们会从哪个方向飞来,因此躲墙角的人十有八九会被乱飞的跳弹打死。

5、霰弹枪的有效射程很远。游戏中的霰弹枪照脸一枪,十米开外就很难保证精度和威力了,然而这只是为了游戏平衡。在现实中,霰弹枪是巷战和堑壕战利器,使用独头弹时有效射程达150米,简直就是战壕扫把。

6、子弹不能将人打飞。现实中,大多数枪都不能把人打飞,只会打穿或打碎。

普通人对枪械的十大误解

7、现代步枪的后坐力很大。对影视剧里动不动单手持枪表示嗤之以鼻。军人为什么要进行体能训练?最大原因就是强悍的体能才能进行各种高强度战术动作。比如枪托抵肩,结实厚壮的三角肌才能承受步枪击发时带来的强大后坐力,为射击提供更有力的稳定性。

普通人对枪械的十大误解

8、枪管发热速度超过你的想象。枪管冷却技术与火力持续性之间至今没有达到一种较好的平衡。半自动的五六半在打掉一仓子弹后就烫的无法触碰,更不用说全自动枪械了。

9、子弹造成的伤害远比电影中表现得大。子弹击中人体后绝非一个枪眼,翻滚、变形造成的空腔效应能令人瞬间失去战斗力,而且人的肌肉组织厚实程度足以把子弹挤压变形甚至碎裂,材料越软伤害越大,可以想象铅弹对人体的伤害有多大。

普通人对枪械的十大误解

10、单手打手枪是不可能的。手枪的后坐力也是很大的,成年男子双手握持才能保证进行较为稳定的射击,一手一支就别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