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自己“的力量

小時候,當我們遇到挑戰,或者遭受挫折的時候,比如說,成績考砸了,或者和同學產生了矛盾,我們很少會從父母那裡聽到鼓勵和安慰的話語,反而會受到嚴厲的批判和打擊。長大後,我們以為,面對生活的挑戰和挫折,想要讓自己變得應對自如,唯一能做的就是嚴厲地批評和打擊自己。我們厭煩自己的行為,甚至憎惡自己的存在。通過自我羞辱的方式,我們期待自己變成理想中的“那個人”。

“改變自己“的力量

然而,自我批判鞭笞下的自我成長總是失敗的,因為我們沒有辦法誠實地面對自己。在自我批判中,我們大腦中的創傷認知被不斷地強化。創傷認知是在我們生活遇到困擾時,一些在腦海中反覆出現的、具體的、負面和消極的自我評價,比如,我沒有價值,我不值得被愛,我沒有用,我有缺陷,我是個失敗者,我不夠好,我沒有本事等等。

“改變自己“的力量

創傷認知帶來的羞恥感讓我們越來越不能理性直面自己的弱點,同時,我們也就越來越不可能找到真正可以改善這些弱點的辦法。我們所有的行為反應,不過是為了讓自己躲避嚴厲的自我批判罷了,並不是真實的自我成長。

“改變自己“的力量

我們可以做個假設練習來幫助自己產生溫柔與關懷的體驗:

如果現在遭遇到此情此景的人不是我,而是我的孩子(或者未來的孩子),我的愛人(或者未來的愛人),我的摯友,總之是一個我非常關愛、非常在乎的人,我會對他/她說什麼呢?我還會對他/她說“你真沒用”,“你是個蠢貨”這樣冷酷又無情的話嗎?

“改變自己“的力量

把我們會對孩子,愛人或者摯友說的話寫下來,照著它大聲地讀幾遍,這,就是我們心中溫柔而堅定的聲音。

“改變自己“的力量

雖然,原生家庭沒有辦法給予我們“溫柔而堅定”的力量。但是,已經成年的我們,是否能夠自我成長為那股我一直期待、但從未得到過的力量呢?

也許這種力量,正是我們一直想要找的、“改變自己“的力量。

“改變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