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營養又好吃,但很多媽媽卻覺得“發物”不能給寶寶吃,這對嗎

之前,芽媽就強調過疫情期間一定要給寶寶補充蛋白質,這樣才能提高寶寶的免疫力,更不容易受到病毒侵害。

除了一些蛋白質含量豐富的肉蛋類,芽媽還喜歡給芽芽準備海鮮類的食物來保證優質蛋白質的攝入。

不過有些媽媽一聽到海鮮就炸開了鍋。

海鮮不是“發物”嗎?在這個節骨眼怎麼能吃海鮮?

看來,海鮮雖然營養又好吃,還是有很多人對海鮮存在誤解。

芽媽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海鮮,看看在這種特殊時期,咱們能不能好好吃海鮮。

海鮮,顧名思義就是產於大海的食物,常見的海鮮有海魚、海蝦、海蟹、貝類等

海鮮富含優質蛋白質、鈣、鋅、多不飽和脂肪酸等重要營養素,以及豐富的鈉和呈鮮氨基酸,這就讓海鮮擁有了天然的鹹香,即使不放作料也會非常鮮美。

海鮮營養又好吃,但很多媽媽卻覺得“發物”不能給寶寶吃,這對嗎

不過,海鮮雖好,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要注意以下幾點:


01易過敏

大家都知道,在給寶寶吃一樣新的食物時,一定要先進行過敏測試。

成也蛋白質,敗也蛋白質!

海鮮中大量存在的異體蛋白正是引起過敏反應的罪魁禍首

如果寶寶在食用海鮮後出現蕁麻疹、皮膚瘙癢,哮喘等症狀,就最好去醫院做一個過敏測試。


02高嘌呤

海鮮中嘌呤含量高,如果家裡有老人,尤其是患有高尿痠痛風的老人就儘量不要吃了,容易引起痛風。


03要煮熟

大部分海鮮如果不煮熟,就極有可能殘留寄生蟲,容易引起寶寶腹瀉,甚至寄生蟲感染

另外,海鮮生食或半生食也不利於消化,對腸胃功能較弱的寶寶們來說尤其如此。


1、家庭烹飪海鮮的原則

海鮮營養又好吃,但很多媽媽卻覺得“發物”不能給寶寶吃,這對嗎

● 從正規渠道購買新鮮的海鮮,拒絕來源不明的海鮮。

● 海鮮一定要清洗乾淨再烹飪,包括內臟、泥沙、鱗片的處理。

● 烹調海鮮儘量選擇健康的烹調方式,如蒸、煮,避免煎炸或放過多的調料,以免攝入過多的脂肪和鈉。


2、寶寶怎麼吃海鮮?

海鮮營養又好吃,但很多媽媽卻覺得“發物”不能給寶寶吃,這對嗎


3、初次吃海鮮首選魚類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給寶寶添加海鮮時最好先從白色魚肉(比如鱈魚)開始,而後再添加紅色魚肉(比如三文魚)。

注意挑選肉嫩刺少的魚類,寶寶吃起來安全方便而且容易消化。


a吃多少

寶寶1歲左右再添加海鮮類輔食,第一次要少量餵食,只吃1/4小勺,觀察3~5天,確定寶寶沒有過敏反應或者不適之後,就可以放心添加了。

稍大一點的寶寶可以每週安排1次海魚、蝦或者貝類,每次50g~75g左右。


b小魚小蝦更安全

一般來說,越大越老的魚,體內容易蓄積越多的有毒重金屬物質

寶寶吃海蝦,媽媽們最好選擇小魚小蝦,這樣會更安全。


海鮮營養又好吃,但很多媽媽卻覺得“發物”不能給寶寶吃,這對嗎

只要不對海鮮過敏,適量給寶寶吃點海鮮有助於營養均衡,可以充分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

如此營養美味的食物,媽媽們怎麼能放過呢?快給寶寶吃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