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家》有你真好

這部韓國的電影《外婆的家》是2012年的時候,初次來北京做義工培訓時看的。記得當時誠穎姐以及其他的很多學長都看哭了,而很少落淚的我,在看到這部影片的時候,眼淚悲傷到飆淚不止。時隔四年後的今夜再看,依然淚流滿面。

《外婆的家》有你真好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32歲的單親媽媽,為了找工作方便,把自己的兒子相宇送到了鄉下又窮又啞又駝背的媽媽家裡。影片通過久居城市的小外孫從開始瞧不起又欺負外婆,到逐漸在日常生活中被外婆無私的愛感動的過程,向我們描述了一個濃濃的樸素的親情故事。

相宇的外婆不能說話,也不識字,而一直生活在可樂,電子遊戲,溜冰鞋世界裡的相宇,剛開始無法適應連遊戲及電池都沒有賣的農村生活,他開始任性的表達自己的不滿,把外婆唯一的一雙鞋子扔掉,又偷走外皮的銀頭簪拿去換電池。還不顧在一旁縫襪子的外婆,在炕上玩起了溜冰。

外婆卻一直默默的關心他,愛護他。沒有言語。外婆用手勢問相宇想吃什麼?想吃肯德基炸雞的相宇通過各種手勢,向外婆表達了自己的心意。不過外婆只理解到雞肉,於是蒼老單薄駝背的外婆拿著家裡的冬瓜去城裡換了錢,頂著雨買了只雞回來給外孫燉上。當外孫相宇看到不是炸雞,哭泣的推翻了碗。外婆用手撫摸著胸口表達著對不起。卻也因著涼而感上風寒。外孫也漸漸漸感到心上的不安,於是看到外婆生病也本能的去照顧外婆。

《外婆的家》有你真好

本片是導演李貞香,作為一個外孫女送給去世的外婆的一份遲來的禮物。在當代這個電腦手機橫行的所謂的現代化生活中,《外婆的家》娓娓道來講述著平凡,樸素,單純的鄉下生活,讓人在最樸素的自然生存條件下,人性的迴歸和解剖。沒有虛構的痕跡,同時也沒有刻意的煽情,絲絲點點它奉獻的是一種無條件的祖孫情,無情緒化的慈祥的外婆的貼心和愛。這愛又一個從開始蠻橫無理的7歲少年,到被貧窮卻有最純粹的慈愛的外婆,她的寬容與堅強不息,還有待人友愛的人情味,自然而然的讓這個頑劣的少年懂得了外婆的愛。

之所以落淚,是讓人很現實的看到外婆掙的每一分錢都是辛辛苦苦的血汗錢。拿著自己的菜,用包裹包好,再去市場上,因為啞,所以只能用擺手勢來賣錢。賣到的錢自己捨不得花一分,給外孫買了鞋子,給外孫買了好吃的,讓外孫坐公車回來。而滿臉皺紋的外婆弓著身子卻步履闌珊的走了回來。相信每一個落淚的人,心中無不是充滿著對外婆的憐憫和敬畏。

《外婆的家》有你真好

之所以流淚不止,是看到不懂事到懂事的7歲孩子,對外婆的愛,既無能陪伴,又無力奉獻太多,唯有深深對外婆的想念,讓人的心更傷。不得不感慨不孝的女兒為何不能好好生活,把母親帶在身邊贍養。又可恨世上窮苦孤獨的人太多,自己卻沒有真正的為他們做過什麼。

滿臉皺紋蒼老的外婆,那麼輕易的能讓很多從農村裡走出來的孩子們想到自己的長輩們,外婆或者是祖母。他們不同的容貌卻同樣對子孫的愛,讓我們每個不曾報答過祖輩之恩的晚輩們無盡的懷念和遺憾。全片的格調很暖,但是暖著帶著強烈的撥動人心絃的淚點。這滲透著人性的光芒,親情的溫暖,同時也反射著電腦手機匆匆忙碌的城市生活的茫然無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