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我的戰“疫”時刻·武漢】趙敘敘

趙敘敘,男,90後,衡水市武強縣醫院護師,2020年2月9日作為衡水市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趕赴武漢,進入武漢江岸方艙醫院參加救援工作,3月18日勝利完成任務返衡。


悉知武漢疫情告急,急需組建護理醫療隊前往支援。我身為武強縣醫院一名醫務工作者,急在心裡,痛在心間。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縱有妻兒老小,也無法羈絆我請纓出征,援馳武漢的決心。


臨危受命,經過緊張的行前籌備,我以衡水市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帶隊隊長的身份,帶領全隊19名戰友,準時出征,疾馳武漢。作為一個毫無管理經驗的普通員工,突然身負如此重任,我是有壓力的。但一想到醫護人員救死扶傷的使命,我的內心便充滿了力量。“傾我所有,盡最大努力,把隊伍帶好,圓滿完成使命,安安全全把隊伍帶回,給黨和人民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赴武漢途中,腦海裡想的最多的就是這句話。


來到武漢之後,我千方百計為隊友著想,力所能及為隊員解決一切困難和後顧之憂,努力協調各小組的工作,時刻掌握隊員的生活狀態和工作動態,最大限度提高團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做好隊員的主心骨。


【講述‖我的戰“疫”時刻·武漢】趙敘敘


在那樣的環境裡,每一個醫護人員真的都在拼命。為了給團隊創造良好工作環境,我經常工作到深夜。哪兒有困難,我都會衝到最前沿鼎力相助,哪兒風險高,哪兒工作繁重,哪兒需要,我就衝到哪兒去。


2月19日,艙內急需冰箱一臺,冰箱三開門,體積大重量大,為儘量避免增加他人感染機會,我決心憑藉身高力大的優勢,拿下這“小菜一碟”。當我穿著防護裝備,單身背起沉重的冰箱走向艙內時,我才覺得事實並非我想象那樣簡單。身穿厚厚防護服,腳穿塑料鞋套,眼戴護目鏡。走起路來一步一滑,沒多會兒,汗水就溼透了全身,護目鏡也很快就被溼氣擋住了視線,能見度不足一米。只能摸索著往前走,途中還要攀爬樓梯,別人又無法幫忙,我只能自己咬緊牙關,步履艱難地一步一步揹著這個龐然大物往上移動。口罩也被汗水浸透了,影響了透氣性,那種窒息感,更加讓我覺得身上如有千斤重擔。我只好一步一停,調整呼吸,為了完成任務,我只能咬牙承受,這是我有生以來感到是最困惑、最難熬的一次。經過自己不懈努力,終於完成了運送任務。任務雖然完成,我卻因為腳踝部水腫,腰痠背痛一夜都未能入睡。為了做好本職工作,為了不影響團隊士氣,我知道自己一定得堅持。


3月8日江岸方艙醫院正式休艙,抗疫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此時此刻我的內心是相當糾結的,本來是件高興的事,心裡卻總是空落落的,瞬間沒有了方向。志願者聽說我們要走的前一天送來了剛採摘好新鮮草莓,晚上又送來了連夜製作好的錦旗。武漢人民的熱情,讓我們徹底感受到了什麼叫一家親。


終於,我們還是登上了返回河北的飛機,在返回後省、市領導分別親切的迎接了我們,併為我們做了重要講話。隨後我們開始了為期15天的隔離休整。這段時間裡,每每想起一起戰鬥的情景,內心總是很激動,眼淚也總是會不受控制。


【講述‖我的戰“疫”時刻·武漢】趙敘敘


“武漢必勝,湖北必勝,中國必勝”。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困難時刻,我們喊的最多的就是這三句話;在疫情防控已經見到勝利曙光的時候,這句口號依然是我們內心最激動的表白。別了,武漢。你的名字,已經鐫刻在我的心裡。待來年春暖花開,我一定要帶著我的家人重新回到這個我們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嚐遍武漢的美食,看遍武漢的美景。


講述人:趙敘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