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寬管理——讓自己的效率更加有價值

帶寬管理——讓自己的效率更加有價值

生活中有一個小例子:當一個百萬富翁在行走過程中發現馬路上有一塊硬幣時,他不會去撿,因為他認為自己拾硬幣的時間價值遠遠超過1元硬幣。而如果是一個乞丐發現了這塊硬幣,他就會立即拾起來,起碼可以給自己的晚餐多了一根熱狗。

當然如果是小孩子拾起來交給警察叔叔,就得另當別論了。

那麼這裡,我們認為百萬富翁做的對還是乞丐做得對。在過往的討論裡面,我們都會贊同百萬富翁的做法。我們都會認為把重要的時間交給重要的事情。那什麼是重要的事情呢?重要的事情分為需要當即處理的緊迫性事件和不需要當即處理的價值事件。然而事實是我們為追求速度,將自己的時間安排控制在非常緊湊的格子裡面,以至於我們各種事情因為時間的安排而都變成了緊迫性事件。

百萬富翁路過硬幣的時候,可能大腦中思考著剛才秘書提醒的幾個事情如何處理,這些是他需要立即處理的,同時還需要構思一下措辭以便見客戶。而乞丐專注的尋找自己下一頓食物,對於乞丐來說,溫飽問題是更重要的。那麼終究誰的做法更有價值?有些人或許會說,百萬富翁因為這樣才成為百萬富翁,撿錢的終究還是乞丐。

然而,這恰恰是放大了人物背景的緣故。如果把兩個人都改為平常的路人,再來分解的結果又是怎麼樣呢?下文就不做博弈上的展開,僅僅是對這個例子提出一個比較重要的觀點——讓自己的效率更加有價值。

一天有24個小時,時間是絕對固定的。我們一天可以安排的事情是可以多也可以少,因而事情是相對的。當我們把事件安排的擁擠,時間的絕對固定導致時間稀缺,從而也帶來我們大腦在單位時間處理單位事件的稀缺。如果我們需要把事情處理得更加效率,那麼就需要更加專注。不錯,專注會讓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緊迫的事情上,從而將其他事務排除在外。這種專注會讓人們從稀缺中取得“專注紅利”。但是也正是因為專注,使得我們產生了目標抑制,忽視了其他重要事務的價值存在。放在長遠而言,專注在當前事務或者緊迫性事務上,讓我們對於價值事務表現出缺乏管理,讓我們的視野變窄,從而喪失價值事務讓我們最終付出沉重的代價。

帶寬管理——讓自己的效率更加有價值

金錢的問題永遠糾纏著窮人,而時間問題會永遠煩擾著忙碌之人。忙碌的人在面對突發事件的時候,往往顯得力不從心。不是因為他無能力處理突發事件,而是因為突發事件不在預想的範疇內,影響了後面的時間安排,以至於產生蝴蝶效應。所以因為時間的稀缺,將時間安排得相當緊湊的人,忙碌在每一個時間段緊迫性事件當中。因為當一件事完成後,立馬有下一個事件成為緊迫需要完成的。因為緊迫會讓我們專注,從而讓每一件事有更加效率的完成度。這些事件的累積構成我們日常時間管理能夠產生價值的結果。但是是否有價值的結果是建立在對於事件的判斷與思考上?基於該種思考所進行的時間和事件管理,就是我們大腦處理能力,這種處理能力被為“帶寬”。

當前,我們的忙碌導致我們在事件的過渡中產生了大量的零碎時間,如等待會議的時間、做TAXI的時間、走路的時間,甚至吃飯的時間也成為了零碎時間。以至於我們將零碎的時間用來無目的的事件處理,比如一邊吃飯、一遍刷朋友圈、一遍看八卦。因為零碎時間裡的事件屬於非緊迫時間,不會過於消耗帶寬。也正是因為這樣,零碎時間沒有產生任何價值,反而專注的非價值事件上,導致零碎時間該處理事件產生負面。比如,吃飯的時候、走路的時候,刷朋友圈。而沒有帶寬管理,人民比較容易沉浸在鬆懈裡面,走路變慢了,影響了下一個事件的時間;吃飯沒有嚐到美味,腸胃因為大腦帶寬分散在娛樂八卦和朋友圈的吐槽,而不能效率的消化。

所以,帶寬過於寬鬆,不是好的帶寬管理。寬鬆的帶寬中依然需要構建核心事件來提高專注度。

帶寬管理——讓自己的效率更加有價值

專注不是僅僅針對當前的一件事情,或者當前緊迫的事件。但是時間表格滿滿的計劃,也不是好計劃。如果沒有構建起閒暇,我們就只會專注在當下必須完成的工作中,預測不到未來可能發生的所有事件。比爾蓋茨每年都會安排1-2個禮拜在度假中,脫離繁瑣的公司事務,一個人放空時間緊湊的束縛,去思考更加長遠的事件,從而知道當前公司的發展。

帶寬的管理,既要時間管理、也需要事件管理。效率只是表達當前單個事件是否按期保質完成,但是無法體現該事件是否最終帶來價值。大腦這臺發動機高效運作,但是也需要有一個方向盤指引整臺車前行的方向。所以管理好時間的同時,也需要不斷提高認知的能力,讓有限時間處理更加有價值的事件,避免陷入緊迫性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