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只期待后来的你能快乐,那就是后来的我最想的

好不容易找到可以陪伴自己一辈子的人,都说好了要去哪里哪里了,结果却在半路上因为一块钱的车费而争吵不休,最后分道扬镳,各自奔向不同的方向。这样遗憾吗?

当然遗憾!凭什么费劲气力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人,却要在半路上因为一些不必要的小事丢掉它。这跟挎着竹篮子去打水有什么差别呢?电影讲的,就是这么一个浅显得不能再浅的道理,但偏偏是这样一个人人都懂得的道理,它被放在真实事件中却难于实践,这便是最大的遗憾。

《后来的我们》:只期待后来的你能快乐,那就是后来的我最想的

我们生来就孤独。这样一个孤独的个体从赤身裸体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晓得了要寻找母亲的抱抱,因为怀抱温暖,所以渴求怀抱。我们从被怀抱的婴儿渐渐长大,长大到可以在冰冷的地面上自己攀爬,再到不需要大人的搀扶便可以摆动双腿走路,到可以稳稳地走步了,学会跑步了,我们从小渴望的温暖的母亲便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这种越来越远的距离有可能是现实物质的量上的,也有可能是心灵上的。尽管我们都知道,母亲,这样一个伟大的存在,绝不忍心让我们孤自生活在这个混沌的社会里。但是时间这把剑无情地把我们和母亲剥离开,尽管母亲的爱从未更改,随着时间它也会日渐深化。但我们必须长大了,必须独自去寻找自己了。

《后来的我们》:只期待后来的你能快乐,那就是后来的我最想的

于是我们渐渐学会照顾自己,自己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工作学习,一个人冷静思考,一个人做决定,一个人出门远行。18岁之后,你就不得不远行了。而且18岁只是一个大致的社会定下来的年龄分界线。也许十八岁之前,我们就不得不独自背上行囊远行了。

路上我们也许遇到很多同样孤独的个体,我们会互相打招呼,也许会互相帮忙照顾。在这条远行路上的每一个路过的人啊,有些人他变成了室友、有些人成为了朋友、有些人很难得的发生心电感应,爱情的种子悄咪咪地在心里发芽,而后我们成为了恋人。然而有些人,注定永远只是路人甲乙丙丁……

这些个各种各样的相遇情境,有些充满着粉红色的泡泡,有些却似乎布满刺人的荆棘。某些相遇的过程啊,只要站在开始的地方就可以一眼望见结局,而有些却坎坷、曲折,让人哭笑不得、无可奈何。有些人在生命里,相遇相知,过了很久,才成为恋人,原以为牢靠如墙,未及大雨滂沱,它自轰然倒塌,心痛,遗憾,忍着,只能忍着。


《后来的我们》:只期待后来的你能快乐,那就是后来的我最想的

还能做什么呢?

没法子了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