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測:華為麒麟980大戰高通驍龍845,完結篇:到底誰更厲害?!

聲明:本文所有測試數據均來自市場上自購手機,所用測試工具部分自制,並非專業精密儀器。所有數據均為自購手機系統公開數據抓取,結果難免粗糙甚至錯誤,僅供愛好者業餘交流學習,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也不針對任何廠商,亦未收取任何廠商的資金設備贊助。

本測試系列第一篇: 的最後,我們在分析完GPU Benchmark的表現之後做了個實際遊戲的對比:在GPU Benchmark中表現更優的驍龍845在的測試中卻略佔下風:

實測:華為麒麟980大戰高通驍龍845,完結篇:到底誰更厲害?!

在設置成相同的渲染分辨率,同樣的遊戲最高設置,都能達到60FPS的幀率的情況下,小米8/驍龍840的耗電略高。上圖的耗電監測,為了更容易對比,u君把兩個數據放在了一起,並劃了紅綠兩條線來標示兩款手機在遊戲打鬥場景下的最高耗電。

這又是為什麼呢?

我們今天就來繼續兩款處理器的對比測試:CPU以及整體表現對比。

(一)CPU 跑分:Geekbench

實測:華為麒麟980大戰高通驍龍845,完結篇:到底誰更厲害?!

可以看到,在CPU絕對性能上,無論是單核還是多核,麒麟980的CPU都遠高於驍龍845.

再來看測試中的耗電對比:

實測:華為麒麟980大戰高通驍龍845,完結篇:到底誰更厲害?!

為對比方便,我們仍然把兩個數據放到一起。可以明顯的看到,驍龍845的耗電要明顯更高。

取多核測試的最高平均耗電並用紅綠兩條線標識出來:

實測:華為麒麟980大戰高通驍龍845,完結篇:到底誰更厲害?!

麒麟980平均在6000mW左右,而驍龍845在6900mW左右。

也就是,從單純CPU的角度來看,麒麟980不僅在絕對性能上領先驍龍845,在耗電上還低於驍龍845.

計算能效比並和我們之前積累的處理器數據做對比:

實測:華為麒麟980大戰高通驍龍845,完結篇:到底誰更厲害?!

總體CPU能效比上,麒麟980和驍龍845跟他們的上一代對比都有明顯提升,但麒麟980的提升幅度更大,同時也領先驍龍845(超過20%)。

這就有意思了:GPU對比,驍龍845領先,CPU對比,麒麟980又領先了。

那在實際使用場景下,到底誰更領先呢?

我們後面就進入處理器整體的對比,看實際遊戲的表現。

(二)先來看:

實測:華為麒麟980大戰高通驍龍845,完結篇:到底誰更厲害?!

實測:華為麒麟980大戰高通驍龍845,完結篇:到底誰更厲害?!

兩款手機在室內25度空調的環境下測試,最高畫面設置下30分鐘的測試中大部分時間都能穩定60幀運行。而二者30分鐘的最後部分也都有由於處理器過熱而導致的幀率下降。

不同的是,小米8的溫控策略更為激進,處理器最高溫度都已經接近了90度,而Mate20則是把

處理器溫度控制在了70度以下。

我們看前半段,也就是處理器還沒有過熱,還沒有觸發降頻,穩定60FPS的階段的耗電對比:

實測:華為麒麟980大戰高通驍龍845,完結篇:到底誰更厲害?!

可以看到,雖然都是穩定60FPS,但是麒麟980的耗電更低(4500mW vs 5100mW ),低10%左右。

麒麟980勝出。為什麼呢?

先來看兩款手機在整個測試過程中的頻率變化:

實測:華為麒麟980大戰高通驍龍845,完結篇:到底誰更厲害?!

實測:華為麒麟980大戰高通驍龍845,完結篇:到底誰更厲害?!

先看CPU大核,不管是Mate20還是小米8,在測試開始之後都會把CPU大核頻率調到最高。而相比之下,GPU的頻率二者都只是調到了最高值的一半左右。也就是說,這款遊戲對CPU的負載更高。而我們之前通過Geekbench CPU測試對比已經知道,麒麟980的CPU更有優勢,而這個優勢在這款對CPU負載更重的遊戲測試中就顯現出來了。

(三)我們來看另外一款遊戲:,開啟最高畫質(開抗鋸齒,陰影,HDR,高幀率模式)。

實測:華為麒麟980大戰高通驍龍845,完結篇:到底誰更厲害?!

實測:華為麒麟980大戰高通驍龍845,完結篇:到底誰更厲害?!

兩款手機都能夠長時間穩定40FPS運行這款遊戲。對比就又變成了耗電的對比:

實測:華為麒麟980大戰高通驍龍845,完結篇:到底誰更厲害?!

而這次耗電對比與對比時有明顯的差距不同,二者在進入遊戲後耗電基本相同。

也就是,二者戰成平手!

這又是為什麼呢?

來看兩款處理器在遊戲中的頻率監測:

實測:華為麒麟980大戰高通驍龍845,完結篇:到底誰更厲害?!

實測:華為麒麟980大戰高通驍龍845,完結篇:到底誰更厲害?!

無論是小米8還是Mate20,CPU大核以及GPU頻率都沒有調到最高,基本都是最高頻率的一半左右,也就是說,相對於偏CPU重負載的特點,對CPU,GPU的負載比較均衡。而麒麟980和驍龍845一個CPU領先,一個GPU佔優,在這款CPU,GPU均衡負載的遊戲下打成平手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四)最後我們回到文章最開始提出的那個關於的測試問題:

實測:華為麒麟980大戰高通驍龍845,完結篇:到底誰更厲害?!

在都是60FPS遊戲打鬥場景下,Mate20的耗電略低。

實測:華為麒麟980大戰高通驍龍845,完結篇:到底誰更厲害?!

實測:華為麒麟980大戰高通驍龍845,完結篇:到底誰更厲害?!

處理器頻率狀態顯示,兩款的CPU大核頻率都高過最高頻率的一半,小米8相對更高,在2G左右。而二者的GPU負載都只有最高負載的1/3左右。

也就是,這又是一款CPU負載相對更高的遊戲。當然和相比,對CPU的負載又沒有那麼極限。因此,麒麟980依然領先,但領先的幅度就沒有在的測試中那麼大了。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測試中的渲染分辨率都設置成了720x1496,如果按照2K的屏幕分辨率渲染,GPU的負載還會成倍增加,那樣的對比又會對驍龍845更有利一些。

(五)前面我們分析的都比較側重處理器硬件,在本次測試報告的最後,讓我們來說點系統層面的,也就是,Mate20與小米8在溫度控制策略上的一些差異。

我們還是用來分析,來繼續看兩款處理器在遊戲中的處理器狀態檢測數據:

實測:華為麒麟980大戰高通驍龍845,完結篇:到底誰更厲害?!

實測:華為麒麟980大戰高通驍龍845,完結篇:到底誰更厲害?!

由於是對CPU極限負載,我們就主要看CPU頻率的變化:麒麟980可以明顯的看出隨著測試時間的延長,處理器溫度的升高,頻率是呈明顯階梯下調的。

而小米8則不同,小米8是把CPU頻率一直維持在最高,等到處理器溫度實在太高(超過80度)就開始頻繁大幅度的調整CPU大核的頻率。

這樣的溫度控制策略的缺點我們在之前Mate8/麒麟950的時候有過分析:華為Mate8,亟待優化的系統調度策略!簡而言之就是,會導致溫度升高後遊戲有明顯的卡頓感。

總結:

和前一篇GPU對比部分( )合到一起做個總結:

在單純的GPU對比方面,驍龍845領先,不管是絕對性能還是能效比。

在單純的CPU對比方面,麒麟980領先,不管是絕對性能還是能效比。

實際遊戲中二者的對比則要看遊戲本身負載的特點:像這種對CPU極限高負載的,麒麟980優勢明顯。而大部分日常遊戲則是CPU和GPU的負載相對均衡,二者無論是絕對性能(遊戲幀率)還是耗電都差距不大。

最後,Mate20的溫度控制策略相對於小米8來說要更優。

更多手機處理器性能和耗電對比評測,請搜索關注u君的同名公眾號:手機GPU和CP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