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國家安全教育:生態環境安全系列普法】(二) 企業注意,這9類與環保相關的安全生產事故!不容有失

化工企業由於主工藝區域內的危險工藝設施較多,大部分化工廠都將安全管理的重心放在主要生產區域,事實上,汙水處理系統的相關設施如汙水池、汙水罐、汙水井等也存在相當大的安全風險。化工企業需要消耗大量的工業用水,送往汙水處理設施的汙水量很大,這些汙水中可能混雜有易燃、易爆、有毒的物質、可能在汙水系統與大氣連通的設施內收集、如果被明火引燃,會發生

火災、爆炸,如果釋放出有毒氣體,會引起人員中毒。下面,隨小編一起看看汙水處理過程中有哪些危險因素。


化工企業汙水處理系統的危險性


1

存在爆炸性氣體混合物


化工企業的生產廢水或其他排水難以避免地含有易燃液體或可溶性的可燃氣體。在一定條件下,這些易燃液體或氣體因汽化在下水道系統和淨化設施內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如果生產設備系統的密閉性損壞或違反操作規程造成溢料時,洩漏的易燃、易爆的液體或氣體常易混入汙水而進入下水道系統。某廠由於違反生產工藝規程,汙水中混入大量烴類蒸氣,並排入下水道,使下水道水中溢出的烴類蒸氣在廠區內聚集,遇火源發生了爆炸。高溫汙水和蒸汽排入下水道,造成汙水系統溫度升高,可燃液體蒸發,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事故回放

某公司合成橡膠廠的廠外排水管道爆炸,11個下水井蓋飛起,事故原因是排水中帶有可燃液體,遇食堂排出的熱水,油氣加速揮發,遇明火引起爆炸。

如果吸收有可燃氣體或含易燃液體(吸收劑)的汙水排人下水道,當溫度升高時,這些可燃氣體會解吸出來,易燃液體會汽化逸出。


事故回放

某氯鹼廠在吸收氯化氫的過程中,由於吸收塔液體出口處的液封層厚度不夠,易爆氣體與鹽酸一起進入酸水的下水道系統,在該系統中,解吸出的氣體與空氣形成易爆混合物,而發生了爆炸。

洗滌、沖刷的汙水,往往含有多種火災危險性物質。這類汙水也是下水道系統中形成蒸氣(或氣體)與空氣的爆炸性混合物的來源。

2

混觸反應生成危險物質


排人下水道的各種物質互相作用,可能產生其他易燃、易爆產物。例如,從工藝設備排出的洗滌液和沖洗地面的汙水中往往含有化學活性較高,性質相互牴觸的物質。當它們在下水道中混合後,會形成爆炸性物質,甚至自燃性物質。這些物質常積聚在井壁和管壁上成為乾料而構成潛在危險。硫化鹼廢液同酸性汙水流人下水道,會產生硫化氫易燃氣體。某廠過氧化氫和丙酮同時排入下水道,而生成丙酮過氧化物,以致在下水道中發生丙酮過氧化物爆炸事件。含亞硝酸銨、硝酸銨等鹽類的沖洗汙水排入下水道後,也潛伏有很大的爆炸危險,因為結晶亞硝酸銨的化學性質極不穩定。

3

引起火災的蔓延擴大


汙水管道貫通整個企業區,發生的火災或爆炸往往會沿著汙水處理系統傳播,導致連鎖式的破壞。


事故回放

2001年10月30日17時42分,安徽省滁州市某加油站在卸油時,汽油從量油孔大量外溢,滲入站內下水道,流人市政下水管道,油蒸氣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遇火源引起持續5h連環爆炸,並燃起大火。此起彼伏的爆炸延續到當日23時才完全停止,而大火至次日凌晨4時才被完全撲滅。1985年6月27日,重慶市一下水道發生爆炸,爆炸範圍波及100萬平方米,大片住宅成為廢墟,事故中有26人喪生,幾百人受傷,重傷91人,如此嚴重的事故為建國以來所罕見。

4

常見的引火源


在汙水處理系統常見的引火源有:清理和檢修時的機械撞擊和摩擦火花;在下水道水井、澄清池設施附近進行焊接作業時產生的火花;燃著的菸頭;車輛排氣管的火星等。


事故回放

2009年9月9日,中石化上海高橋分公司化工事業部順丁橡膠裝置停車檢修。11日9時5分,後處理工段操作工打開四個熱水罐底部排放閥門,將大量熱水排入汙水系統,最後進入車間汙水池。與此同時,一名操作工在車間汙水池旁邊,駕駛叉車進行裝卸作業。在作業過程中發生閃爆,引發大火,將叉車司機燒傷,經搶救無效死亡。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生態環境安全系列普法】(二) 企業注意,這9類與環保相關的安全生產事故!不容有失

事故分析:在順丁橡膠裝置所有的物料中只有丁二烯和溶劑油兩種是揮發性的可燃性物料。丁二烯常壓下為氣態,沸點為-4℃,排出後立即揮發,不易大量積聚。溶劑油(主要成分是環己烷和己烷)初餾點65℃,98%餾出點為67℃,常溫下不易揮發,容易大量積存在汙水系統中。此次事故是在向汙水系統排放了大量熱水後發生的,熱水的溫度(67℃~86℃)的高於溶劑油的沸點,與溶劑油接觸會導致溶劑油迅速氣化,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引起閃爆,因此判斷引起閃爆和火災的物料為溶劑油。


汙水處理系統的防火防爆措施


1

安全合理設置汙水管道


①全廠性下水道不得從生產裝置、罐組、居住區等內部穿越;

②易燃和可燃液體罐組內的下水道(包括雨水管或涵管)穿越防火堤時,應在防火堤外設置封閉設施;

③車間內的汙水下水道應採用管道和封閉的明溝。敞開的明溝只允許接受用淨水沖洗地面、設備和管道所產生的汙水;

④室外下水道管線應該是封閉的,採用暗管或覆土厚度不小於200mm的暗溝。只有在露天場地為排走雨水和洗滌用水,才允許明溝設置;

⑤下水管道不應沿道路敷設在路肩上下;

⑥生活—下水道不應與其他下水道接通。對於生活汙水和化學汙水合在一起淨化的工廠,允許通過泵站將生活汙水傳送到化學汙水下水道中,但要設置防止易燃易爆氣體進入泵站的裝置。

2

防止形成爆炸性氣體混合物


①全廠性下水道不得從生產裝置、罐組、居住區等內部穿越;

②易燃和可燃液體罐組內的下水道(包括雨水管或涵管)穿越防火堤時,應在防火堤外設置封閉設施;

③車間內的汙水下水道應採用管道和封閉的明溝。敞開的明溝只允許接受用淨水沖洗地面、設備和管道所產生的汙水;

④室外下水道管線應該是封閉的,採用暗管或覆土厚度不小於200mm的暗溝。只有在露天場地為排走雨水和洗滌用水,才允許明溝設置;

⑤下水管道不應沿道路敷設在路肩上下;

⑥生活—下水道不應與其他下水道接通。對於生活汙水和化學汙水合在一起淨化的工廠,允許通過泵站將生活汙水傳送到化學汙水下水道中,但要設置防止易燃易爆氣體進入泵站的裝置。

3

杜絕混觸可能造成的危險


應禁止將混合時可能產生和分解出爆炸性物質的各種汙水排入下水道。

清洗設備和車間骯髒地面的洗滌水排人下水道的水井和管道後,一定要用淨水沖洗,以防形成和積聚易燃易爆物質。

清洗危險物品設備產生的汙水,在排入下水道主管前,要在一些設備內進行初步淨化處理,脫除其中的易燃、易爆物質及其他有害物質,中和酸鹼,當符合排放要求時才允許排放。


4

防止燃燒、爆炸沿汙水管網蔓延擴展


汙水處理系統設置水封井,可防止燃燒、爆炸沿汙水管網蔓延。水封的設置應能滿足如下要求:生產的汙水排放系統必須設置水封,當2個水封井之間的管道長度超過300m時,管道上應增設水封井,水封的高度不得小於250mm水柱;工藝裝置內的塔、爐、泵、換熱設備區等圍堰的排水口應設水封;容易發生可燃氣體,液體洩漏的工藝裝置、罐組或其他設施及建(構)築物、管溝等的排水口應設水封;全廠性的支幹管與總幹管交會處的支幹管上應設水封;重力流循環回水管道在工藝裝置總出口處應設水封;一幢建築物用防火牆分隔成多個房間時,每個房間的生產汙水管道應有獨立排出口,並設水封;隔油池的進出水管道應設水封,並要求距隔油池5m以內的水封井、檢查井要採用密閉式,甲、乙類工藝生產區內的水封井也要求為密閉式;生產設施內部必須採用明溝排水時,應利用水封井將明溝隔成數段,每段長度不宜超過20m。

汙水處理系統爆炸案例表明,一旦下水道系統發生爆炸,往往造成若干個水封井蓋被炸開,因此,可在井內汙水管進口處增設溢水槽,從而減弱爆炸波的擴大蔓延。


5

預防汙水處理系統損壞


為了防止下水道管線、水井、水室等設施受腐蝕破壞,必須用耐汙水腐蝕的材料建築,通常大直徑的下水道集管採用內襯各種耐腐蝕層的鋼筋混凝土管,中、小直徑的管線採用耐酸陶瓷管鋪設,建造下水道、水井、水室及其他類似設施,採用耐酸磚、耐酸水泥和耐酸灰泥,建築物結構則用瀝青塗抹,用酸溶液粉刷。處理汙水和轉送汙水的設備如泵、分離器、收集槽、熱交換器等,應用合金鋼製造,或用襯適當耐腐層的碳鋼製造,如襯耐酸板、耐酸磚、鋁、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等,也可採用防腐塗層或橡膠襯裡的碳鋼材料。

為了防止汙水帶人的沉澱物堵塞下水道、管線和設施,應在汙水進入下水道之前採用澄清槽、沉砂槽等局部淨化裝置,清除懸浮顆粒。同時,為了防止固體顆粒積沉在自流下水道管線的內表面,下水道管線應傾斜敷設,管線的傾斜度根據可以保證將沉積物從管線內帶走的最佳速度計算。

為了防止管道內表面由於汙水中各種雜質相互作用形成沉澱附著物,必須嚴格控制汙水組成,或加入某種溶解劑、分散劑等,將雜質除掉或清除附著的沉澱物。

汙水管線要定期清除沉澱物,可採用大量淨水沖洗,也可採用專門的可移動裝置進行水力清洗的方法,該法是用特別的噴嘴,高速噴水而將沉澱物層沖刷掉。


6

控制和消除引火源


控制和消除汙水處理系統的各種引火源。在積存有可燃氣體或蒸氣的下水道內及其附近,沒有消除危險之前不能進行動火作業。距明火、散發火花地點15m半徑範圍內不應設排氣管。汙水處理場內的設備、建(構)築物與火源地點的防火間距,不應小於《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範》GB50160—92的規定。

如果生產中易燃液體和可燃氣體不正常地排人下水道,或排人專用的事故排出液收集槽,必須發出事故警報,停止明火、檢修等操作,以免為排出的易燃液體和可燃氣體提供點火源。


7

加強防火安全管理


汙水處理系統屬於非生產設施,消防安全管理上極易被忽視,要求必須將其作為重點火災危險部位來管理。排汙崗位要有嚴格的安全制度,尤其是停產後再次恢復生產時,必須加強檢查,認真操作,防止違章作業,超正常排汙而引起事故。


2017年汙水處理設施相關事故


(不全,望補充)

1

河北辛集市歐賽皮革有限公司

“5·29” 硫化氫中毒事故


關鍵詞:曝氣池 檢維修 硫化氫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生態環境安全系列普法】(二) 企業注意,這9類與環保相關的安全生產事故!不容有失

2017年5月29日10時左右,河北辛集市歐賽皮革有限公司在維修灰水池(曝氣池)過程中發生一起硫化氫氣體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2人受傷。

事故原因初步分析:移動鹽酸罐時將罐內剩餘鹽酸排放至灰水池(曝氣池),與池內硫化物發生反應,產生硫化氫氣體,由於開啟空氣閥攪拌曝氣,導致硫化氫加劇逸出,致使維修作業人員中毒。


2

澳泉食品有限公司汙水池清理

“4•3”中毒窒息事故


關鍵詞:汙水 中毒 盲目施救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生態環境安全系列普法】(二) 企業注意,這9類與環保相關的安全生產事故!不容有失


2017年4月3日上午11:35湘潭市潔寶清潔服務有限公司在承包湘鄉市經開區澳泉食品有限公司汙水池和流泥井清淤工程作業過程中,因違章作業,導致潔寶公司的一名員工當場中毒,在現場的3名澳泉公司員工和1名潔寶公司員工見狀後應急處置不當,盲目施救,結果共造成4人死亡、1人受傷。

事故原因初步分析:潔寶清潔公司沒有按照“先通風、再檢測、後作業”有限空間作業原則違規作業,安排人員進入5號汙水井內清汙作業;作業時沒有配備檢測儀器和防毒面罩、安全繩索等防護用品,違章組織清汙作業。當打通4號井和5號井連接通道後,4號井汙水匯入和衝擊作用,使5號汙水井中的硫化氫氣體濃度急劇增加時,作業人員沒有及時撤離作業現場,中毒窒息後溺水死亡。當發現中毒暈倒後,其他作業人對5號井內沒有加強通風保障,在自身沒有做好安全防護的情況下,進入汙水井施救,並呼叫人員盲目組織救援,造成3死1傷,使事故擴大。


3

雲南畹町汙水廠

“12.22”厭氧池閃爆事故!


關鍵詞:厭氧池 防腐 閃爆


2017年12月22日15時左右,畹町在建的汙水處理廠工人正在厭氧池進行防腐材料塗刷作業,突然發生爆燃事故,現場工人及周邊群眾迅速撤離,現場有4名工人被困。事故發生後,畹町公安消防大隊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施救。州委常委、瑞麗市委書記馬雲峰,市長謝大鵬迅速帶領相關人員趕赴現場開展救援工作。經過緊張救援,當日17點30分,救援人員救出4名被困工人,經現場醫療人員確認,4人已無生命體徵。

事故原因初步分析:4名工人在不通風的受限空間厭氧池刷防腐材料,防腐材料揮發出來的可燃性氣體,達到了該物質的爆炸極限範圍內時,遇明火或者電火花後發生爆炸。


4

揚州“5·29”汙水站中毒事故


關鍵詞:汙水池 有毒氣體 盲目施救

5月29日下午15時許,江蘇華泰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安排員工到位於邗江區楊廟鎮雙廟村的揚州市汙水處理泵站維修汙水排放池。一名檢修人員在下池維修過程中發生墜池,現場另外一名工作人員見狀立即下池營救,同時,周邊2名群眾聽到呼救聲後前往並下池幫助救人。致3人中毒死亡,1人受傷的意外事故。

事故原因初步分析:指揮人員在不瞭解汙水泵站閥門井是否存在有毒有害氣體的情況下,未經任何檢測,違章指揮檢修人員在沒有采取任何防護的情況下進入閥門井作業;閥門井內積存的汙水產生硫化氫等有毒氣體,檢修人員進入閥門井後汙水被攪動,硫化氫等有毒氣體擴散到整個閥門井中,致使檢修人員中毒昏迷,從而導致事故發生。而指揮人員及周圍群眾因盲目施救導致事故擴大。


5

內蒙古“8.1“有限空間事故


關鍵詞:化糞池 硫化氫 盲目施救

7月31號下午劉某智(汙水車間工人)將撈取雜物的漏勺掉入汙水車間化糞池中。8月1日上午9時許,劉某智將池中的水抽至距池底約0.9米後,叫楊某暖和豔某一起用電纜線做的抓鉤開始撈漏勺。撈取未果後,劉某智拒絕同行人員勸阻後,自行下池撈漏勺,當下到池高一半的時,劉某智即暈厥墜入池。公司辦公室主任趙某剛(安全員)聽到楊某和豔某呼救後,進入事故現場,延梯子進入池中,接近汙水面時亦昏厥掉入池中,隨後公司安全負責人韋某(安全負責人)和安全員趙某也相繼採取趙某剛相同舉動,韋某掉入池中,趙某因繫有繩索被眾人拉起。消防隊和120接警迅速趕到後相陸續救出劉某智、趙某剛、韋某3人。劉某智當時已無生命體徵,趙某剛和韋某被經搶救無效後死亡。

事故原因初步分析:經現場勘察和分析,事故發生原因初步分析是工人劉某智在未採取有效防護措施,未進行事先通風和檢測的情況下,下到化糞池作業時被化糞池中產生的硫化氫氣體燻倒中毒,公司辦公室主任趙某剛、安全負責人韋某盲目施救,使中毒事故擴大,造成3人死亡,1人受傷事故。


6

順義汙水處理廠

“9.29”中毒窒息事件


關鍵詞:汙水處理 違章作業 施救不當

2017年9月29日傍晚,環能科技位於北京市順義區的花馬溝應急汙水處理站發生有限空間中毒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初步認定責任主體為環能科技全資子公司北京環能。

事故原因初步分析:初步調查結果顯示, 本次事故發生的原因為一名工人在汙泥池中違章作業,操作不當,致中毒窒息,另外兩名工人施救不當亦中毒窒息,經消防、醫護人員現場救援後,當場宣佈死亡。


7

常州市天卓紡織品公司

“7.7”中毒窒息事故

關鍵詞:清淤 中毒 盲目施救

2017年7月7日早晨6時左右,常州廣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4名作業人員來到天卓公司進行汙水池清理和汙水運輸作業。由於汙水池多年未清理,大量汙泥沉積於底部,在抽汙水的過程中,會造成水泵堵塞,15時左右,水泵發生堵塞,一作業人員順著梯子下到池內進行疏通,發生中毒和窒息倒在了池內,其他3人見狀立即下去進行施救,也分別暈倒在了池內。造成2人死亡,2人受傷。

事故原因:常州廣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4名作業人員安全意識薄弱,作業前未對有限空間進行氣體檢測和通風,作業時在未配備有效的防護裝備的情況下冒險進入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發生後又盲目施救,是導致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8

江西晨鳴紙業汙水處理廠

“7.20”職工中毒死亡事故


關鍵詞:汙水處理廠 違規 盲目施救

7月20日早上,江西晨鳴紙業有限責任公司內汙水處理廠兩名職工被發現昏迷,早上9:00,兩名昏迷職工被送到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搶救。10:25,醫院停止了對男性職工的搶救;10:53,醫院停止了對女性職工的搶救,兩名職工均搶救無效死亡。

事故原因初步分析:事故發生在天亮前,女性職工進入的地方氣體被罩住,明令禁止的區域,結果她違規進去了。另一名男性職工想去救她,結果也中毒死亡。


警鐘長鳴,吸取教訓


由於汙水處理設施屬於輔助設施,企業沒有將其與正在運行的工藝生產裝置區同等對待,在防爆區域劃分、用火作業、施工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多漏洞,導致汙水處理設施成為安全管理的薄弱環節。汙水處理設施的危險性並不低於生產裝置,企業應當將按照生產裝置的安全標準,進一步加強汙水處理設施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