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韓國男人恐懼的《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人,不必抱歉

近年來,韓國電影勢頭兇猛。一系列帶有強烈批判性的電影,在國際上嶄露頭角。

譬如說,2019年初,摘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的《寄生蟲》,揭露了貧富兩極化的韓國社會;更遠一點兒,《素媛》《熔爐》等揭露人性醜惡的電影,也深入人心;在當代青年認知裡,韓國已不再是那個只會拍“情情愛愛”偶像劇的“幼稚國度”。


令韓國男人恐懼的《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人,不必抱歉


但是,在2019年10月,一部品色看上去十分溫良的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卻遭到了大部分韓國男性的抵制。


令韓國男人恐懼的《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人,不必抱歉


相關影評網站,男性與女性對該電影的評分呈現兩極分化。男性給出1.70低分,女性給出9.45高分。

令韓國男人恐懼的《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人,不必抱歉

出演該電影的女主角鄭裕美,遭受網絡暴力,被男性網友謾罵“滾出娛樂圈”。據傳,在電影宣佈製作之初,就有人上書青瓦臺,請求政府部門中止這部電影的製作。


令韓國男人恐懼的《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人,不必抱歉

在《熔爐》《素媛》都可以上映的韓國,為什麼單單對一部描畫女性、講述家長裡短、情節溫和的電影,如此牴觸呢?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終於找到了答案:因為《82年生的金智英》,“溫柔”地給了所有男性一刀——看看吧,你們男人,“搶佔”了女人太多權益;同時,也“輕輕”地扇了所有女性一耳刮子——醒醒吧,生而為女人,不必抱歉。


金智英病了


如片名所述,金智英出生於1982年。在韓國,“智英”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名字,也就是說,本片的女主角“金智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韓國女性。


和大多數普通人一樣,金智英唸書、工作、戀愛、結婚、生子,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殊。


令韓國男人恐懼的《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人,不必抱歉


金智英意識到自己變得“不一樣”,是在生孩子之後。生孩子之後,金智英辭掉工作,做全職媽媽。


繁瑣、重複的家務勞作,令她日益憔悴;


“全職媽媽”的身份,令她飽受歧視。


許多路人暗地裡諷刺金智英這類女人為“媽蟲”——沒有收入,依賴老公,全職帶娃的寄生蟲。


令韓國男人恐懼的《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人,不必抱歉


金智英感到有些迷惑:一路以來,她辛辛苦苦唸書,考大學,進入社會後,勤勤懇懇工作;怎麼生了孩子後,自己只有一條出路,那就是當全職媽媽,還得忍受路人嘲笑的目光;如果是這樣,那她從前的人生,是不是都是徒勞無功的?讀那麼多書,只是為了嫁得更好嗎?


令韓國男人恐懼的《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人,不必抱歉


在平淡、機械的生活裡,金智英病了。她自己絲毫沒有察覺,有時候,她會“精神分裂”成另一個人,她的姐姐、她的母親、她的奶奶,以她們的口吻,講述這些女性,因為女性身份而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譬如說,電影中,有這樣一段情節,金智英分裂成自己的奶奶,抱著自己的母親懺悔:金智英的母親從小學習成績很好,但是,為了讓大哥、二哥上學,金智英的母親不得不輟學打工,貼補家用。


令韓國男人恐懼的《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人,不必抱歉


金智英是“不幸”的,同時,她也是“幸運”的。


她的丈夫,一直試圖“幫助”金智英,替她分擔家務、替她找心理醫生;

她的母親,一直“鼓勵”金智英做自己,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


令韓國男人恐懼的《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人,不必抱歉


即便是在這樣一個比較“開明”的家庭裡,金智英依然生病了,這才是這部電影真正可怕的地方。


還有更多女性,她們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她們可能不被丈夫理解,被丈夫嫌棄;被母親安慰,女人就是要“犧牲”自己。


令韓國男人恐懼的《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人,不必抱歉


哪裡都是歧視


在《82年生的金智英》中,鏡頭沒有侷限在金智英身上,而是大範圍輻射,以有限的視角,展現了一幅“女性生存圖景”。


“女孩兒”“妻子”“母親”“職場人”,無論哪一種身份,“女性”都活在“不平等的潛規則下”。


令韓國男人恐懼的《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人,不必抱歉

當金智英還是一個小女孩兒的時候,她奶奶會把好吃的東西藏起來,留給弟弟吃;爸爸出差回家,只給弟弟帶禮物;弟弟塵封於角落的鋼筆,卻是金智英夢寐以求的寶貝兒。


令韓國男人恐懼的《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人,不必抱歉


金智英的姐姐恩英念中學時,遇到了變態大叔,其他女學生避之不及,恩英聯合警察勇敢地將變態繩之以法。但是,恩英沒有等來表揚,卻被老師、家長嘲諷“不知羞恥”。


令韓國男人恐懼的《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人,不必抱歉


金智英的前領導金組長,是一個幹練的女強人。然而,在男性同事眼中,她卻是一個不顧家庭、自私的可怕女人。也因為金組長“女性”的身份,她沒辦法得到重用,職業天花板比“男性”低許多。


令韓國男人恐懼的《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人,不必抱歉


不僅僅是金組長,其他女性基層白領,職業前景也堪憂,因為公司擔心女性員工結婚、生子,所以不會對女性員工委以重任。


偶有空閒,金智英會和其他全職媽媽一樣,到咖啡店喝杯咖啡小憩一會兒。因為她們帶著孩子,所以會有些喧鬧。因此,這些全職媽媽就會被其他人冷嘲熱諷:


“我也想像她一樣,花著男人的錢,悠閒地喝咖啡。”

“這些歐巴桑就不能老老實實待在家裡嗎?”


令韓國男人恐懼的《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人,不必抱歉


在電影裡,類似於展現“男女不平等”的細節數不勝數,餘不一一:


過年必須得回男方家,男性不用做家務,全是女性忙裡忙外;

女孩子被人跟蹤,責怪女孩子穿太暴露……


令韓國男人恐懼的《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人,不必抱歉


這些細節真實、細小、隨處可見,無論你是男性,還是女性,在你的生活中,你肯定有無數次經歷過。


一件又一件小事,彷彿一顆顆釘子,釘在觀眾的心臟上,原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裡,其實都暗含著女性的犧牲與社會的不平等。


很多女性沒有意識到不平等


在現實生活中,最弔詭的是,女性往往是使女性陷入“不平等”境地的推手。


金智英和丈夫回婆家,丈夫見金智英太累,便主動提出給金智英洗碗。婆婆見狀,臉色大變。敏感的金智英察覺到這一變化,趕緊推開丈夫,並不斷解釋:“在家都是我洗碗。”


其實,丈夫做家務無可厚非,但是,在婆婆的觀念裡,男人是“十指不能沾陽春水”的,女人就得踏踏實實做家務。


令韓國男人恐懼的《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人,不必抱歉


同樣身為女性,婆婆卻沒有體諒金智英。


金智英回孃家,金智英的姑姑們前來拜訪。姑姑們一直挖苦金智英姐妹,“怎麼能讓弟弟幫忙做家務呢”“金家的女兒真寶貝兒,也不做飯,竟然叫外賣”“女人應該是漂亮的,即使養孩子再累,也要打扮自己”。


令韓國男人恐懼的《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人,不必抱歉


女人也不幫女人,反而互相挖苦,有些荒誕,也有些可怕。


當然,這也不能怪她們,千百年的思維形成了定式——女性就應該這樣,不得不承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樣的思維都無法改變。


我媽媽也是這樣的女人。


我媽媽有3個姐姐,1個弟弟,我外公很早就過世了,我外婆含辛茹苦地將這5姐弟拉扯長大了。


媽媽和她的姐姐,像金智英的母親一樣,很早就輟學了,幫襯家裡,幾個姐姐省吃儉用,供弟弟唸書。


舅舅也挺努力的,最後,他考上了大學,當了老師,離開了大山。


舅舅通過讀書,跳出了原來的階級,我媽媽還困在原來的“大山”中,同一個家庭,他們往後的人生,竟是天差地別。


類似於我媽這樣的故事,在過去那個時代,數之不盡。


媽媽偶爾也會說,她那時候也挺聰明,唸書也不差。說完這句,她也沒接下一句。她是否有過片刻的“不滿”,我無法得知。


我只能猜想,幾十年前,當她面臨抉擇的時候,有一個聲音告訴她,女人就應該這樣為家庭“犧牲”。


她沒有選擇。


後來,她成為了妻子、母親、婆婆、奶奶……這個聲音會繼續環繞她,告訴她,也得這麼要求其他的女性。


別把所有男性放在對立面


“男女平等”這個話題,最忌諱的就是把“男女”放在對立面去討論——“都是因為男人,我們女人才會變成這樣”,諸如此類,只會帶來無盡的誤解、分歧。


並非所有男性都歧視女人,也並非所有男性心安理得地享受著“男女不平等”所帶來的福利,也並非所有男性都能意識到,自己正被“性別”優待。


《82年生的金智英》中,金智英的父親是一個典型的重男輕女的家長。有一次吃飯,金智英為找工作苦惱,他指責女兒,女人不用太優秀,早點兒找個好人家嫁了才是首要任務。


金智英楞了一下,原來自己的追求,在親眼中,如此一文不值。


金智英的母親罕見地生氣了,丟掉碗筷,大罵丈夫,女兒的夢想就不是夢想了嗎?你這樣的人,我不伺候了。


令韓國男人恐懼的《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人,不必抱歉


金智英的父親這才知道自己失言了。時代在進步,他的觀念卻是陳舊的。但是,他並非是一成不變的人。之後,金智英找到工作了,他也真心實意地為女兒感到高興。


像金智英父親這樣的男性數之不盡,他們並非歧視女性,而是被過往的觀念束縛,一旦他們意識到這個觀念錯了,他們也非常願意及時改正。只是,要完全撇去過往根深蒂固的觀念,還是挺難的。


得知金智英生病了,弟弟智錫去看望她。出發前,他問父親,姐姐喜歡吃什麼。父親想了一下,說是豆沙包。於是,智錫提著一袋豆沙包拜訪金智英。


一番交談,智錫發現,姐姐不愛吃豆沙包,原來爸爸連姐姐愛吃什麼都不知道。


令韓國男人恐懼的《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人,不必抱歉


智錫在那一瞬間才驚覺,其實自己一直生活在一個“男女不平等”的家庭中,姐姐們被忽視,而自己是被寵愛的那個人。


愧疚之下,智錫將那支金智英心心念唸的鋼筆送給了她。雖然這遲來的“禮物”,無法彌補金智英這些年的委屈,但是,弟弟智錫覺醒的意識讓觀眾感受到一絲暖意。


我也有一個姐姐,但是,我們小時候並沒有一起成長。爸爸媽媽帶著我外出打工,把姐姐留給爺爺奶奶照顧。


在沒有父母陪伴的日子,姐姐經歷了一些什麼,我無法得知。我只知道,從小,她就很討厭我。


長大後,偶然間看了姐姐寫的日記,才驚覺姐姐“討厭”我的緣由,都是父母生的,但是,她卻被“差別”對待了。


我並不是這種差別對待的始作俑者,但是,我確確實實是這種差別對待的既得利益者。


姐姐念高中的時候,爸爸媽媽接她過來一起生活,也許是為了彌補之前的愧疚,爸爸媽媽對姐姐特別好,好吃好用的先緊著她。那個時候,我已經明白,我也“欠”姐姐很多,沒有吵沒有鬧,處處讓著姐姐。


之前,我說過我舅舅,在姐姐們的幫助下,舅舅唸了大學,找了一份體面的工作。後來,他也一直幫襯姐姐們。


他和我一樣,深知自己是“既得利益者”,只是很多時候,我們口中所謂的“彌補”,終歸只是一種“彌補”,那些被差別對待的女性,她們的創傷可能永遠無法癒合。


並非所有男性,都能夠欣然地接受這份“既得利益”;另一方面,實際上,一部分男性也被“性別歧視”所壓迫,譬如說,柔弱的男生會被罵“娘”,為什麼男生只能“粗糙”“陽剛”呢?


所以,女性在爭取平等權益的時候,請不要把所有男性都放在對立面,男性同樣需要覺醒,需要意識到“男女平等”的重要性,不要讓他們只是“愧疚”,而是要讓他們,在差別對待來臨時,和女性一起說“不”。

在爭取“男女平等”這件事上,女人們,請不要把“女性”放在一個孤單的位置上,你們並不孤單。


令韓國男人恐懼的《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人,不必抱歉


不要讓智英再生病了


要做到“男女平等”並不容易。但是,社會一直在進步。這一百多年來,女性的重要性被越來越多人認可,女性的地位也越來越高。當然,這並非值得驕傲,因為,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82年的金智英沒有被平等對待,我們希望,92年、02年、12年……的金智英能夠自由、平等地享受作為“人”的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