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優先”到底是尊重還是侮辱?

昨晚和學生在微信群聊了幾句,最後不知道怎麼說到了"女士優先“這個話題。我們的班長,一個很有性格有思想的女孩子,說:”女士優先是不是對女士的侮辱呢?這是個議題。”我覺得這是個有意思的問題,不妨說說我的看法。

“女士優先”到底是尊重還是侮辱?


我查了這個概念,搜狗百科是這麼解釋的:

“女士優先”的起源,有人解釋說婦女屬於弱者,值得憐憫、同情。但目前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女性並非弱者,女性和男性擁有同樣的能力和平等的權益。“女士優先”的觀念主要流行於中國,而歐美社會的普遍觀念是女性和男性擁有同樣的能力,並應承擔相同的責任與義務。“女士優先”是女性權利的象徵還是男女不平等的表現,目前尚存在爭議。

原來是這麼回事啊,我不禁笑了。

“女士優先”到底是尊重還是侮辱?


在我們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是個男權社會,男尊女卑的觀念深入骨髓,那個時候,女性根本不被當作人來看待,只不過男人的附屬品,沒有什麼身份和地位,更別提什麼權利和尊重。

辛亥革命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婦女開始走出深宅大院,參與社會生活。

尤其是五四運動之後,越來越多的新女性和男人一起學習讀書,出國留洋,一樣為社會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新中國建立之後,廣大婦女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擔當起半邊天的作用,和男人實現了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的完全平等,任何人不敢再歧視婦女。


女士優先的理念,來源於歐洲的騎士遺風,體現了對女性的一種尊重,表現出男人的身上的紳士風度,這樣想就很讓人舒服。

有的人,尤其是女權運動的積極倡導者們,他們認為,既然男女都是平等的,那就無所謂女士優先。如果把女士優先說在前面,無疑是認為女人不如男人,是弱者,需要同情和照顧,這就有點侮辱女性的嫌疑。


“女士優先”到底是尊重還是侮辱?


其實啊,我認為,女士優先的提法,是一種對女性的尊重,並不是什麼侮辱,女同胞們用不著那麼敏感。好比說,我們設置了一個國際勞動婦女節,並沒有什麼國際勞動男人節,為什麼呢?無非就是倡導大家要關注女性的權利,尊重女性的權利,這也好像是一種不平等,也沒有見女同胞們說什麼對她們是一種侮辱,拒絕放半天假的權利,更沒有去聯合國請願,要求廢除這個體現男女不平等的國際節日。

在我們國家,有好多針對一部分人設立的節日,比如教師節,護士節等,設立的初衷好像都是因為這部分人從事的工作,沒有多少人願意幹,希望大家能夠尊重這些人的勞動,尊重他們的職業。

“女士優先”到底是尊重還是侮辱?


還是往好的方面想吧,我們說一個女士優先,並不是對女性的什麼侮辱,僅僅是想體現一下自己的紳士風度,表達一下對女同胞的尊重,沒有問題吧?

舉報/反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