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不將此人流放寧古塔,中國也許比今天更好

明朝的時候,中國就有專門針對火器製作的專門機構了,作為京城禁衛軍中三大營之一的“神機營”不但掌管著獨立建制的火器部隊,還負責研發各式各樣的火器。戴梓是明末清初的火器專家,他博學多能,通兵法,懂天文算法,是著名的機械、兵器製造家,曾製造了“連珠火銃”和“子母炮”。這些火器在當時都是世界先進水平的,“連珠火銃”也叫二十八連珠火銃。銃背是彈匣,可貯存28發火藥鉛丸。銃機有兩個,相互銜接,扣動一機,彈藥自落於筒中,同時解脫另一機而擊發。它的形狀很像琵琶,能夠連續射擊28發子彈,這就相當於今天的“機關槍”呀。“連珠火銃”在康熙消滅吳三桂的時候顯盡了威風,因為清朝皇帝歷來強調騎射乃旗人之根本,康熙並沒有重用戴梓,只是給他了一個小官,以至於戴梓的先進火器沒有全面運用到軍隊中。

康熙不將此人流放寧古塔,中國也許比今天更好

後來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曾向康熙炫耀他們國家發明的“沖天炮”,並誇口說,“沖天炮”只有比利時人能造,結果花費一年的時間都沒有造出來,而戴梓只用了8天時間就造成了。“沖天炮”造好後,康熙率眾臣親臨現場觀看試射,“沖天炮”的火力威猛,彈無虛發,康熙非常高興,並且大加讚賞,立刻為此炮賜名為“威遠大將軍”,並下令把製造者的姓名鐫刻在炮身上以示紀念。“沖天炮”在日後平定噶爾丹叛亂的戰鬥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昭莫多戰役中,子母炮大顯神威,僅向噶爾丹大營開了三炮,敵軍就嚇得敗逃。康熙二十五年,荷蘭政府遣使來華,在荷蘭使節帶來的禮品中,有“蟠腸鳥槍”。奉康熙之命,戴梓很快就仿造了10支,並由康熙回贈荷蘭來使,令後者大為吃驚。

康熙不將此人流放寧古塔,中國也許比今天更好

由於戴梓製造火炮成功,得到康熙帝嘉獎,使時在朝廷供職、也從事火器研究的比利時人南懷仁心裡很不是滋味。再後來,戴梓的才華遭到同事的妒忌,加上為人剛正不阿,敢言人過,在朝中也得罪不少人,而他在“沖天炮”一事上更是讓南懷仁在康熙面前大大的丟了臉面,埋下了禍根。南懷仁嫉恨在心,他逮住了機會,與張獻忠的養子一道,誣陷戴梓,給戴梓扣上“私通東洋”的帽子,於是康熙將戴梓流放到了丁古塔。

康熙不將此人流放寧古塔,中國也許比今天更好

假如戴梓的火藥技術被應用於軍隊,經過幾百年的積累和沉澱,鴉片戰爭中國必然不會戰敗。沒有了那些不平等條約,相信國家用於建設的財力會更多,日本沒有《馬關條約》的賠款就不會發展的飛速,日本沒有堅船利炮就沒有抗日戰爭,中國沒有落後就不會捱打,和為貴的思想根深蒂固,我們不會去侵略別人,敵人來犯時我們也不至於措手不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