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錢丟了”,兩位媽媽的不同做法,20年後孩子性格差距明顯

最近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則新聞,一名家庭貧困的小學生,在學校被老師懷疑偷拿了2000塊錢。並被老師當眾批評,聲稱要報警。為證明自己的清白,從教學樓4樓跳下摔成重傷。最終在醫生的全力搶救下,孩子並無生命危險,甦醒後多次向父母說:“

沒有拿錢,老師不相信我”。

“媽,我錢丟了”,兩位媽媽的不同做法,20年後孩子性格差距明顯

大多數網友,看到這則新聞後覺得十分痛心。有網友表示:“這位老師真是枉為人師,為什麼不相信孩子呢?”也有網友表示:“上天保佑,所幸孩子沒有生命危險”;還有網友表示:“保護孩子,是身為老師的重要職責,包括身體上和精神上”。

我一直覺得,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遇到的每一次“危機”都是老師或者父母教育的契機。不管新聞中的學生是否有偷拿錢,老師的處理方式都是不當的。

“媽,我錢丟了”,兩位媽媽的做法不同

這則新聞,不禁讓我想起了兒時的玩伴小雅和小倩。小雅比較膽小,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年甚至幾年才能回一次家。而小雅幾乎都是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直到小雅要上小學,父母才回到身邊。

“媽,我錢丟了”,兩位媽媽的不同做法,20年後孩子性格差距明顯

一次小雅奶奶生病住院,媽媽為了不影響小雅學習,並未將奶奶生病的事告訴女兒。這天週末,媽媽便帶著6歲多的女兒到醫院看奶奶。看見床邊蹦蹦跳跳的孫女,小雅奶奶很是開心,便隨手給小雅拿了10塊錢,讓她去買零食吃並鼓勵孫女要勇敢些。

看到拿著錢有些膽怯的小雅,媽媽鼓勵她說:“從這轉角就有賣零食的,去買自己喜歡吃的吧,奶奶看見你吃零食開心的樣子,一高興沒準兒病就好了。”聽到媽媽這麼說,小雅拿著錢便去了。

“媽,我錢丟了”,兩位媽媽的不同做法,20年後孩子性格差距明顯

可到達小賣部時,小雅的錢卻不知道哪兒去了。錢丟了的小雅放聲大哭,媽媽驚慌跑過來,弄清緣由後並沒有責罵小雅,而是鼓勵她:“你好好想想,錢有可能掉到哪些地方,我們再回去找找,能找著,自然高興;找不著,我們引以為戒,下次好好保管”。聽到媽媽的話,小雅停止了哭聲。

正是因為小雅媽媽恰當的教育,幫助小雅在原本負面的“丟錢”事件中吸取了經驗與教訓,讓小雅增長了智慧、寬闊了心胸,並養成了做事細心的性格。

“媽,我錢丟了”,兩位媽媽的不同做法,20年後孩子性格差距明顯

與小雅媽媽教育方式截然不同的小倩媽媽,聽聞小倩弄丟了買練習冊的錢,媽媽頓時火冒三丈,抄起掃帚就給了女兒一頓毒打,還罰她晚上不準吃飯,在門外站了倆小時。美其名曰讓女兒長記性,以免養成“丟三落四”的壞習慣。

20年後,倆孩子性格差距明顯

如今20多年過去了,小雅與小倩都已大學畢業。但再次提及丟錢事件時,小雅直言感謝媽媽當時的教育方式,讓她知道“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是沒用的,不如吸取經驗教育,下次不犯同樣的錯誤。如今的小雅性格開朗,從不怕犯錯,且敢於面對犯錯,與父母相處也很融洽。

“媽,我錢丟了”,兩位媽媽的不同做法,20年後孩子性格差距明顯

而小倩媽媽的教育方式,卻讓小雅一直生活在“恐懼”之中。無論是工作中還是人際交往中,小雅都不是很主動,且非常膽小自卑。用她自己的話說:性格中始終有膽怯、敏感甚至略帶刻薄的成分。知道這樣不好卻改不掉。媽媽當初的一頓“毒打”,帶給自己的傷害就像一根針一樣扎進了自己的心口,從此與父母間也產生了隔閡

由此可見,孩子丟錢後,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否得當,對孩子的性格影響至關重要。正如日本小說家太宰治所言:人不會只經歷恥辱,但是負面情緒例如羞恥,憤怒,不安等情緒容易被牢記並對性情影響一輩子

為什麼丟錢後被打的孩子,性格膽怯自卑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當孩子丟錢後,父母若是不能給予正確有效的教育方式。只是一味的打罵懲罰孩子,不僅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更不可能讓丟失的錢“回來”。父母的暴力,要麼讓孩子懦弱自卑、膽小,要麼讓孩子學會使用暴力。

“媽,我錢丟了”,兩位媽媽的不同做法,20年後孩子性格差距明顯

就像上文中的小雅跟小倩一樣,被媽媽“溫柔教育”的小雅,性格開朗,勇敢無畏;而被媽媽“暴力”教育的小倩,無論是在人際交往能力還是親子感情都不及小雅。

當發現孩子錢丟了以後,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01、穩定孩子的情緒,讓其“別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西方有這樣一句諺語:別為打翻的牛奶哭泣。即牛奶已被打翻在地,覆水難收,再怎麼哭泣也無濟於事。同理,丟錢也是一樣,孩子再怎麼心痛大哭,錢也不會再回來。

面對孩子丟錢後,可以學習上文中的小雅媽媽。首先,安慰孩子,穩定孩子的情緒。其次是告訴孩子:“錢已經丟了,與其痛哭,不如想想可能掉在哪些地方。倘若錢找到了,咱們就高興;找不到,咱們就以此為戒,以後謹慎保管財物”。

02、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懲罰方式要得當

發現孩子丟錢後,父母切忌不要打罵、體罰孩子。一味的打罵、體罰不僅不能解決任何實際的問題,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將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若是想讓孩子“長記性”,父母的懲罰方式一定要恰當,比如讓孩子寫丟錢的經過類的檢討,讓孩子以此為戒。

03、告誡孩子妥善保管財物,丟錢後不要驚慌

大多孩子在發現自己的錢丟了以後,常常驚慌失措,無法從容地處理事情。因此,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應該告誡孩子。若是一個人在外,首先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財務。萬一不小心丟錢後,也不要驚慌,可以第一時間與父母取得聯繫,以尋求幫助。

總而言之,當發現孩子丟錢後,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父母最好不要“以暴制暴”,應該以“春風化雨”式的“溫柔教育”,讓孩子在丟錢事件做汲取教訓,並以此為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