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為何偏偏吳國粉絲少?東吳到底做錯了什麼

有網友問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蜀國,魏國各有後世的粉絲,很少人是吳國的粉絲?

其實這個問題有問題,因為後世吳國的粉絲不少,其實在古代,很多詩人都寫過吳國的詩,甚至很多迷弟迷妹,但是現代來說東吳的粉絲要少一點。

三國中,為何偏偏吳國粉絲少?東吳到底做錯了什麼

有意思的是,談起三國,被大家說得多的還是什麼魏國啊,還有蜀國啊,這個吳國就說得少了,很大一部分喜歡蜀國的,還有一部分喜歡魏國的,但是喜歡的吳國的卻不多,那麼有的人問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就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具體是怎麼回事吧!

魏蜀吳是三國時代的主角,各有英雄人物,但為什麼大家在談論三國時,主要談論的是魏蜀兩國,而忽視了吳國呢?


三國中,為何偏偏吳國粉絲少?東吳到底做錯了什麼

立國基礎不同,好感度不一樣

魏國和蜀國的開國國君是曹操和劉備,兩人都是親自打天下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曹操打敗了袁紹,掃滅了呂布,統一了北方,這個功績在當時是無人能比的。

劉備是草根,白手起家,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蜀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權,期間,他和最強大的對手曹操周旋,連曹操都認為他是最難對付的人。再加上他以興復漢室為宗旨,很容易得到人們的支持。

而孫權則是繼承父兄的基業,得來全不費工夫,自然就得不到人的好感了。


三國中,為何偏偏吳國粉絲少?東吳到底做錯了什麼

孫權沒有大志

和曹操與劉備有統一天下的志氣不同,孫權完全是一個富二代和官二代的混合體,在年輕時,只想著保住江東地盤,口裡雖然喊著要清除曹賊,但卻沒有任何行動,甚至劉備來求,也不理睬,只是在曹操危及自身安全時,才出手自求。

等到孫權長大,對於消滅曹魏還是沒有計劃,甚至願意對曹魏稱臣,這不合許多人的英雄觀,自然對孫權和吳國沒有好印象了。

三國中,為何偏偏吳國粉絲少?東吳到底做錯了什麼

晚年昏庸

曹操和劉備英雄一生,很少犯昏庸的錯誤,而孫權則不同,到了晚年,孫權失去了年輕時的精明,做了許多錯誤的事,如在立太子方面失察,引發內亂;對陸遜等忠臣不相信,還信用奸臣,殺死了許多有能力的大臣。

正是因為孫權做了這些錯事,才導致後人不怎麼喜歡和贊同他。

三國中,為何偏偏吳國粉絲少?東吳到底做錯了什麼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演義害人

演義中主角一直都是劉備和曹操,孫權始終都是配角。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三國演義明顯的捧劉備,而貶低曹操,至於孫權真的戲份不多。而這樣的關係,也導致了更多的人喜歡蜀國和魏國,而吳國是配角,所以露面少,而且有時候是反面,所以大家對吳國的關注度都不是很高,甚至討厭殺掉關羽的吳國。

演義中,黑化了吳國的一些重要將領,導致後世對吳國的誤解更深。最明顯的周瑜,在赤壁之戰中真的出盡洋相,但是真實的周瑜是極具才華的,甚至超過諸葛亮,注意,是超過諸葛亮,毫不誇張。而不是三國演義中的“既生瑜何生亮”,周瑜也並不是一個小肚雞腸的人,反而周瑜是一個極具大將之風的將領,文武雙全,是一個很完美的人物。古時候也有很多人喜歡周公瑾,因為周瑜真的很完美,是古時候將領的典範。還有魯肅在三國演義中,被描寫成一個和事佬。

三國中,為何偏偏吳國粉絲少?東吳到底做錯了什麼

總的來說,希望大家都能明白真實的歷史吧。我認為三國演義只是一部小說,或者說寫的很好的歷史小說,他不具備很高的歷史參考價值,希望大家都能喜歡那個真實的三國。當然,這也純屬個人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