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嶺迷窟》中可怕的大魚到底是什麼魚?

電視劇《龍嶺迷窟》最近開播,掀起了又一波追劇熱潮。


在這些冒險、懸疑、恐怖類的電視劇中,總會出現一些神奇的生物,這些生物有著奇怪長相或者奇異功能,為電視劇增添了恐怖和奇幻色彩,讓劇情更加吸引人。

《龍嶺迷窟》中可怕的大魚到底是什麼魚?


在觀劇的同時,觀眾們往往也會將劇情代入到現實生活中,不少觀眾也會和小編一樣,都想像過這些奇怪的生物在現實中是否存在。


其實,藝術來源於生活,劇中的一些奇怪生物也不完全是憑空想象出來的,我們在生活中就能找到對應的原型物種。


劇中主角一行人遇到的第一個“怪物”是生活在黃河裡的大魚“鐵頭龍王”,按劇中的描述,“鐵頭龍王”光是魚頭就有卡車那麼大,骨頭能做廟的房梁和柱子,從劇照來看,它還擁有一張長著尖牙的血盆大口。

《龍嶺迷窟》中可怕的大魚到底是什麼魚?


那麼,黃河裡這種可怕的“鐵頭龍王”我們在現實中有可能碰到嗎?在黃河中可能會出現什麼樣的大魚呢?


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黃河裡面的大魚們,找一找“鐵頭龍王”的原型。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生長在其中的“土著”魚類主要為淡水魚,有100多種。2015年李思忠所著《黃河魚類志》中,記載黃河流域現生魚類就有183種,在這些魚類中,除鱘魚等是在河海間洄游之外,純土生的淡水魚就有147種。包括鯉形目、鱘形目、鯰形目、鯡形目、鮭形目、胡瓜魚目、頜針魚目、鱂形目、刺魚目、鰈形目、鱸形目等土著魚類,其中大部分種類為鯉形目鯉科魚類。

大型鯉科魚類

主角碰到的會不會是超大的鯉魚?


鯉形目是現生淡水魚類中最大的一個類群,我們平時常說的鯉魚(歐洲鯉Cyprinus carpio),是鯉形目鯉科魚類,它長了一張闊嘴和兩對可以探測周圍環境的鬍鬚,在江、河、湖泊、水庫中廣泛分佈,大的可以長到幾十斤,但離劇中的大魚還有很大差距,而且鯉魚嘴巴相對較小,牙齒也在喉嚨裡面,與“鐵頭龍王”血盆大口的特徵不符。


現在,野生的鯉魚已經處在易危狀態,和大熊貓同級。真正的黃河鯉魚非常少見,很難捕撈到。

《龍嶺迷窟》中可怕的大魚到底是什麼魚?

鯉魚

鯉科下還有一些其他體型龐大的種類,犬梭䰾[bā]最大體長能達到2米多,體重達近200多斤;巨暹羅鯉最大的體重也能達到200多斤。不過它們在黃河沒有分佈,犬梭䰾主要分佈在西亞及歐洲,巨暹羅鯉主要生長在東南亞湄公河流域。

《龍嶺迷窟》中可怕的大魚到底是什麼魚?

犬梭䰾


《龍嶺迷窟》中可怕的大魚到底是什麼魚?

巨暹羅鯉


那麼,主角們在黃河裡能遇到什麼體型巨大的“河中巨怪”呢?鯉科雅羅魚亞科下的草魚(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鱤魚(Elopichthys bambusa)也是能長到幾十斤到一百多斤的魚類,它們也許是我們懷疑的對象。近幾年也有漁民在水庫裡釣到過重達140斤的家養草魚,但同樣和劇中的大魚在體型上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不過,電視劇畢竟不是現實,我們只能根據特性去尋找。

《龍嶺迷窟》中可怕的大魚到底是什麼魚?

鱤魚


瞧瞧這鱤魚,它可是非常兇猛的掠食性魚類,行動矯健善於游泳,有一張大嘴,食量超大,常常追捕吞食其他魚類,甚至連自已的同類都不放過,因此,放大版的鱤魚或許可以作為鐵頭龍王的原型之一。


大型的淡水鱘魚

會不會是鱘魚?


說到大型淡水魚,我們還會想到白鱘(Psephurus gladius)。白鱘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屬鱘形目匙吻鱘科,最大體長可達7米,單論“體型巨大”這一點的話和劇中的大魚很貼合。


不過,白鱘是長江流域特有的淡水魚,黃河雖然也有過發現記錄,但並不多,而且白鱘的體型很獨特,其較長的頭部和往前延長突出的吻部與劇中出現的大魚不太相似。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年底,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危起偉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上在線發表了一篇英文論文——《世界上最大淡水魚之一滅絕:長江生物保護的教訓和啟示》,研究認為白鱘已經滅絕,不過,白鱘是否真的滅絕,還未有官方部門宣佈。

《龍嶺迷窟》中可怕的大魚到底是什麼魚?

危起偉曾拍到的長江白鱘


鱘形目同樣體型比較大的淡水魚還有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原著小說中曾描述怪魚“頭上有七層青鱗”,而中華鱘雖然體表無鱗,但是背部和身體兩側都各有一排堅硬的鱗片,似乎和這神秘的“鐵頭龍王”又有一些相像。


大嘴巴的鯰魚

那會是鯰魚嗎?


根據“鐵頭龍王”誇張的大嘴來看,這個大魚的嘴巴和網上被黑“長在臭水溝裡”的鯰魚的嘴巴很像。

《龍嶺迷窟》中可怕的大魚到底是什麼魚?

鯰魚屬於鯰形目,鯰形目下魚類種類繁多,至今發現的有2400多種,全球都有分佈,大多生活在淡水中,其中不乏體型巨大的種類,歐鯰(Silurus glanis)就是其中之一。根據傳聞,最大的歐鯰長度記錄為5米,發現於19世紀的第聶伯河,體重達336千克,但從比較可靠的數據來看,目前發現的最大體型的歐鯰約為2.8米。

《龍嶺迷窟》中可怕的大魚到底是什麼魚?

歐鯰,魚之大,一鍋燉不下

懷頭鯰(Silurus soldatovi)體型也很大,最大個體可達2.2m,我國黑龍江流域有分佈。


《黃河魚類志》中記錄的黃河有分佈的鯰魚類有(Silurus asotus,也叫土鯰)、蘭州鯰(Silurus lanzhouensis)、南方大口鯰 (Silurus meridionalis)三種。


鯰魚生活在泥底層,是肉食性魚類,頭略大而平扁,嘴巴大,牙齒多,吞嚥能力很強,可靠靈敏的觸鬚探測獵物。成年土鯰一般重1~2kg,最大的體長可超過1米,體重可達40斤;蘭州鯰是黃河上游土著魚類,野生種群已日趨衰退;而南方大口鯰則是這其中體型最大的,最大的體長可到達2米,體重可達100斤,再加上生活在渾濁水底的習慣和作為兇猛掠食性魚類的習性,大型南方大口鯰似乎也可以作為鐵頭龍王的原型之一。

《龍嶺迷窟》中可怕的大魚到底是什麼魚?

土鯰


《龍嶺迷窟》中可怕的大魚到底是什麼魚?

2018年瑞昌男子釣到的金黃色南方大口鯰


從黃河中有分佈的大型淡水魚鯉魚、鱤魚、白鱘、中華鱘、鯰魚等魚類看來,雖然它們各自的某些特徵和“鐵頭龍王”很相符,但在尺寸方面還是沒能完全契合,唯一可在個頭上與之匹配的動物,似乎只有生活在海洋裡的鯨。


在現實中,我國各地也有魚骨廟,而現實中的魚骨廟,是漁民們用因擱淺而死亡的鯨的骨頭做的

《龍嶺迷窟》中可怕的大魚到底是什麼魚?

綜合來看,我們可以認為“鐵頭龍王”綜合了鯨、鯰魚、鱤魚、中華鱘等的特點,並在它們的基礎上進行了許多的藝術加工,所以在現實中,我們不可能在黃河中碰到“鐵頭龍王”那樣的大魚。


除此之外,由於河水汙染和捕撈過度,現在黃河很多魚類面臨著生存危機,大部分魚類還沒成年就被捕撈了,大體型的魚越來越難見到。現在,漁民釣到一條大魚可都是一件能是上新聞的稀罕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