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柔在行動】鬢微霜,又何妨?“疫”線奔波,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懷柔在行動】鬢微霜,又何妨?“疫”線奔波,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沒有一絲絲改變

時間只不過是考驗

種在心中信念絲毫未減”


......

歌曲《少年》最近網上掀起了

回憶少年時期的熱潮

引起無數網友的共鳴


在2020年抗擊疫情的戰鬥中

懷柔就有這樣的一群“少年”

他們,平均年齡在76歲以上

他們,在危難之時挺身而出

他們,老驥伏櫪,壯心不已

他們,耄耋之年,義無反顧

他們,逆流而行,勇於擔當

......

他們,就是我們的榜樣

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下這些“少年”吧!


南華園一區社區

【懷柔在行動】鬢微霜,又何妨?“疫”線奔波,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常有 | 84歲


龍山街道南華園一區社區在甲7號樓84歲高齡老人常有,一直是小區的志願者,得知招募小區執勤人員,二話沒說,領著自己78歲的老伴,再次一起到社區報名。兩位老人在小區門口輪流站崗值守,提醒居民戴口罩、核實出入車輛、監督登記外來人員,貢獻退休軍人力量。

工作人員勸二老不要參加了,常有大爺堅定的說:“作為一名老黨員,在群眾需要的時候就得站出來,如果身體不行我們就不會來了,不會給大家添麻煩的”。


【懷柔在行動】鬢微霜,又何妨?“疫”線奔波,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南華園一區社區


【懷柔在行動】鬢微霜,又何妨?“疫”線奔波,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馮福芝 | 82歲


馮福芝,是龍山街道南華園一區迎賓中路甲3號樓的志願者。馮大媽是個樂天派、熱心腸,誰有什麼煩心事都願意跟她聊一聊,大媽總是能幫人解心寬,化解煩惱。82歲的馮福芝每次值班常常是從8點到晚上5點,一大早她就會到站點周圍逛一逛,見到地上有垃圾就順手撿起來。碰到沒有戴口罩的人,她就耐心勸導。有時候還是會遇到一些不耐煩的人,不過大多數都能理解。勸導之後就掏出口罩戴上了。大媽用默默的付出換來了小區的安全。


【懷柔在行動】鬢微霜,又何妨?“疫”線奔波,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望懷社區

【懷柔在行動】鬢微霜,又何妨?“疫”線奔波,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李庭蘭 | 80歲


李庭蘭,今年80歲,家住東關一區,是一名老黨員,也是一名樓門長,更是一名普通抗疫志願者,從1月28日起,李阿姨一直堅守在小區門口,義務執勤,無論風雪嚴寒她從沒有退縮過。李阿姨年輕時在電信局當報務員,就是現在讓她說起工作上的事,就像一串串電碼一樣,聽得你肅然起敬。居委會有活動她都積極參加,特別捐款的事,從沒有落下過。李阿姨說:“作為一名黨員,我身體還很好,能為社區做點事是應該的”。


【懷柔在行動】鬢微霜,又何妨?“疫”線奔波,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龍湖新村社區


【懷柔在行動】鬢微霜,又何妨?“疫”線奔波,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周玉山 | 80歲


年過古稀的老黨員周玉山,是居住在龍山街道龍湖新村社區兆龍居小區的一名農機局退休老幹部。作為兆龍居小區業主委員會主任以及自己所在單元的樓長,兆龍居文明監督隊隊長,雖然上了年紀,但他幹起工作來從不惜力,不但辦事認真,拼勁十足,而且堅持原則,實事求是。自打小區疫情防控開始,每一天,不論天氣多惡劣他都帶領著小區志願者們“逆行”而上,一天不間斷的在小區各個角落,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為抗擊疫情構築起最嚴密的防線。

作為一名志願者,一名老黨員,周玉山經常這樣說: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只有大家齊心協力,自覺自願為居民服務,社區工作才有起色。


【懷柔在行動】鬢微霜,又何妨?“疫”線奔波,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南華園一區社區

【懷柔在行動】鬢微霜,又何妨?“疫”線奔波,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趙榮祥 | 80歲


趙榮祥,今年80歲,是一名退休教師、老黨員。他腿部患有疾病,行動不便,家中老伴半身不遂也需要人長期照顧,但是他依然主動報名參加社區疫情防控任務。南小街北口站點車流量、人流量大,每次執勤的6個小時裡,幾乎沒有坐下休息過,要不停地對來往車輛人員查看出入證和測量體溫,回家後還要照顧老伴,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懷柔在行動】鬢微霜,又何妨?“疫”線奔波,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望懷社區


【懷柔在行動】鬢微霜,又何妨?“疫”線奔波,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劉顯 | 79歲


劉顯,男,79歲,1960年6月1日入黨,年輕時在紅螺寺中學當老師。79歲老黨員劉顯主動請纓參加社區疫情一線防控。從1月28日開始就在社區執勤,共累計執勤二十多天,一百多個小時。在小區門前的黨員先鋒崗執勤時,他叮囑小區居民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聚集,對來往的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嚴格管控人員進出。


【懷柔在行動】鬢微霜,又何妨?“疫”線奔波,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車站路社區

【懷柔在行動】鬢微霜,又何妨?“疫”線奔波,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興連義 | 78歲


興連義,男,車站路黨委第一黨支部小組長,同時也是美麗家園72號樓的樓長,今年78歲。雖然興大爺年齡大,但從疫情第一天開始就在樓院內認真值守,天氣實在太冷扛不住時,就讓老伴替他值一會,樓內誰家是居家觀察戶,誰家還在外地沒回來,居民的情況他都摸排的清楚明白。自二月中旬起,美麗家園有固定的下沉幹部、在職黨員、物業值守,每天早晨7點至8點半這個時間段就都由他一個人包了,風雨無阻。不僅如此,其他時間段值守人員交接時他也要出來看看,重複一遍站點職責,講一下注意事項等,還要查看一下臺賬是否存在問題,如果有漏填、填錯的情況,還要打電話問清楚後把表填齊。

同時,他還帶頭學習和宣傳防控知識,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知識普及,在小區居民群、黨員學習群、親屬群等網絡群中發送官方疫情動態、防疫知識、防護措施等。


【懷柔在行動】鬢微霜,又何妨?“疫”線奔波,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東大街村


【懷柔在行動】鬢微霜,又何妨?“疫”線奔波,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趙振明 | 68歲


68歲的趙振明,曾因工傷致肢體殘疾,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有著37年黨齡的他,一直堅持給轄區居住民“站崗”服務。

他每天從中午12點站到晚上6點,為小區的居住民服務,守護小區的安全。他所在的北斜街防控點位居住人員複雜,外來人口多。作為一名老村幹部,一向工作認真的他,嚴格管理小區人員及車輛的出入,並做好體溫監測。對來訪小區的人員進行詢問、登記。做到了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彰顯了共產黨員的榜樣力量。


【懷柔在行動】鬢微霜,又何妨?“疫”線奔波,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商業街社區


【懷柔在行動】鬢微霜,又何妨?“疫”線奔波,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呂仕軍 | 67歲


呂仕軍,從疫情開始後,他第一時間就投入社區防疫工作中。從大年初二加入到防疫工作當中,就沒有休過一天假。從小區排查員,到小區值勤人員,再到“快遞員”,及調解員,疫情勸導員等,一人多重身份,身兼數職。一些群眾的問題被解決之後都誇獎他,他總是每件事情都做在前面,搶在前面,他做的工作樸實無華,卻又那麼深入人心,他是新一代的活雷鋒。


【懷柔在行動】鬢微霜,又何妨?“疫”線奔波,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南華園一區社區


【懷柔在行動】鬢微霜,又何妨?“疫”線奔波,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溫志秀 | 66歲


龍山街道南華園一區66歲的溫志秀和王翠香夫妻倆是第一批報名參加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志願者,他們主動找到社區,要求給他們二人安排值班。每次在工作期間,溫志秀和王翠香都認真做好信息登記,體溫測量,通行證查看等工作。由於溫志秀在2017年患腦梗導致肢體殘疾,腿行動不便,社區工作人員也勸他注意身體,不要執勤了,但是溫志秀堅持參加站點執勤任務並表示:“我是一名黨員,在這種關鍵時期,就要發揮黨員先鋒作用,而且作為一名退伍軍人,不論什麼時候都應該衝鋒在前”。


【懷柔在行動】鬢微霜,又何妨?“疫”線奔波,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這些就是咱們懷柔的“少年們”

時光如風 歲月如水

曾經,他們意氣風發

曾經,他們風華正茂

如今,他們不再年輕

如今,他們已華髮叢生

但他們依舊不忘初心,從未懈怠

生活就是教材,榜樣就在身邊

向每一位奮戰在防疫前線的“少年”致敬!




【懷柔在行動】鬢微霜,又何妨?“疫”線奔波,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懷柔在行動】鬢微霜,又何妨?“疫”線奔波,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