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情:我們怎麼能懂?

很少有一部電視劇這麼“有嚼頭”,讓男女老少“嚼”了這麼久。

豆瓣9.4的高分,讓《父母愛情》毫無疑問地成為了父輩們感情的經典之作。

父母愛情:我們怎麼能懂?

孔笙導演為我們演繹了關於父輩們那一代人的愛情傳奇。

在那個淳樸天然的邊防小海島上,一個落魄的資本家出身的小姐安傑與農民出身的軍官江德福演繹了一場平凡又不平凡的愛情故事。

他們原本是兩個不同社會的人,陰陽差錯走在了一起,最後幸福地度過了一生。

生活中從不缺少“不可能到可能。” 感情的世界裡也是如此。

《父母愛情》這部電視劇,我們全家人都愛看。尤其是公公婆婆。

每當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公公就不停的邊講解,邊質疑,婆婆就在一邊不停給他糾正。

看著他們在一邊喋喋不休,爭執的樣子。我突然覺得:江德福與安傑的愛情太過理想化。畢竟農民出身的軍官少有,資本家出身的安傑式的人物也少有。這兩位主人公代表著社會階層有一定侷限性。

父母愛情:我們怎麼能懂?

大眾化的父母愛情是什麼樣子呢?就像我身邊的公公婆婆,大娘大伯,嬸嬸叔叔,他們的愛情又是什麼樣子?這是我邊看電視劇邊思索的問題。

這個問題我思索了很久很久,一直找不到確切的答案。真的無法給身邊的父輩們,那一代人的愛情下一個清晰,全面的定義?

直到公公因食管癌去世,我似乎找到了他們愛情裡真正的含義。

01出身,搭起了婚姻的橋

婆婆常說“我們那個時候閨女找婆家,主要是看出身,貧下中農最好,地主富農,打死不嫁。”

那個時候的公公家,是典型的貧下中農。苗紅根正,一白二窮。公公兄弟6個,家裡僅兩處草房。一處房子給結了婚的大哥與二哥住。另一處住著爺爺奶奶和公公其他的兄弟四人,六口人擠在三間小草房內。

在兄弟六人中,公公排行老三。為了緩解生活壓力。公公入伍參軍。

參軍兩年,公公與婆婆定下婚事。

那個時候,入伍參軍是一件光榮的事。也只有貧下中農出身才有資格。在部隊裡公公還入了黨。

這麼光榮的人家,媒人一提。婆婆的父母就樂呵呵地應下了這門親事。

婚事定下來了。婆婆和公公還是兩個未見面的陌生人。

父母愛情:我們怎麼能懂?

02風雨同舟四十年,吵架成了家常便飯。

參軍4年。復員歸來的公公就與婆婆成了親。

成親後的婆婆才看清公公家有多窮。因為窮,他們一起度過了一段很艱難的日子。也許是生活的磨難,婆婆變得越來越強勢。

當時他們還很年輕,都是年輕氣盛。公公看不慣強勢的婆婆。他們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吵架成了他們的家常便飯。

婆婆常說“就是那個年代不興離婚,拿到今天這個社會婚早就離了?

在平常的日子裡。婆婆總會回憶他們年輕時那些吵架的日子。

絮叨次數多了,我認為公公婆婆的婚姻裡,只有柴米油鹽的生活,沒有實實在在的愛情,“強勢”的婆婆面對並不“弱勢”的公公,強對強,怎麼能碰出愛情的火花?

03 公公酗酒,成為了他們後半生,生活的導火索。

後來,生活條件好了,兒女們都各自成家過自己的日子。公公卻染上了酗酒的壞毛病。

公公的後半生,喜歡喝烈酒,酒後話多,一點小事藉著酒勁敘敘叼叼、喋喋不休。

婆婆為此特煩感,動不動老兩口就爭吵起來。氣極的婆婆上前就對著公公狠揍幾拳。

捱打的公公也不還手只會大嚷:“你還真打,真打我可還手了”其實公公根本還不了手,烈酒勁大,酒後站都站不穩,走起路來趔趔趄趄、踉踉蹌蹌。根本無還手之力。

記的一次打鬧最厲害的一次。

婆婆對著公公一陣猛打,急眼的公公向前用力一擋,由於用力過多撲倒在地上,氣極的婆婆還不解恨對著倒在地上的公公,又補踢了兩腳。

踢痛的公公脫下鞋就朝著婆婆扔去,不偏不斜正好打中婆婆的臉,婆婆捂住臉大哭,這哭聲立即把 公公的酒哭醒了,他從地上彈了起來,急忙去掰開婆婆的手邊嚷“快看看打到了哪兒了,要不要去醫院?”

那次我和老公正好下班回家,看到面前的狼籍一片,也不知道怎樣去安慰面前的這對“老冤家”。

在公婆的世界裡哭哭笑笑,打打鬧鬧成了家常便飯。

連我7歲的兒子都弄不明白,他常常問我老公“爺爺奶奶在打架還是在鬧著玩”。

父母愛情:我們怎麼能懂?

04 打鬧中,情相依。

我們知道打歸打鬧歸鬧,他們誰也離不開誰。吃飯的時候婆婆責備著貪杯的公公,邊把飯硬塞給公公手裡“酒後誤事,酒多害命”婆婆每天都嘮叼視酒如命的公公。

他們為酒打架,吵鬧,但是他們的心卻離得那樣近。

婆婆燒火,公公抱柴禾,婆婆掃院子,公公就去餵羊、餵雞他們一同下地,一同播種,一同鋤草,一同收穫,春去秋來、寒冬酷夏。

多少個日日夜夜朝夕相對,他們那種至死不渝的感情我們又怎麼能體會。

05公公走了,婆婆變了

公公走了,因食管癌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只留下了傷心欲絕的婆婆,向來要強的婆婆再也經不住打擊,大病了一場。

病痊後,她象變了一個人一樣,每天她總是無休止拼命地找活幹,不停地餵羊、餵雞、打掃院子、洗衣服······

她把自己忙地象個陀螺,整天也說不上幾句話,只知道忙家裡的一切,而對於家以外的世界,她似乎太過漠然。

在她面前外面的世界好象根本就不存在。偶爾老公把外面或喜或悲的事告訴婆婆。她也是一臉的木然。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我知道公公走了,也把她對生活的渴望帶走了,她只好讓自己忙起來,用百忙勞累來緩解對公公的思念。

我們知道,公公走了,也帶走了婆婆對生活的眷戀,她象箱打了的笳子,更象洩了氣的氣球,失去了往日的生機。

父母愛情:我們怎麼能懂?

06 生活就得有“調味劑”。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梘眠”四十多年來的共同生活,也早已超越了一般濃密的夫妻感情,更是一種深入骨髓的親情。

四十多年的風風雨雨,相互扶持著走過,彼此早已習慣了那種依靠,那種契然,那種無聲勝有聲的默契。

彼此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無關緊要的喜笑怒罵早已成了平淡生活的調味劑。人一旦失去了這個“調味劑”生活就真的無滋無味了。

從婆婆那悽楚無助的眼神中,我似乎讀懂了太多太多的東西:“純真的感情是無價的”。

世人都有有這樣的通病,擁有了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知道其價值。

當我們還在為彼此的小過失怒氣沖天的時候,當我們還在為一點分歧而喋喋不休的時候,當我們還在把怨氣朝著對方鋪頭蓋臉撒向的時候。我們又何從思慮“感情”的價值。

父母愛情:我們怎麼能懂?

作為兒女,我們無法解除老人失去老伴的痛苦,只有一顆赤子之心去陪伴、去安慰讓老人減少一下痛苦。

我們都明白“心隨自然輪迴,淡對生老病死”這個簡單的道理。但又有幾個人能做到?不進入冬天,我們又怎麼能感受到冬天的嚴寒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