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萬像素的華為P30 Pro & 1600萬像素的理光GR2實拍展示


4000萬像素的華為P30 Pro & 1600萬像素的理光GR2實拍展示


也許會有人對此標題感覺不解,其實也是為了科學客觀,因為手機和數碼照相機原本就是二種不同的工具,從嚴格意義上講,沒有可比性,因此就不再用“比較”的說法。

N年前我曾經在別處寫過GRDIII與洛基亞的1020的實拍比較,因為二者的CMOS尺寸比較接近,實際上手機的是1/1.5比GRD3的1/1.7還大點。當然像素手機是4000萬像素,差距比較大,但作為低像素的卡片機GRD III並沒有比1020拍出的照片差。

這種實拍,既不非常嚴格也不盡科學,只是供大家參考看看。

先簡單介紹下華為 P30 Pro和理光GR II的概況,後邊就是實拍的照片。為了儘可能具有科學性,我採用相同環境拍攝和相同的處理條件,圖片均是在LR中以近乎相同的預設作後期處理。

4000萬像素的華為P30 Pro & 1600萬像素的理光GR2實拍展示

華為P30的主攝影鏡頭局部


1.華為 P30 Pro

綜合網絡上的資訊:華為P30 Pro最大的亮點是拍照功能,作為華為第一款採用了潛望式攝像頭設計的四攝像頭手機,P30pro搭載了4000萬+2000萬+800萬+TOF的四攝像頭,同時還支持5倍光學變焦,10倍混合變焦以及50倍數碼變焦,有媒體甚至評價說:直接將手機作為望遠鏡來使用也沒什麼大的問題。

其實重要的看點在於華為P30Pro還首次採用了RYYB的濾光列陣,確保了手機的進光量有更大提升,在暗光或者夜間的拍照環境下,能讓手機拍出來就像白天一樣,我在實際使用中感覺這種說法有點言過其實。

從手機攝影來說,華為P30Pro的拍照應該也是目前最好的之一,攝影出眾是這款手機的最大賣點。之所以出眾,是因為華為P30 Pro成像傳感器採用的是1/1.54英寸還有一說1/1.55的大底cmos、鏡頭則是最大光圈為F/1.6的leica鏡頭,如此,即便在昏暗中也能更好的捕捉光影靈動。同時,在超級夜景的幫助下,華為P30系列手機手持曝光6秒輸出畫質也依然清晰。如果單純從面積看,比理光GRDIII的還大一些。當然,和今天要比較的GRII,在面積上沒有可比性。

4000萬像素的華為P30 Pro & 1600萬像素的理光GR2實拍展示

理光GRII


2.理光GRII

我是從GRDII開始買的,但是其CCD傳感器1/1.8一直是我所不滿意的。記得當年在網上出手GRDII時,有個“色影無忌”的網友非要用他的CANON EF70-210F4和我換,也只好換了。後來的GRDIII,送給一位好友,18年去日本時就又買了臺GRII。當時網絡上流傳理光將要推出的GRIII會是全幅。但結果並不是,其實只要達到APS-C的水平,我感覺就夠用了。

根據網絡上的信息,簡單回顧下GR系列的演變過程:借用網絡上評測類文章的敘事方式,因為線條明瞭,簡潔易懂。

膠片時代,從1996年10月,開山鼻祖GR1問世,作為一款膠片時代的高級全自動便攜機,GR1提供了小巧的機身、完善的功能、高效的操控以及獨有的SnapShot快拍模式,一經問世就受到了攝影愛好者的喜愛,甚至不少國外攝影師將此機作為自己的備用機。GR系列配備28mm F2.8規格的伸縮式鏡頭,是GR系列的重要標誌,這一鏡頭規格也被延續至今,雖然最大光圈幾經變化。細算下來,理光總共推出過五款採用135膠片的GR相機

在數碼化大潮衝擊下,GR膠片機的風光不再,2005年,理光推出了數碼時代的首款GR機型——GR Digital(簡稱GRD1),採用813萬有效像素的1/1.8英寸CCD傳感器、等效28mm F2.4鏡頭。數碼時代的GR在操控上提供了更多優化,如單手操作、獨特的ADJ撥杆等功能,都為數碼GR提供了獨特的操作感受。

2007年,理光GRD2問世,CCD尺寸、鏡頭規格基本依然如故,但有效像素提升至1000萬,同時優化了圖像處理引擎。我就是從這年開始,入手理光GRD。

2009年,GR Digital系列推出III,雖然成像參數變化不大,但GRD3首次採用了等效28mm F1.9的大光圈廣角鏡頭,同時帶來了1cm的最近對焦距離。由於對CCD的面積一直耿耿於懷,我在入手GRDIII以後,後邊的機型就沒有再跟進。

2011年,理光推出了GRD4,這是GR Digital系列的最後一款相機,成像參數和GRD3無異,但採用了混合型自動對焦系統。綜合評價一下的話,數碼時代理光GR Digital系列並不算成功,雖說圖像傳感器從1/1.8進化到1/1.7英寸,但比手機圖像傳感器大不了多少的CCD在成像上的表現實屬一般,此係列之所以不斷演化或許是由於其便攜、能隨時在手抓拍特點?

2013年,理光推出了首款APS-C畫幅固定鏡頭機型——GR,不再後綴Digital。但新機依保持了小巧機身,同時延續了GRD系列單手操控、ADJ撥杆、SnapShot快拍模式等經典設計,不過,在畫質上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配備了約1620萬有效像素的APS-C畫幅CMOS,使得GR系列的成像達到了新的水平。至於鏡頭,等效28mm F2.8。從此,GR系列不再用CCD傳感器了。

2015年,理光GR II問世。時隔兩年的GR II,並沒有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升級,成像參數與上一代GR完全一樣,但,增加了Wi-Fi、NFC傳輸功能,同時優化了機身處理速度和鏡頭細節設計。

2018年9月,在Photokina展會上,理光正式宣佈開發全新的GR III,但並非傳說中的全畫幅,正式上市是2019年,像素終於和SONY的大多數便攜機看齊,升到2424萬像素了。因為我已經有GRII,再購入GRIII實在是沒有必要。

總之作為工具,手機和卡片都各有所長和用途,沒有簡單的好壞之分。從實拍看,P30的拍照功能名不虛傳。

原本以為大家能看明白,就沒有說明,由於手機按照習慣採用豎拍。其實,剛開始沒有打算對比,只是為了測試一下,發文也是一時興起。所以豎圖就是手機所拍。其實有的資深網友已經指出了,每組的第一張都是相機所拍。

只是給大家看看,既不嚴謹也不科學。


4000萬像素的華為P30 Pro & 1600萬像素的理光GR2實拍展示


4000萬像素的華為P30 Pro & 1600萬像素的理光GR2實拍展示


4000萬像素的華為P30 Pro & 1600萬像素的理光GR2實拍展示


4000萬像素的華為P30 Pro & 1600萬像素的理光GR2實拍展示


4000萬像素的華為P30 Pro & 1600萬像素的理光GR2實拍展示


4000萬像素的華為P30 Pro & 1600萬像素的理光GR2實拍展示


4000萬像素的華為P30 Pro & 1600萬像素的理光GR2實拍展示


4000萬像素的華為P30 Pro & 1600萬像素的理光GR2實拍展示


4000萬像素的華為P30 Pro & 1600萬像素的理光GR2實拍展示


4000萬像素的華為P30 Pro & 1600萬像素的理光GR2實拍展示


4000萬像素的華為P30 Pro & 1600萬像素的理光GR2實拍展示


4000萬像素的華為P30 Pro & 1600萬像素的理光GR2實拍展示


4000萬像素的華為P30 Pro & 1600萬像素的理光GR2實拍展示


4000萬像素的華為P30 Pro & 1600萬像素的理光GR2實拍展示


4000萬像素的華為P30 Pro & 1600萬像素的理光GR2實拍展示


4000萬像素的華為P30 Pro & 1600萬像素的理光GR2實拍展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