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情溫暖網絡空間

 當前,我國網民規模8億多,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需要每個人的努力,需要更多的中國好網民,這也是2019年年末中國好網民優秀故事及作品展示活動的意義所在。時間在記錄,網絡在承載,億萬網民在互聯網上的表達,匯聚成一個巨大的聲場。具有鮮明價值導向的“正能量”源源不斷地滋養著網絡空間,引領著8億多網民戰勝“雜音噪音”,成為互聯網的主流。從《燕趙好網民王永輝——永不下線的“老呂叨叨”》到《巾幗好網民故事——囧囧有愛的麥田守望者》,從《江蘇青年發起成立網絡闢謠聯盟》到《毛毛老師的網絡安全課》,網絡正能量不斷滋養並鼓舞著人心。

  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發揮道德引導作用,用人類文明優秀成果修復網絡生態、滋養網絡空間,不僅僅是相關部門的責任,也是我們每個網民的義務。清朗網絡空間需要正能量的守望者。江蘇青年發起成立網絡闢謠聯盟,及時甄別,澄清謬誤,可以說是謠言信息的一臺有力“淨化器”。減少謠言,淨化網絡空間環境,無數青年網民自覺扛起這份責任。

  網絡“青力量”蓬勃生長,正是因為這一代呵護著下一代。在網絡時代的今天,城鄉兒童的數字鴻溝不再是硬件設備的匱乏,而是網絡安全教育、網絡素養教育的不足和缺失。廣州市少年宮兒童媒介素養教育和網絡安全教育基地的e成長志願導師,通過調研、編寫讀本教材、開展支教活動來幫助城鄉兒童提升網絡安全及媒介素養教育的知識。經過培訓的10-14歲的小講師,由他們結伴教其他小朋友相應的知識,通過不同形式的互動遊戲讓孩子們潛移默化學到網絡安全知識,這也是推動城鄉兒童手拉手齊做中國好網民的實際行動。

  指尖少年,陽光成長,互聯網上的點滴正能量不斷溫暖著全社會。而在網絡精神文明建設的過程中,中國好網民的意義既是“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又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溫暖並帶動身邊的人。恪守網絡文明與底線,用“青”情溫暖網絡空間,讓我們的精神家園始終風清氣正。(李群)

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