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助力廣州精準治理“散亂汙”

【精品能源內容,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網丨近日,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的2020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範項目名單中,南方電網公司廣東電網旗下穗能通公司開發的“特大城市‘散亂汙’大數據智能監管與治理示範性項目”榜上有名,這也是南方電網公司唯一入選的民生大數據創新應用領域項目。

據瞭解,該示範項目以電力數據為基礎,採用“數據工廠+政務數據”的創新模式對數據進行融合挖掘,形成了一套適用於政府排查“散亂汙”的工作應用方法,實現了“散亂汙”排查手段與思路上的新突破,為廣州市精準治理“散亂汙”場所發揮了重大作用,更為如何挖掘電力大數據價值做出有益探索。

搭建數據“工廠”

挖掘“散亂汙”場所數據

“過去,廣州天河區前進街道江口岸邊的建材市場和居民住宅中,隱藏著大量非法木材加工場、機械加工廠。一到晚上,木屑紛飛,機械轟鳴,附近居民不堪其擾。現在,這批廣州‘散亂汙’場所已經全部清空搬走。”穗能通公司項目開發團隊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散亂汙”最大的共性是隱蔽性很強。據穗能通公司項目開發團隊工作人員介紹,這些“散亂汙”企業多數是非法經營,沒有正常報裝工業用電。由於這種“工業特性”,他們用電量異常巨大,峰谷值也和普通居民用電不一樣。

“分析出這些電力數據特點,需要搭建一個數據‘工廠’,把這些原始的電力數據像原材料一樣,經過採集、處理、分析、挖掘等環節,最終形成疑似‘散亂汙’場所數據。”穗能通公司創新孵化中心主任袁超表示。

“為找出這些‘散亂汙’場所,廣州市工信局聯合廣州供電局下屬穗能通公司建立‘散亂汙’場所大數據監控系統,整合用電等數據信息,用大數據手段對各區、鎮(街)、村、工業園區的用電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和監測。”廣州市工信局副局長張宏偉表示,大數據監控系統的建立,為排查清理整治“散亂汙”場所提供了有力的研判依據。

信息化手段解決

數據跨界對接難題

“早在2017年,廣州供電局就已經在做地址結構化這個工作,即通過信息化手段完善客戶的地理位置信息,目標就是讓電力用戶數據與公安部門登記的標準門牌一致,從而更好地發揮電力數據的作用。”穗能通公司創新孵化中心主任袁超告訴記者。

據瞭解,廣州供電局已完成了一戶一表改造。但電力數據的採集一直相對獨立,很多用戶的地址、戶名與街道掌握的情況有差異。

數據可靠是“散亂汙”場所排查工作的重要前提。這種可靠不僅指真實性,還意味著地理位置與用電數據的信息統一,才能完成數據跨界對接。

2018年10月,廣州供電局接下建設“散亂汙”場所大數據監控系統這個任務時,“數據已經有譜了”。穗能通公司項目開發團隊表示,電力數據的準確,可以確保篩查出的疑似“散亂汙”用戶更準確。而電力數據的排查,又必須依賴可靠的地址信息。只要這兩方面都同時具備,監控系統就能大顯身手。

數據監控“搶單”管理根治死灰復燃

“在以往的‘散亂汙’治理中,由於點多人少,很多數據彙總後,一旦發生‘散亂汙’死灰復燃,很難追責到個人。現在這個大數據監控系統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執法監察支隊副支隊長解文武告訴記者。

據解文武介紹,當疑似“散亂汙”場所篩查出來後,負責清查治理“散亂汙”的街道基層工作人員可以利用手機的小程序,按照工作區域進行“搶單”。這些工作單全部可追溯,他們核查完後,還有他們的上一級進行二次核查。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在這個系統裡體現。

解文武認為,大數據監控系統不僅揪出了疑似“散亂汙”場所,還提升了政府清理整治“散亂汙”場所的管理精準性。同時,還優化了現有“散亂汙”場所的數據建模監控,提高督查效率,成為扼制“散亂汙”場所死灰復燃的重要手段。

據介紹,穗能通公司還將為廣州市提供廣州工業製造業指數分析服務;並通過對核心產業的電力大數據分析,為廣州市經濟發展提供決策參考。面向未來,南網公司持續將數字技術與電網業務深度融合,積極發揮電網硬件基礎和數據資源優勢,為城市提升治理能力貢獻能源與技術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