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盡放炮仗花


滿城盡放炮仗花


即使在冬日裡,鷺島也絲毫不冷,沒有蕭條落寞的寒冷景觀。尤其是那開在大街小巷的炮仗花掏心掏肺的綻開,奮不顧身的怒放,勢不可擋的妖嬈,赤子之心的熱切,沒有一點矜持,沒有一點私心,極其率性,極其張揚,遠遠望去像一片片奔湧燃燒的焰花,把廈門染得美美的,把廈門人的心火得暖暖的,構成一幅濃郁重彩的閩南冬日圖。

滿城盡放炮仗花


炮仗花怕寒,在北方很難存活。沒來廈門之前,沒見過炮仗花長什麼樣。到了廈門以後,首先急切尋找的是著名詩人舒婷《致橡樹》裡的凌霄花。

"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你有你的銅枝鐵幹,像刀,像劍,也像戟;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滿城盡放炮仗花


這首詩讓我讀的迴腸蕩氣,一直想看看攀援很高的凌霄花長什麼樣?為了確定凌霄花的模樣,專門查了花卉譜系:早在春秋時期的《詩經》裡就有記載,當時人們稱之為陵苕,"苕之華,芸其貴矣"說的就是凌霄。凌霄花之名始見於《唐本草》。

滿城盡放炮仗花


但到了廈門以後,倒是先看見三角梅和水仙花,這兩位名媛亦是福建的花魁,國色天香的點綴著八閩大地。三角梅開得爛漫。海邊、山澗、路旁,園林、庭院、屋頂、視線之處都能所見,親切、端莊、樸實、美麗。只是覺得過於禮貌,比較節制,不夠盡興。再就是水仙,冰清玉潔,高貴典雅,如凌波仙子,不食人間煙火。有點像夢中情人,小心望著,像欣賞一件藝術品。

而金紅色的炮仗花,和凌霄花有點像,但它的花蕊是伸出來的,像個活潑頑皮的翹腳小女孩,一團團、一簇簇,洋洋灑灑地爬滿了廈門大街小巷那些幾十米長的屋牆,像鼓浪嶼、華新路、忠倫公園、園博園等等許多地方,花團錦簇、星火燎原一般。開始我以為這就是凌霄花,因為炮仗花也是藤架植物,也是爬的高高的火紅一片。於是欣喜若狂的奔去,後來知道不是,但也沒有失望,發現炮仗花也非常美,而且美得很有個性,美得無拘無束,美得能打動心絃,真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滿城盡放炮仗花


炮仗花別名火焰藤,因花開形似炮仗而得名,每逢花期時,花朵累累成串,花瓣脹得鼓鼓的,就像是即將爆炸的爆竹,待花朵盛開時花瓣會裂分成五瓣,露出黃色的花柱,這是炮仗花最美的時刻。每每這個時刻,在廈門,預示著紅火的新一年開始了。

古人有"爆竹一聲除舊歲"詩句,新春時節,滿牆盛開的花串如同怒放的焰火, 炮仗花盛花季節極盡富麗堂皇,可謂應時應景,給鷺島帶來濃郁的節日喜慶氣氛。

滿城盡放炮仗花


許多在廈門長大的朋友曾說過,他們小時候都嘗過炮仗花。趁著花瓣還未裂開時,輕輕地吮吸一口,就能品嚐到甜蜜的滋味。而且,炮仗花十分"平易近人",非常適應廈門氣候環境,不嬌生慣養。只要有支架,炮仗花便能隨意纏繞生長,完全不挑生長環境,筆者對這一點感同身受。

滿城盡放炮仗花


家裡有一花架,先栽過綠色的百香果、黃色的金銀花、紫色的繡球,但這些花都有許多生長的條件,稍有疏忽就不開花了。但自從插了一根炮仗花的藤蔓之後,一年就爬滿了花架,然後每年到春節前,無論是天干少雨,還是颱風襲擾,它們都歡喜雀躍的冒出小腦袋,一朵接一朵的競相開放,毫不忸怩作態,開始我擔心這花開得太過於積極生猛,到春節會不會就全部凋謝了,那不是很掃興。沒想到炮仗花的花期很長,一直開到正月十五還紅紅火火的呢。

滿城盡放炮仗花


滿城盡放炮仗花


在廈門,炮仗花一直是環境綠化重點種植的園藝品種,園林工人們始終精心呵護著它的生長。廈門如今被譽為高素質、高顏值的國際現代化都市,炮仗花也應該是其中一抹靚麗的色彩。

滿城盡放炮仗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