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陰昔日貧困戶 如今致富成“能手”

【河南經濟論壇訊】(通訊員 張百瑞)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眼下各種植物衝破冬天的藩籬,紛紛探出了地面。在湯陰縣韓莊鎮的沃野上,一位叫呂漢華的中年漢子在流轉的土地上侍弄著一種叫蒲公英的中藥材。約7畝蒲公英舒展著葉片,鬱鬱蔥蔥,在和韻的春風中盡情的生長。

這位叫呂漢華的中年漢子是湯陰縣韓莊鎮劉黃村村民,2017年,他還是韓莊鎮劉黃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019年呂漢華僱傭了周邊累計約90多位貧困群眾,通過種植蒲公英和辣椒,僅一年時間,便一舉脫貧,不僅自己摘下了貧困帽,還成了產業帶貧人,當地群眾都親切的稱他是致富“小能手”。

“蒲公英富含各種維生素和鉀鐵鈣等多種健康營養成分。可治療感冒發熱,扁桃體炎,胃炎,肝炎等疾病。蒲公英也能炒食、做茶,是藥食兩用植物。2018年我聽人說湯陰五陵有人種植蒲公英,我就去考察了一下,覺得效益還可以,我就種了六、七畝。”呂漢華介紹說。

據瞭解,現年53歲的呂漢華,全家3口人,一個兒子,2畝半地,常年種小麥、玉米。2012年,不幸降臨到這個家庭。妻子患上精神性2級殘疾,一直靠長期吃藥維持現狀,看病欠下的20萬元外債和昂貴的醫藥費壓得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貧寒。2017年他家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生計,呂漢華常常帶上妻子到本地的住宅小區給人粘瓷磚,幹些重體力活,即使這樣也不夠維持妻子昂貴的醫藥費。

2018年,呂漢華的兒子大學畢業後被鄭州一家公司聘為高管,家庭收入逐步得到改善。同年年底,呂漢華找到鎮村領導,懇求退出了貧困序列,目前屬於脫貧不脫政策貧困戶。幾年來,呂漢華貧窮不貧志,困難不氣餒,心裡一直堅定著“自強自立”的致富決心,2018年冬,他流轉了別人家12畝多地,加上自家的2畝多地,共15畝地種植尖椒和蒲公英。田間辛勤的耕作,換來豐收的喜悅,2019年秋後呂漢華種植的尖椒和蒲公英喜獲豐收,創造效益5萬多元。期間育苗、整地覆膜、移栽、採摘人手不夠,他就僱傭本村、周邊貧困戶,最多一天20多人,累計用工達90餘人次,每個貧困戶每天平均能拿到60元的收入。

作為曾經的貧困戶,呂漢華“自強自立”的致富決心一直是躊躇滿志,2018年他自願放棄“六改一增”幫扶政策,將添置給他家的太陽能退給了國家。他說自己已經脫貧了,應該把黨的好政策留給更需要幫助的人。村裡搞“一元捐”公益活動,他還帶頭捐款。呂漢華說:“國家幫助咱是想鼓勵咱樹立脫貧的‘智’慧,致富的‘志’氣,讓咱過上更好的日子,咱可不能處處依靠國家、啃國家。”

在勞動致富的同時,呂漢華還熱心幫助清潔維護村內的環境衛生。他每天早上五點便準時起床打掃街道衛生。遇上下雨天,他總是自發地疏通周邊的溝渠;下雪天他第一時間清掃周邊街道。且數年來風雨無阻、雷打不動。他總說,自己沒有什麼大本事,但有一身力氣,能為村裡做點事情覺得很開心。

呂漢華作為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他以辛勤勞動、默默付出贏得了村民們的一致讚許。他用辛勤的汗水、不懈的努力譜寫了一曲自強不息、貧窮不貧志的精神讚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