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丨別偷偷去立“微信遺囑”了,掛念親人不必等到“彌留之際”

“微信遺囑”走紅,說明在“隔離”的時候,人們最需要的恰恰是“交流”和“團結”。與其說這是在“交代後事”,不如說這是和自己內心對話。說給親人的掛念,沒有必要等到自己“彌留之際”,它本應成為人們的日常。

清明節,因為防疫需要,大多數人都放棄了往年的掃墓,改為網絡祭掃。這並未影響人們懷念逝去的親人,相反,因為全世界都幾乎可見的對生命的威脅,這個清明節,人們會更多地想到死亡。

中華遺囑庫在非常時期開通了“微信遺囑”功能,一個多月以來,已經有近千人通過微信訂立遺囑。這些遺囑,並不是正式的,也不具備法律效力,因為它不關乎財產分割等重要法律事項,但是那些嘗試“立遺囑”的人仍有收穫,“沒想到立遺囑也有療愈效果”。

评论丨别偷偷去立“微信遗嘱”了,挂念亲人不必等到“弥留之际”

媒體報道的一條微信遺囑是這樣的:“兒子,沒有教訓你的意思,但請記住,生命短暫,做重要的事。”這是一個父親給兒子的話,其實並沒有說出什麼具體的內容,畢竟對何為“重要的事”,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但是,你也不能否認,在“立遺囑”的時候,這就是這位父親真正想說的。簡短的告誡,其實反映了家庭業已存在的“危機”。父子之間或許平常缺乏溝通,以至於父親說什麼,兒子都會認為是“教訓”。或許,那個兒子正在逆反的青春期。這則“遺囑”背後,是一個手足無措的父親。

在微信遺囑中,不少人說出了不常說的話,比如對家人的愛和愧疚。與其說這是在“交代後事”,不如說這是和自己內心對話。這些說給親人的掛念,沒有必要等到自己“彌留之際”,它本應成為人們的日常。

原來,人們是如此缺乏和需要溝通,這大概是疫情期間人們的重大收穫之一。現代社會,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節奏過快,以至於沒有時間停下來。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出現,看起來為溝通提供了無限可能,但是一家人坐在沙發上,各自拿著手機“和手機溝通”,而沒有意識到身邊人的存在——這種場景,相信每個人都看到過。

因此,這種“微信遺囑”,反映的就是這樣一種困境:在和自己最親近的人之間,溝通反而存在著困難,以至於不得不借助於一個軟件來“表達心聲”。親人之間,已經習慣了一種“遠距離”,疫情帶來的“朝朝暮暮”,反而讓矛盾激化。

面對傳染病,最有效的辦法是“隔離”。絕大多數人都經歷了長時間的居家生活,並調整了原來的“社交距離”。一個網絡段子說,現在才知道很多酒局、會議,都是不必要的。“抗疫”給人們提供一個反思的機會,重新審視自己的“人際關係”,生命中多餘的的東西,可能會得到捨棄。

“微信遺囑”走紅,說明在“隔離”的時候,人們最需要的恰恰是“交流”和“團結”。假設自己死亡,其實是一種心理學意義上的“逃脫”,這種極端場景引發的思考,可以讓人更好地面對生活。

疫情終會過去,但是,你“如何度過疫情”,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後疫情時代你會過上怎樣的生活。英國女王最新的講話強調“自律、含蓄幽默的性格和同情心”,也是這個道理。想明白這一點,就沒必要偷偷去立“微信遺囑”了,而是向自己“重要的人”敞開心扉。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張豐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紅星新聞V6.8全新上線,歡迎下載)

评论丨别偷偷去立“微信遗嘱”了,挂念亲人不必等到“弥留之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