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莫斯科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當莫斯科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著名的瑞典經濟學家切爾·諾德斯特龍(Chell Nordstrom)做出了一項預測,根據該預測,在50年內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大約600個超大城市,集中了世界60%以上的居民,將管理世界政治和經濟。莫斯科會在其中嗎?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兩個最重要的進程開始在地球上獲得力量,這必須徹底改變歷史進程 - 全球化和城市化。他們仍然繼續改變我們文明的面貌。這些進程的主要動力是世界貿易,其增長速度遠遠超過最發達國家的經濟。全球市場的基調開始形成跨國公司。

所有這些都貶低了民族國家的概念。全球化不僅模糊了國家之間的邊界,而且還有助於形成單獨的增長點 - 城市佔據了全球經濟的吸引力。他們產生了強大的金融,工業和人力資源,逐漸開始將自己與其他國家的地區隔離開來。

如今,城市人口每年增加約6500萬人。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城市化的轉折點發生在2007年,當時城市居民的數量首次超過農村居民。“福布斯”雜誌預測,到2025年,全球城市人口將超過50億,是1990年的兩倍。

在未來學家看來,到本世紀末,各國將被視為一個超大城市的集合,這些大城市已經變成了獨立的社會經濟單位 - 準國家實體。它們將佔經濟活動的95%以上。例如,在俄羅斯,它可以是一堆聖彼得堡,莫斯科,葉卡捷琳堡和符拉迪沃斯託克。但據專家稱,增長最快的將是亞洲和非洲的城市。然而,一些小國面臨滅絕。

耶路撒冷大學教授,軍事歷史學家Martin van Creveld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城市的孤立。在他看來,這一過程不僅伴隨著人口和經濟實力的增加,而且還伴隨著自己軍隊的出現。

專家解釋他這樣的話。大城市的居民不再感到安全,因為該州無法提供保護。首先,將建立一支私人警察部隊,然後建立一支軍隊,最終證明其比國家軍事化結構更強大。接下來將出現從當地精英招募的新政府機構,市民將與他們交稅和部分失去自由以換取保護。


在俄羅斯,在可預見的未來能夠成為一個州的州是莫斯科。目前的俄羅斯首都有兩種主要方式。首先,它變成了一個從屬於中心的特殊行政區域,擴大了政治和經濟自治。與此同時,首都的地位將轉移到另一個俄羅斯城市。第二個假設完全獨立於中心,這使莫斯科成為一個擁有自己的憲法,政府和軍隊的獨立國家。

香港走的是第一條路,新加坡是第二條路。鑑於我們的歷史,以及莫斯科對該地區的經濟依附,第一種選擇似乎更為可取。莫斯科可以通過在國防和外交政策問題上保持對俄羅斯的依賴來獲得主權(如香港的情況),部分在經濟領域。

香港和莫斯科有很多共同之處。香港國際大都會是北美,日本和歐洲人的家園,不是中國的城市。國際莫斯科混合了幾十個國家代表的語言和文化,也不像俄羅斯的其他國家。大城市(不包括新莫斯科地區)的面積大致相同 - 約1,1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相當 - 香港為6,732.56人/平方公里,莫斯科為4926.14人/平方公里。但是,俄羅斯首都仍需要獲得具有國際重要性的城市地位。

香港超過一個半世紀的“無用的搖滾”(維多利亞女王的表達)成為世界領先的金融中心之一。莫斯科考慮到過去二十年來所發生的所有積極變化,為了重複亞洲大都市的成就,它應該花費更少的時間。但這需要外交政策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這將使我國能夠克服烏克蘭危機爆發後的孤立局面。



莫斯科如何獲得獨立有各種各樣的想法,但大多數意見傾向於認為這將通過立法層面的變化來實現。Björn連鎖餐廳的老闆兼藝術總監Gleb Makarenko表示,在修改俄羅斯聯邦憲法以允許地區脫離該國之後,莫斯科將能夠成為一個獨立的州。

首先,根據馬卡連科的說法,一些議會派系將主動給予莫斯科一個獨立國家的地位,然後這個問題將進行公投。在競選期間,莫斯科獨立的支持者和反對者將試圖向首都的居民傳達他們的論點,誰知道,獨立國家的想法可能會變得最具吸引力。

許多人認為2017年4月通過的“關於修改資本地位法”的決議已經成為為莫斯科廣泛自治鋪平道路的規範行為。有一種觀點認為,該法案是新國家的憲法,確保了莫斯科當局的獨立性。

然而,從莫斯科的前景來看,一個更重要的事件發生在2011年,當時啟動了首都歷史上最雄心勃勃的項目,這使該地區的邊界擴大了2.4倍。該項目被稱為“新莫斯科”,類似於南亞重要的商業中心新德里。

在評論這一重大決定時,市長Sergei Sobyanin解釋說,當局的倡議旨在使我們的城市成為多中心 - 擁有五到六個自給自足的中心。這是對莫斯科在行政結構上類似於國家的嚴肅要求。很少有人懷疑大都會會進一步擴張,最終與鄰近地區的邊界接近。


一些專家表示,事實上莫斯科已經成為一個州的一個州。很長一段時間,首都並沒有反映整個俄羅斯的生活:它已經變成了一個“封閉的俱樂部”,它已被許多人訂購。重要的是,在莫斯科有一個特殊的移民制度 - 來自其他地區的居民在首都居住超過90天,必須獲得臨時登記。

值得注意的是,大都市政府在向國家僱員提供物質支持方面並不依賴聯邦財政部,而且該城市的經濟發展要好於該國其他任何地區。莫斯科的平均工資是該國的兩倍,莫斯科的養老金更高。首都居民擴大的福利以及更好的醫療水平進一步加強了莫斯科與地區之間的差異。

莫斯科的經濟形勢很好地體現在批發貿易量的數字 - 每年21萬億盧布,佔俄羅斯商品營業額的一半。令人好奇的是,就總價值5170億美元的GRP(地區生產總值)而言,莫斯科甚至領先於香港。

專家預測,如果莫斯科繼續保持在俄羅斯聯邦的一個組成實體的框架內,首都的經濟復甦將被停滯所取代。只有母親的一個分支,即使在俄羅斯的保護國之下,也將刺激經濟增長,使大都市真正吸引外國資本,這將使莫斯科成為世界上許多商業首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