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區: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放管”力度 增強工作實效提升服務水平

為了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宣州區以推進突出環境問題整改為重點,全面落實責任,切實加強監管,著力服務企業。近年來,該區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升,各項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加大“放管”力度,提升服務水平

  全區上下認真學習貫徹生態環境部《關於生態環境領域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於進一步深化環境監管服務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牢固樹立加快項目審批、推進項目快速落地的責任意識,堅決貫徹執行“放管服”改革的各項政策,全面提升服務水平。一方面印製《環境影響評價、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相關文件彙編》,通過區政務服務中心審批窗口和各相關單位發放,加強對鄉鎮政府、招商單位、園區及企業的宣傳。自2018年以來,該區先後組織開展了8次項目代辦員培訓和2次招商引資外出小分隊培訓,同時邀請招商引資單位參加項目技術評審會,不斷提升業務知識水平。另一方面,通過進一步完善工作流程,明確正式受理環評報告後,第一時間組織技術審查。在技術審查通過後,承諾環評報告的審批時間由法定的報告書60個工作日、報告表30個工作日的基礎上分別壓縮至7個工作日和3個工作日(法定公示時間除外),落實環境影響登記表登記備案制度,助力宣州區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該區還通過強化環評中介機構管理,引導企業和當地招商部門、環評公司不斷提升環評報告編制質量,主動推動重點項目模擬審批,倡導借力上層智庫、環保管家等中介機構,為全區項目環評出謀劃策。積極實行“首問負責制”,明確一個項目誰首先受理諮詢,誰就跟蹤到項目的開工建設,實現項目審批的全程服務和定期跟蹤;大力推進項目並聯審批、法定審批全程公開,做到並聯審批和法定審批受理、審批前、審批結束後依法全面公開公示,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增強工作實效,助力企業綠色發展

  主動為企服務,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積極幫助全區企業開展危險廢物在線申報登記工作。截至10月底,該區共有41家工業企業、4家危廢經營單位、46家醫療機構、2家實驗室和22家機動車維修企業納入了系統,並按時開展了申報登記工作。同時,邀請省、市專家舉辦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培訓班並不斷加強資金支持。2017年以來,爭取中央水汙染防治專項資金2412.3萬元,用於支持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爭取大氣汙染防治資金454.6萬元,用於企業大氣汙染防治重點項目建設,主要用於燃煤鍋爐淘汰、揮發性有機物整治、工業堆場整治和工業廢氣整治項目。嚴格執行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清理規範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20號文件精神,自2017年4月1日起取消一切環境監測服務費。

  創新環保服務方式,助推園區企業發展。指導宣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聘請環保管家,為園區企業提供環境管理“保姆式”服務,定期對園區企業開展環保自查,及時指出問題並提出科學的解決方案;指導引導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做到“節能、降耗、減汙、增效”;為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幫助企業更快通過環保驗收,投入生產;強化領導幹部園區送法活動,深入包片園區為企業提供諮詢及服務。

  做好統一監督管理,不搞“一刀切”。不對園區集中企業搞“一刀切”,如對該區木材產業園環境問題,函告當地政府制定整改方案,逐步推進;不對涉及民生個體戶搞“一刀切”,如對五星鄉鴨腳包傳統產業,聯合當地政府引導企業向洪林園區集中規劃,做大做強,減少擾民;不對特色產業搞“一刀切”,如對楊柳鎮茶葉產業環境汙染問題,引導當地政府聯合茶葉協會以獎代補,統一整治,對環境問題較大的碳酸鈣產業,提請區委、區政府統一整治,既提升產業層次,減少環境汙染,又保障民營經濟發展;不對“散亂汙”企業整治搞“一刀切”,分整治提升、搬遷入園、取締關閉類型,實行動態管理,目前已排查“散亂汙”企業150家,完成整改144家。

宣州區: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放管”力度 增強工作實效提升服務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