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對贊園傾慕已久,一直無由拜會。早先,衍在居士的朋友圈裡就經常分享有關贊園的法會活動。比如法師來此講經,居士們在觀音殿禪坐等。

凡事都有因緣的吧。前幾日,得陳老師引領,到贊園拜謁。在亭臺樓閣、小橋流水、迴廊轉伏的幽靜中,聆聽巨贊法師的往事,不禁心生感慨——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最初對巨贊法師的認識僅僅停留在“愛國高僧”一詞。待得了解了法師的生平,才明白一個修行人,不是幾個詞語可以定義的。

巨贊法師是深受海內外敬重的佛學泰斗,是中國佛教協會創始人之一。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巨贊法師是被邀請參加天安門層樓觀禮的唯一僧人代表。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巨贊原名“潘楚桐”,1908年出生於江陰東外貫莊村的一戶農家。父親除了種田外,還到市集上當稱手,稱豬,繭,柴草,收取佣金。母親徐氏勤勞善良,篤信佛教。

1931年,他投杭州靈隱寺,法名傳戒,後改名巨贊。巨贊法師博聞強記,敏而好學,精通英、日、俄、德、法等國語言,潛心佛學研究,有著非常高的造詣。

巨贊法師一生樸實,終身不婚,他曾在無數高官厚祿的誘惑下,始終堅定不移不還俗。他一生閱讀佛經達7000餘卷,撰寫佛學論著和國學經典研究著述近500萬字,其中閱讀佛經筆記就多達300萬字,後來彙集成《巨贊法師全集》。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1984年4月9日,巨贊法師圓寂於北京。2008年11月,贊園建成開放,佔地22畝,總體格局分為三個部分:巨贊法師紀念館、巨贊故居和園林。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巨贊法師的故居,基本保留了當時的樣子,有臥室、廚房、桑蠶室,廚房。追思紀念館是大師的生平介紹和用過的物品展示。

學生們來此接受愛國教育,禪修者在此尋求心靈的寧靜,信徒們則做初一十五來此燒香朝拜。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道契”是說一同修行,思想一致。“真如”是指脫離一切俗物,達到自由的心境。

今生今世,太多人所無法感悟佛子們虔誠的叩拜,以及那種堅定的信念。面對紛擾的人事,一不留意就喪失了內心的安靜,或憤怒,或悲傷,或冷漠。動不動就愁雲慘淡,患得患失。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我們行走在贊園,在晴輝閣前仰望,在紀念堂下沉思。當鐘聲輕輕敲響,在繚繞的佛音中,溫暖的佛光冉冉升起,投射到身心的每一個角落,腳步便不自禁地輕盈了。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站在門口,再次回望贊園,香火冉冉、經文聲陣陣,而從門口走過的那些生生死死的人們,猶如花開花落一般自然而有規律。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贊園:昔時人已去,佛音永繚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