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國市場,三星的“本土化”之路

作為一家國際型企業,三星之所以能在各個國家或地區收穫全球眾多用戶的青睞,除了得益於三星自身強大的產品力和技術之外,還與其在全球不同市場持續推進的本土化戰略有關。

尤其在中國市場,三星一直致力於成為一家真正的中國企業,不遺餘力地推進中國本土化戰略佈局。回顧三星在中國27年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自1992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三星就已經開始踐行本土化戰略,不繼根據中國產業結構調的需求,來持續佈局產業升級。

立足中國市場,三星的“本土化”之路

緊跟中國產業升級步調,完成產業結構升級

三星在中國的發展,一直都緊跑中國國內產業升級的步調,其發展歷程可以概括為:“進入、融入和轉型升級”三個階段,在每個階段,三星都緊緊抓住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大“勢”。

1992年,中國將機械電子、石油化工、汽車製造和建築業列為重點發展的新支柱產業,強調通過技術改造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入華初期,三星因勢而謀,從簡單的加工做起,先後在天津、蘇州、惠州、東莞等沿海城市投資建廠,引入電子產品、家用電器等整機類產品生產線,推動了中國電子產業快速發展。

接著,跟隨中國改革的不斷深化,三星再次順應中國經濟發展大趨勢,開始淘汰落後產能,而將業務延伸擴大到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同時投資領域也逐漸轉向資本密集型、尖端技術裝備領域,完成了從進入到融入再到產業升級的“三級跳”。目前,三星在中國投資高達249億美元,擁有7個研究所、5千多名研究員和近8.5萬名中國員工。

立足中國市場,三星的“本土化”之路

從低端組裝業到高科技產業,而且近年來三星在中國市場的投資也開始從東部向西部推進,不難發現,三星在中國的發展其實也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一個縮影。值得一提的是,三星在中國的發展是全產業鏈模式的,除了完成從勞動密集型到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的轉型升級,還實現了眾設計、研發、採購、生產到銷售、售後服務的完整本土化產業鏈體系。由此可見,三星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

當下,國家正在全面推進高端製造,向“中國智造”的轉型。三星同樣緊跟中國產業發展大方向,不斷加強在華的人工智能、5G、生物技術和汽車半導體等新興領域的投資計劃。

加強本土化服務體系,邁入本土化新進程

在產業結構上完成本土化基礎打造之後,近年來,為了贏得中國這個競爭最激烈的市場,三星正在持續加強本土化服務體系,邁入本土化新進程。三星本土化新戰略,主要體現在產品、營銷、服務三個維度,全力打造貼閤中國用戶需求、品質和高性價比更高的產品,同時完善營銷體系和服務體系。

產品方面,除了Galaxy S和Note系列機型之外,三星還針對中端市場帶來了強有競爭力的Galaxy A系列產品。譬如迎合「千禧一代」喜好、專門為中國消費者定製的Galaxy A6s,以及擁有5000mAh大電池、後置三攝和高清Super AMOLED屏幕的千元機Galaxy A40s,無論外觀設計、性能和體驗都是準旗艦級別的,性價比出色,而且是根據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定製而成的。加強了三星在中端市場的產品競爭力。

立足中國市場,三星的“本土化”之路

營銷方面,三星開始走“年輕化”之路,針對年輕用戶,在音樂、體育和遊戲領域展開跨界營銷,持續加深與年輕用戶和消費者的溝通,賦予品牌更多年輕潮流的多元特質。

服務方面,三星正在持續為中國消費者打造全方位的購買、體驗環境。目前,三星已在中國多個城市精心打造了線下高端體驗館和新形象體驗店,讓消費者可以盡情體驗和享受三星最新產品以及各種前沿的技術。此外,三星專門為中國消費者定製了專業一對一的專屬官家服務,無論是售前售後,都讓消費者體驗到一流的服務。

總結

從產業結構升級到加強本化服務體系,都可以看到三星對中國市場的高度重視,以及深度融入中國市場的決心。相信在本土化戰略新進程的指引下,三星將會憑藉先進的技術創新和高品質的產品在中國市場獲得更好的成績,也期待三星能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智能產品和智慧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