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為抑制公眾對虛擬貨幣的需求?

昨天,國盛證券發表了一篇關於央行數字貨幣長達25頁的研究報告,透露了DCEP更多的細節,可以跟著解讀一下。


首先,是關於推DCEP的原因。


一、解決現有紙鈔體系的問題。


特別在這次疫情,紙鈔的一系列問題,都一覽無餘。紙幣由於是實物,需要印製,儲存,搬運,回收。這些環節需要成本。


這段期間各種封城,封路,對運輸紙幣到取款機和銀行,都造成非常大的不便。


還有一點,紙幣容易滋生細菌,甚至成為病毒傳播的介質。我們國家人口比較多,一張錢經手的次數也多。


央行數字貨幣為抑制公眾對虛擬貨幣的需求? | 解讀DCEP最新進展


一張舊紙幣有多髒呢?可能包含幾百種細菌;能致病的有10幾種。


紙幣還有一個特點,很容易被偽造


在以前,經常有關於假錢的新聞被報道。基本上規模大一點的公司,都會配備驗鈔機。這也是成本。


紙幣還是匿名的,雖然每張紙幣都有自己的身份標識,但它不會跟所有者之間產生綁定,也不記錄流通細節。


丟了100塊錢,被另一個人撿到,想要拿出所屬證據,一般靠的不是紙幣本身。而是靠第三方,比如目擊者,或者攝像頭。


所以,紙幣的洗錢行為比較猖狂。


二、為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提升,創造強有力的硬件基礎。


三、數字化趨勢。


現在銀行、支付寶和微信,其實已經把現金的數字化,推到了接近全面覆蓋的地步,為什麼還需要DCEP?


央行數字貨幣為抑制公眾對虛擬貨幣的需求? | 解讀DCEP最新進展


報告裡給出了這麼一個觀點,說是有利於抑制公眾對虛擬貨幣的需求,捍衛國家數字貨幣的主權。


這點說法,可能稍微有點過頭。但其實,央行對虛擬貨幣的態度,一直都比較明確,就是——不支持。


之前有作者分析,央行數字貨幣出來以後,會出現dcep-btc交易對,這個觀點其實老早就可以排除掉了。


現在人民幣跟加密貨幣什麼關係,未來DCEP也是一致的。當然,是在監管力度不變的前提下。


至於dcep逐漸普及以後,會不會間接成為幣圈的一種引流。我認為這得看屆時央行的態度,包括會不會有相關的配套監管措施。


總體來看,監管不變的話,對幣圈利大於弊。


研發進展如何?


經過這次疫情,很多人覺得會加速DCEP的推動。


但可能恰恰相反,進展還是相對緩慢的。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


一是由於疫情,全面的鋪展試點難免受到一些影響;


二是,本身在設計理念和技術要求上,都具有難度,在測試和研發的過程,會遇到不少問題。


按照規劃,去年已經開始小規模封閉測試,今年會在深圳大範圍試點。


我們對DCEP的關注,不僅是數字貨幣這個叫法跟幣圈比較親近。還有一點,是dcep本身,天生有著區塊鏈的基因。


研究所申請的專利:


央行數字貨幣為抑制公眾對虛擬貨幣的需求? | 解讀DCEP最新進展


其中,跟區塊鏈有關的專利,佔3%


央行數字貨幣為抑制公眾對虛擬貨幣的需求? | 解讀DCEP最新進展


這3%,又可以分為——UTXO、智能合約、非對稱加密。


這些技術雖然在比特幣和以太坊上都有使用,但DCEP更多的是借鑑每項技術本身,區塊鏈原本就是對各項已有技術的混合。


先說一下UTXO,比特幣也採用這個技術。


在DCEP裡,一旦產生交易,系統會讀取付款方的貨幣,把交易額鎖定,再把這部分貨幣給作廢;


同時生成收款方的等額貨幣,把這部分生效。


智能合約可以作為貨幣定向流通和發放的一箇中介,DCEP做好這項頂層設計,以後貨幣在線上的應用場景也會非常廣泛。


有點類似於現在的以太坊,所構建的

defi生態


最後,就是非對稱加密,它可以用來做身份認證。


央行數字貨幣為抑制公眾對虛擬貨幣的需求? | 解讀DCEP最新進展


以比特幣為例,比特幣沒有一箇中心化的賬戶系統,靠的是私鑰和公鑰的對應,來確定用戶跟資產之間的關係。


這個賬戶,就是私鑰。私鑰可以推導出公鑰,但公鑰不能推導出私鑰,這就是非對稱加密叫法的由來。


只要用戶擁有私鑰的所有權,不必把它公開,也能證明資產的歸屬權。在這個層面,保證了dcep的匿名性。


這也算是對紙幣匿名性的一種繼承。


但是,對交易雙方匿名,不代表監管方看不到。交易雙方、時間、金額、用途,這些詳細的信息,都被央行眼皮底下看著。


按我的理解,dcep會變成一個更中心化的貨幣。央行的權力會更加集中,哪怕老百姓不用錢來幹什麼壞事,也總有一種敵明我暗的感覺。


這跟區塊鏈的初衷有點背道而馳,比特幣為什麼值錢,會變得越來越好理解。


央行數字貨幣為抑制公眾對虛擬貨幣的需求? | 解讀DCEP最新進展


我們都知道了dcep的離線支付,但具體如何實現,都不太清楚,現在也有了更多的細節公佈。


之前所說的雙離線,這裡的“雙”,是指交易的雙方


通過錢包的特殊芯片,外加終端設備和離線技術,包括藍牙、紅外、NFC,這些都可以在手機上實現。


央行數字貨幣為抑制公眾對虛擬貨幣的需求? | 解讀DCEP最新進展


這裡的離線,指的是交易信息,通過技術傳到POS機接收端。但POS機再傳到銀行,現在還做不到離線。


用戶—POS機可離線,POS機—銀行不可離線。


這時候,可能會出現重複支付的漏洞。


比如,一個人頻繁通過離線去交易,明明賬戶裡沒那麼多錢,由於還處在離線狀態,銀行還未接收到這些交易信息。


所以,雙離線支付,更像是一種應急支付手段,暫時或許很難成為主流功能。


銀行的應對作惡的辦法,


一是可以限制離線支付的額度,比如1000元;

二是可以事後追責,產生不良交易記錄,直接上到徵信。


以上呢,就是對DCEP最新的認識和展現。


所長穆長春曾經表示央行數字貨幣"離我們不遠了"。或許在未來1-3年,會逐漸在市場上推行。到時候會不會對加密貨幣造成衝擊,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