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南方漫評:釋放“網”聚脫貧攻堅的澎湃力量


脫貧攻堅戰突遇疫情阻擊戰,脫貧面臨艱鉅挑戰,也催生了新的動能。縣長直播間“帶貨”、農民變“網紅”、電商平臺打通數字供應鏈……貧困地區農產品銷量不斷攀升,扶貧產業復工復產火熱,貧困戶幹勁十足。阿里、蘇寧、拼多多、扶貧832平臺等多家互聯網平臺的大數據,折射出脫貧新動能,扶貧新氣象。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鬆鬆一衝鋒就能打贏的,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鉅,決不能鬆勁懈怠”。受疫情影響,扶貧產品銷售和產業扶貧困難,特別是貧困地區農畜牧產品賣不出去,農用物資運不進來,生產和消費下降,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產業扶貧增收。基於此,為減少疫情對農產品銷售的影響,各地廣泛開展網絡扶貧活動,讓扶貧工作受益範圍更廣,使貧困地區群眾在互聯網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獲得感。

“網”聚雲科技,培育脫貧新動能。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農村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已成為農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帶動創新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動力。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3975億元,同比增長72%。截至目前,全國農村網商突破1300萬家,線上銷售成為助力消費扶貧的重要手段。此外,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力量正為脫貧攻堅注入新動能。實踐證明,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匯聚起全國消費巨大合力,極大推動了社會各界參與扶貧。

“網”繪同心圓,展示扶貧新模式。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增加就業是有效直接的脫貧方式。疫情之下,互聯網推開了貧困地區就業之“窗”。比如,農民“主播”正崛起成為脫貧致富的生力軍;受疫情影響較嚴重行業從業人員,通過“共享員工”方式就地報名成為附近店鋪的“揀貨員”和“快遞員”;各地搭建線上招聘平臺,讓貧困戶與企業“零距離”溝通……不難發現,通過“共享員工”、線上招聘培訓等方式,不僅降低了疫情對貧困人員的影響,還為穩定貧困人員就業注入了“一池春水”,共同繪就同步小康的“同心圓”。

“網”架連心橋,通達民意新手段。縣長直播“帶貨”正成為扶貧新“姿勢”,微信“朋友圈”也成為不少扶貧幹部“帶貨”的平臺……不少黨員幹部走進直播間,利用互聯網拓寬銷售渠道,客串起賣貨主播,有效解決了農產品銷售難問題。一方面,對於縣長等領導幹部而言,其本身就自帶一定的“流量”,可以帶動各類農產品銷售,起到了地域經濟拉動效果。另一方面,許多官員變身“網紅”,以接地氣的方式幫助農民直播“帶貨”銷售,不僅可以促進消費扶貧,還拉近了政府與群眾的關係,有助於瞭解社情民意,更科學、更精準地作出決策、改進工作。

當然,領導幹部不可能把直播帶貨作為主業,而要通過示範引導來培育更多直播助農力量。在網絡時代,很多貧困地區,在電商平臺中推廣了特色產業;不少貧困群眾,在直播間裡掌握了致富技能。日子越過越好,勁頭就會越來越足,創造美好生活就有了持續的內生動力。(南方網安子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