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資本張磊對話黑石集團蘇世民:最好的投資就在當下,就在中國

導讀:4月10日晚,高瓴資本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磊受邀出席黑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蘇世民(Stephen A.Schwarzman)新書《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線上發佈會,與蘇世民先生進行了一場精彩對話。

發佈會主題為“2020,市場破局與投資趨勢”,兩位嘉賓就應對危機之策展開話題,張磊表示,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就在當下,現在就是重倉中國最好的機會。蘇世民亦認為,疫情過後,中國會是全球恢復最快、最好的國家,在未來世界藍圖中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教育和公益方面,張磊和蘇世民的理念也不謀而合。“教育是永不需要退出的投資”、“教育是人們通往更好生活的一本護照”,分別是兩位投資人向教育和人才培養傾注大量心血和精力的真實心態寫照。

以下為對話節選。1.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危機?何時能夠觸底反彈?

張磊:很高興在這樣的特殊時刻和您對話。首先,我想問一個問題,關於如何應對這場疫情引發的危機,您能否給企業家們一些建議?黑石集團是怎樣做的?

蘇世民:首先,必須確保資金充裕。作為企業家,一定不能懈怠,要做好打攻堅戰的準備。

第二,照料好自己的員工,因為他們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

第三,密切觀察全球趨勢,對新事物要有深刻的分析和認識,我們才能真正進步,抓住適合的機會。不過,一定要首先確保當下的業務穩定,再去觀察危機後的新趨勢。

張磊:我非常同意您的觀點。在和企業家們交流時,我也告訴他們兩個原則:

第一,stay in the game(活下去,留在牌桌上)。只有一直在場,你才能看到更多,總結更多經驗教訓。第二,記住第一條原則。

我閱讀您的著作時看到,每一次遭遇危機時,您都有全新的想法,能夠創造新模式,這給很多人帶來啟發。能為我們介紹一下,這次危機會帶來什麼嗎?

蘇世民:我們要像醫生一樣診斷危機帶來的影響。如果能在其他人之前發現問題、修正問題,就能夠搶佔先機。

同時,也要從各個維度思考,危機之後人們會有什麼樣的需求?我們看到,安全威脅越來越多,關於安全感的需求也正越來越顯著。

所以我認為,找到了能持續為人們提供安全感的方式,就能夠持續贏利。

2.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就在當下

Question:目前的經濟週期中,我們處於什麼階段?有哪些投資前景?

蘇世民:現在,還有很多有價值的方向可以挖掘,比如美國房地產,大家在買房方面還有很多需求,很多報告也顯示,房地產行業仍有較好前景。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高科技投資的機會,比如在線學習和遠程技術,都是熱門行業。還有虛擬現實技術,受疫情影響,現在很多人在家隔離,減少了實體接觸,但是通過高科技,我們可以更真實地體驗、感知這個世界。

張磊:我想補充一點——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就在當下,現在就是重倉中國最好的機會。

蘇世民:

疫情過後,中國會是全球恢復最快、最好的國家,在未來世界藍圖中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國政府在恢復正常社會秩序這方面的工作十分有成效,但是有些國家還處在慌亂階段,特別需要中國供給物資。所以我覺得,中國在疫情之後會非常有前景。

張磊:許多西方國家都面臨著負債和人口問題的巨大挑戰,中國雖然也面臨老齡化問題,但也蘊藏著巨大的需求潛力。比如城市化進程中,人口從農村到城市的內部遷移,仍會刺激經濟增長。

我認為,中國還有很多潛在的機會:

一是科技創新企業。消費互聯網或者移動互聯網階段,比如騰訊、百度、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等互聯網巨頭公司,都發展得很快。科技企業們下一步要做的,是利用技術讓生產力更加高效,以科技推動產業創新變革。我們最近成立了高瓴創投也正是關注這個方向。

二是醫療產業。雖然現在還在起步階段,但是我們的社會保障網絡裡最關鍵的一部分就是醫療,其中蘊藏著無限的需求。

實體企業轉型也是一個重要的命題。比如百麗、格力電器等企業,都在不斷拓展渠道,把線上、線下結合在一起,用數字化的方式,更好地和消費者溝通。我們需要用技術幫助傳統企業進一步升級、轉型,同時讓技術從一個顛覆者變為和諧再造者,讓更多的企業、更多的人享受技術進步的紅利。高瓴也願意與這些公司一起擁抱變化,向新興科技敞開懷抱。

3.不要受短期的波動困擾,做時間的朋友

Question:現在,一些公司面臨信譽危機,能和我們分享這方面的看法嗎?

蘇世民:對投資人來說,我們肯定不會被暫時性的、短期的波動困擾。

張磊:我們需要關注長期價值,而不是簡單的創造概念。長期的標準包括時間,也包括價值創造。投資要做時間的朋友,我們看待商業模式時需要關注,

時間是你的朋友,還是你的敵人?偉大的公司都關注長期價值,例如亞馬遜,他們關注十年、二十年的產品價值,而不是短期內是否能掙錢。

同樣,我們要問自己,你能為市場帶來什麼價值?比如,我們關注到一些會議平臺公司,他們一開始可能不掙錢,要花很多時間才能構建起商業版圖的閉環。那我們就要思考,時間是否是你的朋友,這種商業模型如果能為經濟、社會創造可持續發展的價值,那社會早晚會獎勵這些創造價值的企業。

我對於中國的科技投資仍然非常興奮,一是因為中國的創業者富於創新意識、擁有無窮的企業家精神;第二,我們的消費者樂於接受新概念,願意嘗試新東西,這足以支撐這個行業的持續創新和繁榮。

從您的書裡看,我們似乎看到一個悖論,您堅持投資的一致性,這看起來似乎有些保守,但同時您也提到有時候要做很多冒險的事情,也提到做企業家有時候意味著要承擔失敗。這一點我也心有慼慼焉。某種意義上,我們需要兩者的結合,投資要謹慎,但作為企業家,也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去追求卓越。我們是企業家,碰巧成為了投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