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包商事件

第一部分:包商銀行被央行、銀保監會接管

5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聯合發佈公告,鑑於包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出現嚴重信用風險,為保護存款人和其他客戶合法權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有關規定,中國銀保監會決定自2019年5月24日起對包商銀行實施接管,接管期限一年。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同有關方面組建接管組,對包商銀行實施接管。接管組組長為周學東;接管組副組長為李國榮。

根據公告,自接管開始之日起,接管組全面行使包商銀行的經營管理權,並委託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託管包商銀行業務。建設銀行組建託管工作組,在接管組指導下,按照託管協議開展工作。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負責人表示,由建設銀行實施託管,有利於保障包商銀行各項業務正常開展,持續運營。

公告稱,接管後,包商銀行正常經營,客戶業務照常辦理,依法保障銀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戶合法權益。

上述有關負責人表示,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和存款保險基金對個人儲蓄存款本息全額保障,個人存取自由,沒有任何變化。接管後,包商銀行個人理財各項業務不受影響,原有合同繼續執行,無需重籤。包商銀行銀行卡照常使用,具有銀聯標識的銀行卡可繼續在各家銀行通存通兌,網上銀行業務照常運營,不受影響。包商銀行正常經營,個人存、貸、匯等各項業務照常辦理,無需個人配合做任何工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已經或者可能發生信用危機,嚴重影響存款人和其他客戶合法權益的,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依法對該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接管或者促成機構重組,接管和機構重組依照有關法律和國務院的規定執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條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被接管、重組或者被撤銷的,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有權要求該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按照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要求履行職責。


第二部分: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新聞發言人就接管包商銀行問題答記者問

一、包商銀行被接管後的處置原則是什麼?

一是全面依法依規開展接管工作。二是堅決防範系統性風險,最大限度保護存款人和其他客戶的合法權益,保持包商銀行業務不中斷。三是切實防範道德風險,區分情況落實責任。四是努力實現處置成本最小化。

二、包商銀行接管前後,客戶存款安全性方面有何不同?

包商銀行是因為出現嚴重信用風險被接管的。接管後,包商銀行事實上獲得了國家信用,儲蓄存款本息得到了全額保障,企業存款也得到了充分保障。從最近兩天的情況看,包商銀行各地網點資金充裕,儲戶存取款自由,秩序井然。

三、接管前的個人儲蓄存款如何保障?

接管後,對接管前的個人儲蓄存款本息由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和存款保險基金全額保障,各項業務照常辦理,不受任何影響。

四、接管前的對公存款和同業負債如何保障?

5000萬元(含)以下的對公存款和同業負債,本息全額保障;5000萬元以上的對公存款和同業負債,由接管組和債權人平等協商,依法保障。

按前述政策保障的對公存款和同業負債,接管後其本息均由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和存款保險基金全額保障。各項業務照常辦理。

五、接管後新增的存款和其他負債如何保障?

接管後新增的個人儲蓄存款、對公存款和同業負債本息,由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和存款保險基金全額保障,各項業務照常辦理,不受任何影響。

六、包商銀行被接管後,其發起設立的村鎮銀行經營是否會受到影響?

包商銀行發起設立的村鎮銀行是獨立的法人主體,包商銀行被接管後,這些村鎮銀行繼續獨立經營。接管組將主導包商銀行履行主發起行的責任,這些村鎮銀行的正常經營將得到更好保障。

七、接管包商銀行是否會增加銀行體系流動性壓力?

接管後,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將通過提供流動性支持、及時調撥充足現金、確保支付系統運行通暢等措施,保持包商銀行正常經營。人民銀行將關注中小銀行流動性狀況,加強市場監測,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維護貨幣市場利率平穩運行。

八、當前我國銀行業特別是中小銀行是否穩健?

今年以來,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好於預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經濟韌性持續增強。宏觀槓桿率保持穩定,金融風險趨於收斂,經濟金融良性循環。大型銀行持續穩健運行,中小銀行經營管理能力取得長足進步。在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人民銀行、銀保監會不斷加大對中小銀行的政策支持,推動中小銀行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中小銀行的發展將更加健康。

九、建設銀行作為託管行將發揮什麼作用?

建設銀行將以國有大行穩健的經營理念、長期豐富的管理經驗和領先的金融科技力量,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與包商銀行開展全面合作,在提升客戶體驗、加強內部管理、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優化IT架構和功能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託管期間,建設銀行將全力幫助完善包商銀行公司治理結構、風控體系,促進其正常經營和穩健發展,推動包商銀行價值提升。作為託管銀行,建設銀行將依法、公正履行託管職責,與包商銀行建立利益衝突“防火牆”,不爭搶包商銀行客戶資源,不發生不當關聯交易。致上談兵是致金研究院運營的實務研究型自媒體平臺,主要針對不動產、PPP項目投融資、PE/VC、IPO、科創板、併購重組、銀行信託、項目融資、資產管理、產業基金等資本市場業務方向的資訊分享、政策分析、產業研究,已覆蓋全平臺,【搜索關注:致上談兵】目前已在業內已廣為傳播,歡迎關注~

解析包商事件

第三部分:包商銀行到底有什麼“嚴重信用風險”


5月24日下午快六點的時候,一條消息傳了出來並很快炸屏,那就是包商銀行被接管了。事情發生的很突然,雖然傳說調查組已經在包商銀行待了很長時間了,但據包商銀行的員工反映,事先沒有得到任何消息。

消息內容如下:“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發佈公告,鑑於包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出現嚴重信用風險,為保護存款人和其他客戶合法權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有關規定,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決定自2019年5月24日起對包商銀行實行接管,接管期限一年。

1998年海南發展銀行被人民銀行宣佈關閉,由中國人民銀行依法組織成立清算組,對海南發展銀行進行關閉清算;指定中國工商銀行託管海南發展銀行的債權債務。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大陸第一家因經營管理不善而關閉的銀行。

2018年2月23日,原中國保監會發布公告,鑑於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存在違反保險法規定的經營行為,可能嚴重危及公司償付能力,依照保險法第144條規定,決定對安邦集團實施接管,接管期限自2018年2月23日起至2019年2月22日止。2019年2月22日,中國銀保監會網站發佈公告,對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依法延長接管期限1年,自2019年2月23日起至2020年2月22日止。

海南發展銀行當時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大量違規的經營,而最為惡劣的就是向股東發放大量無合法擔保的貸款。股東貸款實際上成為股東抽逃資本金的重要手段。有關資料顯示,海南發展銀行成立時的16.77億股本在建行之初,甚至在籌建階段,就已經以股東貸款的名義流回股東手裡。海南發展銀行是在1994年12月8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籌建,並於1995年8月18日正式開業的。但僅在1995年5月至9月間,就已發放貸款10.60億元,其中股東貸款9.20億元,佔貸款總額的86.71%。絕大部分股東貸款都屬於無合法擔保的貸款;許多貸款的用途根本不明確,實際上是用於歸還用來入股的臨時拆借資金;許多股東的貸款發生在其資本金到賬後1個月內,入股單位實際上是“剛拿來,又帶走;拿來多少,帶走多少”。後來海南房地產市場崩盤,導致包括信用社在內的金融機構出現大量不良資產。而儲戶擠兌則是被關閉的直接原因。(資料來源:搜狗百科)

安邦保險被接管的直接原因則是集團原董事長、總經理吳*小暉因涉嫌經濟犯罪,被依法提起公訴,並且安邦集團存在違反法律法規的經營行為,可能嚴重危及公司償付能力。

這次的包商銀行,據新財富報道是肖jian華“明天系”在銀行領域的一枚重要棋子。1998-2001年,明天系抓住了第一波城商行改制潮的機會。1995年,國務院決定撤併全國數千家城市信用社,吸收地方財政、企業入股,組建城商行。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各地城市信用社掀起第一波改制設立城商行的熱潮。明天系是最早參與這一大潮的民企之一,其控股包商銀行,正是在這一時期完成的。包商銀行地處明天系控制人肖jian華的妻子周虹文的老家內蒙古包頭。有媒體去年10月報道,在“一參一控”的監管模式,“明天系”內除了哈爾濱銀行外的銀行股權都將出清。


解析包商事件


“明天系”的實際控制人肖jian華被帶走兩年零三個月後,包商銀行終於被接管了。但包商銀行到底存在什麼信用風險呢?

實際上,包商銀行已經連續兩年沒有公開公佈年報了,在2018年6月發佈的公告中稱,由於擬引進戰略投資者,主要股東股權可能發生變動,故暫不披露2017年度報告。這一暫不披露到現在已經又過去一年了。根據2016年的年報,包商銀行的前十大股東如下圖。從年報和評級機構的評級報告都看不出明天系36.89%的持股是怎麼實現的,各種企業信用查詢網站也都無法穿透。


解析包商事件


從包商銀行公佈的定期報告來看經營狀況,總資產快速增長,2014年和2016年達到了29%和22%的增速,最誇張的是2017年3季度末比2016年底已經增長了34%,如果4季度繼續下去的話,是不是能一年增長45%?簡直太恐怖了。到17年3季度末的時候,總資產已經達到了5762億。但部分媒體透露已獨家獲得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的2017年包商銀行審計報告,同時企業預警通app也有部分財務數據。綜合來看,2017年末資產比3季度下降了近200億,沒有再持續之前的快速增長,18年3季度再下降了近200億,來了一個大轉彎


解析包商事件


那麼之前這麼快的增長速度,是靠什麼來支持的呢?答案就是靠同業負債。我們可以看到,在16年的時候,包含債券在內的同業負債佔比已經超過了40%並很快上升到了53%,比例驚人。


解析包商事件


應收款項類投資在13年就上升到資產的30%以上,並且維持在高位。我們都知道銀行的應收賬款類投資,大部分是一些通過信託或者其他渠道做的類貸款業務,大部分是規避貸款的一些限制。裡面藏汙納垢,很是見不得人的。


解析包商事件


不良貸款率逐年上升,到17年末未1.72%,但是比起城商行的平均水平來不算高。但這不能充分反映貸款的質量,我們看逾期3個月以上的貸款佔比,公佈的數據到16年末已經上升到3.04%了。關注類貸款佔比更高,17年末未4.08%,貸款質量堪憂。而同時,資本充足率逐年下降,根據銀監會資本新規過渡期安排,截至2017年末,非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要求為10.10%,一級資本充足率要求為8.10%,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7.10%。而包商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已經明顯不滿足要求了。


解析包商事件


解析包商事件


我們再看一下貸款的機構情況,最後公佈的數據中,16年末保證類貸款加上信用類貸款,佔貸款總額的比例為45.64%,比上一年下降了4個百分點,但還是很觸目驚心啊。因為保證類和信用類貸款,是沒有任何抵押的,一旦發生違約,基本上就血本無歸了

。凡是信用偏好稍微低一點或者說保守一點的銀行都喜歡抵押類和質押類的貸款,一旦違約,還有資產可以變賣,彌補一些損失。而包商銀行,看來風險偏好很高啊。


解析包商事件


但是,銀保監會和央行所說的信用風險到底是什麼呢?是包商銀行自己的資產質量太差引起的對包商銀行自己而言的資產信用風險,還是包商銀行作為交易對手不可靠而引發的對於其他金融機構的信用風險?我看還是指的是前者,下面請看我們的重磅分析。

由於我們只能獲得2016年的年報,因此我們以此為基礎進行一下分析。我們先看一下包商銀行的貸款集中度,貸款集中度是指貸款佔該家銀行資本淨額的比重。貸款集中度風險,是銀行對單一客戶的貸款餘額與銀行淨資本的比例過高而導致銀行遭受貸款損失的風險。可以看到16年底的時候,包商銀行的最大十家貸款佔資本淨額的比例在28%,接近30%


解析包商事件


而根據年報披露的貸款前十名列表,16年底和15年底相比較,有幾個客戶沒有變化,就是榮泰置業、中化聯合、慶華集團的企業。我們好奇的查了一下啟信寶,結果讓人大吃一驚。


解析包商事件


解析包商事件


解析包商事件


先來看榮泰置業,2016年的時候已經被列為失信人了,被執行人信息有3條,股權還被凍結


解析包商事件


解析包商事件


再來看第二的聯眾木業,不禁讓人呵呵了,比榮泰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解析包商事件


解析包商事件


再來看第三的深圳市中化聯合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也已經被銀行告上了法庭了。


解析包商事件


第四的深圳朗信天下金屬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算是沒有風險信息了。

但是第五的滿洲里木材交易市場有限公司,我就再次呵呵了。


解析包商事件


解析包商事件


再看第六和第七的寧夏銀行和北大方正,雖然這裡資質都一般,但是還是國字姓比較穩一點。接下來就是第八的慶華能源了,棒棒噠,比前面的都棒,不論是涉案數量還是失信人信息還是股權凍結都創了新高。15年年報裡還有一個慶華系的內蒙古慶華集團,這裡不再贅述。


解析包商事件


第九的寶恆投資控股也跟榮泰置業有著說不清的關係啊,應該是給榮泰置業進行了擔保,結果被牽連了進去,股權還被凍結了。


解析包商事件


解析包商事件


最後一個吉林省九洲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倒是沒什麼事情,但它控股了一個吉林臨江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看完了16年的,再來看15年的,慶華兩個公司不說了,萬方恆泰是正和鴻遠的股東,這兩家不應該合併在一起嗎?再往上穿透看股權,什麼?竟然是包商銀行自己的企業?這是幾個意思?自己的員工從自己銀行借錢出來嗎?


解析包商事件


泰安佳締納貿易有限公司倒是沒什麼,北京華業資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現在已經ST了,債券違約,評級降為C了。也不知道包商銀行在這之前跑出來沒有,不過我估計大概率沒有。

解析包商事件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都比較震驚吧,我很佩服包商銀行敢於把前十大貸款人的名單公佈出來,而不是像某些銀行,代以客戶一、客戶二的名稱。最近一期公告的年報裡面前十大貸款人裡面竟然一半被列入了失信人名單。而上一期的十大貸款人裡面,有四個是失信人,有兩家是自己人搞的子公司孫公司,有一家債券違約被ST。並且客戶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聯繫。這是巧合嗎?竊以為不太像是巧合,這隻能說明包商銀行的授信管理和信用管理做的實在是有點問題,可能不是一點兒問題,是很大的問題,或許還有點內幕在裡面。

相信上面這些內容,已經很明顯的給了我們一個結論,央行和銀保監會所說的包商銀行“出現嚴重信用風險”到底是什麼信用風險。

但是,包商銀行到底對於其他金融機構來說,有沒有信用風險呢?其實在接管之前,可能還有這方面的擔憂,但是在接管之後,反而讓人放心了,

畢竟接管不是清算和關閉,表明了政府的一個態度,反而給了包商銀行一個類似於政府信用的背書。

目前包商銀行存續的債券,除了數量眾多的同業存單,只有 16包商銀行小微01 和 15包商銀行二級 兩支債券了。

二級資本債,我們都知道有著特殊的減記條款和次級條款,減記條款觸發後,債券自動註銷,債務一筆勾銷,投資人血本無歸;次級條款則是指債務的償付順序要在一般債務的後面。因此二級資本債的風險要比普通的債券大,但是接管後,應該不會再有這方面的擔心了。

16包商銀行小微01 是一支專項債,但專項指的是使用用途,而償還則是與普通債券一樣的。

其實我們都知道,商業銀行靠的就是槓桿存活,極高的資產負債率。只要它還能維持較為穩定的負債,那麼就不會有很大的問題的。現在央行和銀保監會接管了包商銀行,那麼相信各家金融機構都會心領神會,就像當年的安邦一樣,反而更讓人放心了。所以大家不用過於擔憂。

而對於個人客戶的存款理財信用卡,甚至貸款什麼的,都不用擔心。央行和銀保監會已經發布了答記者問,就是專門穩定民心的,金融防風險,一定會防住擠兌呀什麼的這些低級的風險的。

第四部分:包商銀行,下一個海南發展銀行?

天下最滑稽的劇情,莫過於前天剛從建行辭職,入職包商銀行,準備開啟人生的“第二發展曲線”,不料今天建行就託管了包商銀行。一轉眼,自己又變成了半個建行人,又和前同事成了一相親相愛一家人。

2019年5月24日,央行、銀保監會聯合發佈公告,鑑於包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出現嚴重信用風險,為保護存款人和其他客戶合法權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有關規定,銀保監會決定自2019年5月24日起對包商銀行實行接管,接管期限一年。建設銀行組建託管工作組,在接管組指導下,按照託管協議開展工作。

解析包商事件


這是近兩年以來,繼安邦保險集團被保監會實施接管後,又一家金融機構被監管部門接管的案例。實際上,被國有大行託管的銀行,包商銀行並不是第一家,早在20多年前,就發生過類似案例,只是很多人都想不到,歷史又一次重演了。

海南發展銀行成立於1995年8月,註冊資本16.77億,總部位於海口市,至今癱瘓在床。1997年,在接管當地28家信用社後,海發行宣佈,只支付儲戶合法的存款本息,高出合法範圍的利息不予支付。此舉引發了儲戶對海發行的不信任,大量儲戶存款到期後轉存他行,更有儲戶要求將未到期存款取出。於是,金融界十分避諱、社會十分擔心的擠兌現象,在海發行出現了。儘管海南發展銀行限制儲戶取款,但此舉傳遞給市場更加糟糕的預期,取款規模更大,加之房地產泡沫破滅,其貸款無法收回,持續的擠兌耗盡了海發行的準備金。儘管央行及時調撥資金,保護海發行,但也只是杯水車薪,無力迴天。

為控制局面,化解金融風險,1998年6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出公告:由於海南發展銀行不能及時清償到期債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金融機構管理條例》,中國人民銀行決定關閉海南發展銀行,停止其一切經營活動,由中國人民銀行依法組織成立清算組,對海南發展銀行進行關閉清算;指定中國工商銀行託管海南發展銀行的債權債務,對其境外債務和境內居民儲蓄存款本金及合法利息保證支付,其餘債務待組織清算後償付。

從宣佈關閉海南發展銀行起至其正式解散之日前,由工商銀行託管海南發展銀行的全部資產負債。其中包括:接收並行使原海南發展銀行的行政領導權、業務管理權及財務收支審批權;承接原海南發展銀行的全部資產負債,停止海南發展銀行新的經營活動;配合有關部門清理原海南發展銀行的財產,制定、落實原海南發展銀行的清算方案和債務清償計劃。對於海南發展銀行的存款,則採取自然人和法人分別對待的方式,居民儲蓄一律由工行兌付,而法人債權進行登記,將海南發展銀行全部資產負債清算完畢以後按折扣率進行兌付。

在工行託管之下,海南發展銀行對原銀行存款進行兌付,公眾出於對工行的信任,業務開始後並沒有造成大量擠兌,大部分儲戶只是把存款轉存工行,現金提取量不多,業務過度總體平穩。時至今日,海南發展銀行依然處於託管清算之中,死而不僵,僵而不死,時不時還傳出當地政府要重組它的消息,但一直沒有結果。

海發行的死亡,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帶病出生,先天不足。1993年,海南眾多信託公司大規模投資房地產,經營不善。在這個背景下,海南省將5家問題信託投資公司合併為海南發展銀行。1997年年底,遵循同樣的思路,又將海南省內28家有問題的信用社併入海南發展銀行,從而進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資產率。當時認為,依靠公司合併後的規模經濟和度化管理,提升經營質量,提高信譽度,從而擺脫困境。從結果看,顯然事與願違。

經營管理混亂。在海發行未兼併託管城市信用社之前,各信用社普遍採取了高息攬儲的方式吸收存款,有的年利率高達25%。這也直接造成了多數城市信用社高進低出,食儲不化的結果。利用新的高息存款支付到期的存款,再吸入高息存款,進入了違背商業規律的惡性循環,顯然就是龐氏騙局,就像如今的部分P2P平臺。於是信用社出現了入不敷出,無法兌付到期存款本息的現象,出現重大信用風險。

違規關聯貸款。合併後成立的海南發展銀行,並沒有按照規範的商業銀行機制運作,而是大量進行違法違規的經營。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關聯交易。海南發展銀行向股東發放大量無合法擔保的貸款,股東貸款實際上成為股東抽逃資本金的重要手段。資料顯示,海南發展銀行成立時,註冊資本16.77億,在建行初期,大部分就已經以股東貸款的名義流回股東手裡。海南發展銀行1994年12月8日經批准籌建,1995年8月18日正式開業。但僅在1995年5月至9月間,就已發放貸款10.60億元,其中股東貸款9.20億元,佔貸款總額86.71%。這些股東簡直賊到家了,直接將投資本金收回,後續經營收益向上無限大,向下是零。大量關聯交易,使海發行成了股東的提款機,資本金嚴重不足,也為日後關閉埋下伏筆。

由於上述原因,海南發展銀行從開業之日起就步履維艱,不良資產率高,再加之股東關聯貸款這種違規行為,導致資本金不足,支付困難,信譽差。當地政府只走了第一步—合併,只是過度依賴規模經濟,對於混亂的經營管理,並沒有足夠重視,按部就班,順其自然,直到出現風險,回天乏術。

再來看看本次事件的主角—包商銀行。包商銀行前身為包頭市商業銀行,於1998年在原包頭市17家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礎上,由包頭市財政局及12家法人股東共同發起設立,2007年更名為包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47.3億元,總部位於內蒙古包頭市。包商銀行共有18家分行、291個營業網點,發起設立了包銀消費金融公司、29家村鎮銀行,機構遍佈全國16個省、市、自治區。

包商銀行已經連續兩個會計年度未披露財務報告了,如果是上市公司,早都被*ST處理或是暫停上市了。公開數據顯示,雖然包商銀行資產規模持續增長,但自2017年起,該行的不良貸款率已經超過3.25%,高於同期全國城商行不良率1.5%的平均水平。撥備覆蓋率低於監管要求,資本充足率也逼近監管紅線,風險抵禦能力嚴重不足。

據公開資料,截至2016年末,知名民營資本“MT系”持有包商銀行36.89%的股權。2017年前三個季度,包商銀行資產規模超過5700億元,大幅增長,淨利潤為31.95億元,比2016年同期下降5.17億元,同比下降13.93%。包商銀行曾多次發佈公告稱“暫不披露財報”,理由則是“擬引入戰略投資者,主要股東股權可能發生變動”。引入戰投事宜遲遲沒有進展,卻引發了重大信用風險,被“家長”和“兄長”接管了。下一步肯定是加緊引入優秀戰略投資者,進行重組。這樣一來,“MT系”在失去華夏人壽後,將再次失去核心金融資產,金融造血能力幾乎丟失殆盡,或許“MT系”帝國就此覆滅。

與海南發展銀行有類似之處,包商銀行也是在原來信用社的基礎上發展壯大的,所以必然帶有相同的缺陷。我國信用社規模龐大,經營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存在諸多不合規的地方。近年來,各地政府在原來信用社基礎上,發起設立農商行,試圖改善經營,走專業化管理道理。但不乏有一些機構,只是“改頭換面”,換湯不換藥,內部實際經營管理並未有明顯改善,再加之自身歷史遺留問題,不能輕裝上陣,發展起來也力不從心。

雖然監管層只提到,包商銀行存在重大信用風險,沒說明具體情形如何,但從監管層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可以看出,包商銀行問題非常嚴重,是有可能引發金融風險的,不得不防。簡單說,包商銀行資產可能收不回來了,會影響儲戶日常金融需求,甚至發生擠兌行為,從託管內容也能分析出一二,好在有建設銀行及時託管,包商銀行客戶總算能鬆一口氣。但可以預見的是,不少個人客戶肯定會贖回理財、轉存存款,保證自己血汗錢的安全,這也都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事兒。

包商銀行會否成為又一個海南發展銀行?目前來看不會。現階段監管層主要運用“在線修復”功能,盡力修復包商銀行,最多也就是第二個汕頭商行。從央行通知可以看出,暫時由監管機構託管,並未出現以往停止經營的決定,一切業務照常進行。建行託管的目的,也是保持包商銀行能夠正常經營,各項業務不受影響。但本次事件,必然導致包商銀行元氣大傷,收縮業務戰線,清理不良資產,壓縮業務規模,已是必然,就如同安邦保險一樣。下一步的關鍵在於戰略投資者引進工作,如能順利引進實力較強的戰略投資者,及時補充核心資本,增強風險防禦能力;同時,利用戰略投資者先進的管理治理經驗,各項業務合規經營,重新建立良好的社會聲譽,包商銀行才有機會繼續獨立經營下去。

包商銀行信用風險,為目前存在巨大風險隱患的銀行機構敲響了警鐘。近期市場傳言,有另外一家城商行也被託管,而且此前關於此銀行的負面新聞頗多,應該不是空虛來風。該事件表明,我國城商行,包括農商行內部管理以及信用風險存在較大風險。城商行們該如何合規經營,規避風險,如何活下去,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當前有些農商行、城商行面臨著嚴重的信用風險,處於技術性破產的邊緣,如何讓這類機構按照市場化理念,在風險和損失最小化原則下,穩妥有序的退出市場,更為重要。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國商業銀行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少到多,已經歷了許多風雨,也積累了不少經驗。或許以包商銀行被託管為起點,銀行業另一種發展模式將會出現。包商銀行不是第一家被託管的地方銀行,也必然不會是最後一家。隨著《存款保險條例》、《商業銀行法》及《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的逐步完善,監管更加成熟,銀行業優勝劣汰則是必然趨勢。正如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兩會期間所說,“金融機構不能只生不死,要有正常的淘汰,銀保監會正在研究高風險金融機構退出市場的問題,如果達到標準,高風險金融機構就可以退出市場”。但是,處理金融風險,不能搞一刀切,利用兼併重組等方式更有利於市場穩定,風險和損失也最小。或許,新一輪的銀行業併購大潮就此展開。

(摘自:伍小白看世界)

第五部分:包商銀行被接管,昔日“明天系”核心機構已兩年未出年報

5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發佈公告稱,鑑於包商銀行出現嚴重信用風險,決定自2019年5月24日起對包商銀行實施接管,接管期限一年。

解析包商事件

公告同時稱,自接管開始之日起,接管組全面行使包商銀行的經營管理權,並委託建設銀行託管包商銀行業務。建設銀行組建託管工作組,在接管組指導下,按照託管協議開展工作。

公開信息顯示,包商銀行曾是“明天系”旗下重要金融機構。據獨角金融瞭解,包商銀行問題頻發。從2017年至今,“信用風險”一直與包商銀行相伴而行。

1

信用風險集聚

今年3月11日,包商銀行內部員工因違規放貸,造成2億元損失而被判刑的案例,就把其涉嫌流於形式的信貸內控展現的淋漓盡致。

據裁判文書網顯示,2013年11月,包商銀行北京分行金融事業部業務經理劉京鵬,在辦理包商銀行北京分行與河曲縣新勝民用煤儲售煤場通道貸款業務時,與同行金融事業部部門經理牛敏商議,在辦理此業務時收取53.2萬元諮詢費。劉京鵬將其中的8萬元分給牛敏,餘款據為己有。

最重要的是,在申請借款時,新勝民用煤儲售煤場在處於停產狀態下,向包商銀行提供了虛假貸款資料。而劉京鵬在發放貸款前,並未對用款企業的信用等級及提交的虛假資料認真審核,也未到該企業進行實地調查。在流動資金借款合同面簽過程中,在未對李某(衡水銀行副董事長)的身份及權限進行核實的情況下,便將該筆貸款申報到包商銀行北京分行相關部門審批並將貸款發放。貸款發放後,用款企業僅歸還了包商銀行的部分利息,本金2億元至今未還。

更讓人不解的是,除了蒙受2億元的損失,包商銀行至今未披露2017年年報以及2018年各季度的財務數據。

獨角金融翻查包商銀行網站發現,目前能查詢的最新財務報表是到2017年的三季度。這也就意味著包商銀行已經連續兩年沒出過年報了。獨角金融發現《包商銀行關於2017年度信息披露的公告》顯示,因為擬引進戰略投資者,故暫不披露2017年度報告。

解析包商事件

另外,由於包商銀行遲遲未能披露2017年年度報告,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於2018年7月10日發佈公告稱,延遲披露《包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主體與相關債項2018年度跟蹤評級報告》。而早在包商銀行2017年度跟蹤評級報告中,大公國際便指出預計未來1-2年,包商銀行經營發展面臨一定挑戰,未來信用狀況存在下降風險,並將該行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

解析包商事件

(圖片來源: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官網)

值得注意的是,包商銀行2011年至2016年,該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45%、0.87%、1.00%、1.37%、1.41%和1.68%,已連續5年上漲。截至2017年3月末,該不良貸款餘額已上升至29.78億元,不良貸款率繼續上升至1.70%。

2

“明天系”的重要落子

包商銀行曾經是資本市場上“明天系”中的重要一員。據公開資料顯示,“明天系”的金融機構資產一度高達3萬億元,包商銀行是“明天系”在銀行領域的一枚重要落子。

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國內迎來第一波城商行改制潮。包商銀行地處“明天系”掌門人肖※華妻子周某某的老家內蒙古包頭。天時、地利皆具,很快就被肖※華瞄上,成為最早被“明天系”控股的金融機構之一。從“明天系”後來一系列的金融佈局也可以看出,肖※華確實一貫善於抓住重大金融改革帶來的政策機遇。

從之後的發展看來,包商銀行一度受到肖※華的重視,規模在全國城商行中處於較前位置,在“明天系”內,也是被當作旗艦銀行。然而,包商銀行最終還是面臨著被“明天系”出清的可能。有媒體去年10月報道,在“一參一控”的監管模式下,“明天系”內除了哈爾濱銀行外的銀行股權都將出清。

從2017年開始,在金融去槓桿的過程中,“明天系”開啟了“大甩賣”以償還銀行債務。“明天系”動盪之下,包商銀行的日子也不好過了,不良率自2011年以來一路攀升,還有各種信用風險纏身。

另外,關於前文提到的2017年年報爛尾事件,包商銀行曾發公告表示,是因為“擬引進戰略投資者”,這被行業人士看作是“明天系”或將退出該行的實錘。不過,時至今日新的戰略投資者仍然未能出現。致上談兵是致金研究院運營的實務研究型自媒體平臺,主要針對不動產、PPP項目投融資、PE/VC、IPO、科創板、併購重組、銀行信託、項目融資、資產管理、產業基金等資本市場業務方向的資訊分享、政策分析、產業研究,已覆蓋全平臺,【搜索關注:致上談兵】目前已在業內已廣為傳播,歡迎關注~

解析包商事件

3

一張龐大的金融網

作為聲名顯赫的民營資本系族,“明天系”曾是持有券商牌照最多的民營資本,旗下一度擁有太平洋證券、恆泰證券、長財證券、新時代證券、遠東證券等,此外還曾試圖收購北京證券。

銀行領域,“明天系”多通過旗下ST明科、西水股份、華資實業等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投資銀行,控股的銀行為包商銀行、濰坊銀行、哈爾濱銀行,曲線參股的銀行則包括天津商業銀行(現為天津銀行)、廈門市商業銀行(現為廈門銀行)、泰安商業銀行、包頭大眾城市信用社、溫州市商業銀行、寶雞商業銀行、內蒙古銀行、大連銀行、錦州銀行等城商行。

此外在華夏銀行、興業銀行、深發展(現平安銀行)等上市銀行中,“明天系”亦曾持有或曾經持有股份。

最為隱秘,難以穿透的信託機構,“明天系”也佈局多年,旗下有新華信託、新時代信託,以及合作伙伴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北京信託等機構。

至於私募基金、PE機構,“明天系”更是涉獵頗深。“明天系”核心人士曾向獨角金融透露,近來新崛起的諸多獨角獸公司,“明天系”實則也有介入。

“明天系”另一塊重要資產則在A股,在明天科技、西水股份、華資實業“三駕馬車”的基礎上,“明天系”的身影還曾在遊久遊戲、聖萊達、新黃浦、北方創業、農產品等上市公司中。

致上談兵綜合整理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