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網友:太真實了

有句話說得好,教師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反應了現今教師隊伍諸多無奈。

教師除了正常的教學之外,附帶各種職能,走下三尺講臺,就要擔起網絡評論員、軟件測評員、檔案管理員、“被”志願者……,多種職能附加一身。這種複雜的職能結構,經歷過的人會懂。

教師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網友:太真實了

近期網絡上的一張照片再次將教師這個職業置於刀尖之上。湖南省懷化市規定從教師工資中扣取一部分,作為促進消費款,消費款只能在特定App上才使用,最後附帶溫馨提示:可能充不了水電燃氣費,但是在各區縣都能消費,加油、話費、超市、小賣部都可以使用。

雖然這個規定並不是針對教師這個職業,公務人員也被扣取促進消費款,但是兩者的工資不可相提並論,人比人氣死人。有消息稱,部分學校已經取消這個規定。

教師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網友:太真實了

看到這裡各種反駁的理由就會層出不窮,有些地方的教師工資的確高於當地公務員工資,但是對於大部分地區來說,現狀依舊。一些地區,教師每個月工資2500至3000不等。附加上房貸,教師的生活用一個成語“水深火熱”來形容也不為過。

有些人會拿教師這個職業與其他職業進行比較,分析教師這個工作多麼多麼輕鬆。但是卻忽略了重要一點,教師這個職業是良心活,不存在多勞多得的情況。每天5點上早讀到晚上10點查寢結束,教師需要備課、上課、出試卷、批改作業、整理檔案、製作課件等等一系列工作需要完成,但是每個月的工資還是固定不變的。

教師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網友:太真實了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鍵盤俠們總能在一些細微的事情中捕風捉影,一竿子打死所有人。不管是對於教師這個長期遭受批判的群體,還是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留學生,兩個群體中好人大有人在,只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就被有心之人大肆宣揚,帶節奏詆譭。

教師不是神仙,他們也有自己的家庭,他們也要依靠每個月微薄的薪水贍養老人,養育孩子,撐起家庭的一片天,但是現實的無奈,像一塊巨石,壓彎了教師們的腰,再也直不起來,每個人都想踩在教師的頭上高喊:“喏,你應該怎樣怎樣。”

教師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網友:太真實了

曾經有人戲稱教育局是教師們的“孃家”,天塌下來有教育局為教師誠邀,時過境遷,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教師的地位越來越卑微。

生活本來就已經拮据的教師,卻被一個規定奪取一半的薪水,美其名曰:復甦經濟。其中的利害關係,許多人想知道卻又不敢知道,怕傷害內心僅存的善念也消逝不見。

教師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網友:太真實了

教師這個群裡越來越佛系,那麼教育出來的學生將會越來越隨心所欲,充分的放飛自我,追求家長心目中的“完美”人格。

新時代一名合格教師就要: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教得好學生,鬥得過家長,寫的好論文,用的順電腦,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