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鄉手抓”的這些故事,愛吃羊肉的你知道嗎?

中國的許多省市都有自己聞名於世的菜系或名吃,如京菜、魯菜、川菜、粵菜等。就羊肉系列而言,北京有涮羊肉,陝西有羊肉泡,新疆有烤羊肉串,內蒙古有烤全羊。在甘肅,東鄉族的手抓羊肉是名物,深受人們的喜愛,好客的東鄉人,生活再窮再簡單,每逢佳節或賓客臨門,待客最隆重的儀式便是宰羊,手抓羊肉在宴席上是必不可少的。上手抓羊肉和吃手抓羊肉也非常講究。要將帶骨羊肉剁成二指寬的長條或塊狀,放入大盤之內,眾人圍坐而食之。

“東鄉手抓”的這些故事,愛吃羊肉的你知道嗎?

東鄉手抓

東鄉手抓是東鄉族人民的特色菜,東鄉族人民招待賓客最隆重的是端“全羊”。即把羊的各個部位(如脖子、肋條、前後腿、羊尾巴)依次上盤,使餐桌上樣樣俱全。“平夥”是臨夏民間鄉親、朋友聚會用餐的一種習俗,在農閒或雨雪天,由幾個脾氣相投的朋友聚在一起,共同平均出錢買一隻羊,推選一個東家在他家裡製做,一般東家不出羊錢,負責加工,但肉照樣也有一份。

“東鄉手抓”的這些故事,愛吃羊肉的你知道嗎?

“東鄉手抓”吃法獨特,是將煮熟的羊肉剁成小塊裝盤上桌,用手抓起一塊,拌以椒鹽、大蒜享食,故稱“東鄉手抓”。如今,“東鄉手抓”已風靡大西北,在蘭州、青海、寧夏各地“東鄉手抓”的牌子越來越響。“東鄉手抓”色香味美,肥而不膩,沒有外地羊肉的腥羶味,令人“過口”難忘,百吃不厭。

“東鄉手抓”的這些故事,愛吃羊肉的你知道嗎?

東鄉手抓

要做好“東鄉手抓”,羊的品質是關鍵,這頭道工序就是“舍飼”和選羊。東鄉的本地羊吃的是高山深溝野生野長的百草野菜,喝的是從太子山懷抱泉眼裡流出來的天然礦泉水。從東鄉本地羊中精選小公羊,把它圈養在一個固定的地方,用本土土生土長的本氏草,小白蒿、百里香,野蔥野蒜等牧草,乾草、玉米秸稈和麥麩攪拌的精飼料精心飼養,等餵養三四個月後,進行閹割,戴上籠頭,不讓它東奔西竄,約三個月時間,小公羊長得膘肥體壯,毛重約二十五六斤時就可以出欄了。

“東鄉手抓”的這些故事,愛吃羊肉的你知道嗎?

東鄉手抓

“東鄉手抓”羊肉製作加工有著非常獨特和講究的地方。把已宰好的羊經過剝皮、淘內臟、清洗等多道程序處理後,把全羊完整地下入冷水鍋,用急火猛煮。等鍋內的水待開未開時,用小眼細網罩打盡浮在水面上的雜質沫子,再放入花椒、蔥段、薑片、草果、青鹽等調料,再用溫火慢煮,出鍋時需兩人用乾淨木杆撐起全羊小心提起,放在木製案板上或蒸籠裡,控水稍涼,用快刀或利斧按脖子、前腿、後腿、肋條、背子、胸岔、羊尾巴卸成七大塊,再均勻地將每一大塊剁成若干小塊,趁熱裝盤,即可食用。

“東鄉手抓”的這些故事,愛吃羊肉的你知道嗎?

東鄉手抓字體logo

在漫長的歲月中,手抓羊肉原本只在西北少數民族聚居的高原和草原的帳篷間被牧民們食用,城市裡極少見,名流視之為難登大雅之堂,不屑一顧。手抓羊肉真正成為馳名全國的美味是20多年前的事。據說,有一位頗有膽識的東鄉人率先在臨夏市一條偏僻的小巷子裡掛起了“東鄉手抓羊肉”的牌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