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生活——如何進入學習與工作的最佳狀態》閱讀札記三

“21步法”養成好習慣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

21天的21個小竅門

培養一個新的習慣需要多久?傳統觀念認為,如果我們能在21天裡把一件事每天重複一遍,就能養成好習慣。

竅門1:將整個計劃寫下來

晚上9點15分:把電視、電腦、電話、蘋果平板電腦等所有帶屏幕的設備關掉(以防晚上處於興奮狀態,大半夜還睡不著)。

上床前:把運動服、運動鞋、心率監測器、耳機,還有能固定手機的臂環放在床邊的椅子上。

晚上10點(如果第二天孩子要上學):把燈關掉!也許是養成習慣了吧,我一般一關燈就能馬上睡著。

8小時之後:鬧鐘鈴響,這就是我整個早間流程的觸發因素。在洗手間快速洗漱之後,我會套上運動服,然後冥想7~20分鐘。

早上6點20分:我會讓狗狗布斯特出去放風(如果我在家的話),然後喝一杯水。

早上6點30分:我會開始進行“聊勝於無”的健身模式:15個俯臥撐,30個仰臥起坐,25個深蹲。這一套動作只需花費我幾分鐘的時間。最近,我常常會使用蘋果手機的“7分鍾鍛鍊”應用程序,用7分鐘的時間進行一套包括12種高強度運動的動作。每逢週一、週三和週五,在7分鍾鍛鍊之後,我還會跑步10分鐘,慢走3分鐘,再花3分鐘的時間拉伸。在週二和週四,我會增加一到兩套的7分鐘運動套路。週六我會比平常稍微多跑一些,週日我會和朋友進行3英里的徒步旅行。

竅門2:找出小習慣

我的早間流程中包含了至少7個小習慣:起床、冥想、穿衣、鍛鍊、洗澡、吃早餐,以及打掃廚房。在這些小的習慣裡面,還包含著幾個更小的微習慣:比如刷牙和化妝的方法,以及我會趁著給孩子打早餐奶昔的空當吃維生素片。這其中的每個事項都有一個觸發因素、一套靠自覺完成的行為習慣,以及不同形式的獎勵。你現在具備哪些微習慣呢?又需要養成哪些小習慣呢?

竅門3:拋開野心

比如說,每次開始一個新的鍛鍊計劃時,我都會自信過頭:我會計劃跑半程馬拉松的距離而不是5 000米;明明一個月只能和教練見面1次,我卻計劃見面3次;原本每天做10分鐘的拉伸和力量訓練就足夠了,我卻計劃做30分鐘

竅門4:小習慣裡的關鍵小習慣

晚上9點15分關閉所有電子設備,這就是一個確保我能在第二天進行晨間運動的關鍵小習慣。

竅門5:提前做好準備

在培養新習慣的時候,那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細節是至關重要的。我們需要判斷成功有哪些關鍵因素,還要思考應該如何讓自己克服遇到的困難。

竅門6:找出你的觸發因素

有意識地為你的習慣指定一個觸發因素:一個每當你想要觸發習慣時都能保持同樣狀態的因素。比如,每天早晨在同一時間響起的鬧鈴便是我晨間流程的觸發因素。

竅門7:找到內在的獎勵

我們渴望的所有東西都可以算作獎勵:一件毛衣、一個漂亮的紙杯蛋糕、導師的關注、成就感和積極情緒,等等。當大腦找到了潛在的獎勵,便會釋放出多巴胺這種能讓情緒好轉的神經遞質。這些多巴胺會鼓勵我們追尋獎勵,讓我們對掛在眼前的胡蘿蔔產生一種實實在在的渴求和熱望。

竅門8:測量進度

培養習慣,測量也是很重要的一環。有測量,才有進步。

竅門9:避免自我懈怠

想要避免許可效應,我們就要把注意力放在目標和價值觀上。

竅門10:鍛鍊意志力“肌肉”

我們的意志力或自控力即是騎象人。就像一塊會疲勞的肌肉一樣,自控力越用越疲勞。最終,騎象人累得昏昏欲睡,在巨大的野獸身上萎靡不振。而到了這時,大象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竅門11:儘量事先做好決策

當有限的意志力枯竭後,我們會傾向去做熟悉或簡單的事,而不是嘗試新的東西。我們可以通過三種方法來戰勝這個大腦的陷阱。

首先,我們可以儘可能事先做好決策。例如確定目的地,到達目的地的方式,以及該帶什麼東西。因此,不要等到當天早晨快出發時再決定是駕車還是走路去上班,而是要在前一天晚上就確定好。

其次,佈置好環境以支撐你的決策。例如,把你的工裝鞋塞到揹包的底部,把運動鞋放在門邊。如果你動了開車的心思,就把車鑰匙放在一個不方便拿取的位置,防止早上順手去取。

最後,為自己制訂一個面對挑戰的詳細計劃。如果早起時有可能下雨,那就事先準備好要穿的藍色雨披。

竅門12:自我安慰

在培養新習慣時,最好的做法就是在大象佔領主導地位之前,先找到能給自己帶來慰藉的方式。

竅門13:小睡一會兒

睡眠之所以能幫助我們支撐起意志力,有兩個簡單的原因。

竅門15:別說“絕不”

擺在眼前的誘惑的確讓人難以拒絕,但如果我們對自己說“不”,卻往往導致誘惑更吸引人。不要告訴自己不能吃曲奇或不能看電視,你可以對自己說,如果想吃曲奇就過幾個小時再吃一塊,或者稍晚再回來看電視。然後,去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吧!

竅門16:後援團的支持

俗話說得好,任何人都不應孤立於世,我們在培養新習慣的時候最好也不要單槍匹馬。因此,讓那些懂你且支持你的人圍繞在身邊吧。這一點對於成功的關鍵作用,我如何強調也不為過。

竅門17:允許自己緩慢地進步

當你能夠自覺地在冥想椅上坐下、登上跑步機或是在午餐時點一份沙拉後,你可以再往前慢慢挪一步——多冥想一分鐘,多走30步,或是考慮把午餐後加了雙份焦糖的瑪奇朵換成含糖較少的拿鐵。當你對這些習慣輕車熟路後,再繼續加一些小的任務。

竅門18:預期(或大或小的)失敗

比如說,在爬山的過程中,疏忽意味著被絆了一下,或是因被絆而摔倒。這可能會很疼,甚至讓你想要放棄。而如果我們真的放棄了,那麼疏忽就變成了墮落。我們務必要分清疏忽和徹頭徹尾的墮落,還要對每次疏忽做出適當的反應。再說一次:一次疏忽甚至墮落並不能定乾坤,重要的是看你如何反應。接下來的幾個建議,會幫助你克服一些無可避免的疏忽和墮落。

竅門19:當心“管他呢”效應

•情緒不要太過激動,也不要陷入自我批判中,要原諒自己。提醒自己,疏忽是過程的一部分,對你的行為感到內疚和自責並不會對你未來的成功有什麼益處。

•重新投入到自己的計劃中(現在就做,莫等明天)。你為什麼想做出這樣的改變?這會給你帶來什麼益處?深呼吸幾下,鎮定地思考一下自己的目標。

•為下次遇到類似的困難時制訂一個計劃。你的做法會有何不同?你從這次摔倒中學到了什麼?這次遇到的哪些誘惑是可以剔除的?有沒有哪個關鍵的小習慣是需要調整的?你是否處於壓力之下?是否處於疲倦或飢餓的狀態?如果是,下次該如何避免呢?

•儘快向“內閣”尋求幫助,讓他們幫助你回到正軌上。

竅門20:重新組合,修改調整,加倍投入

剛開始試著把鍛鍊身體塞進晨間流程中時,我覺得自己很失敗。每天,我都會對早餐的流程做出微調。比如說,我以為7個小時的睡眠就足夠了,但連著三四天按下“稍後提醒”按鈕後,我發現自己實在是太累了,需要早些關燈上床。之後,我本想著可以在睡前用蘋果的平板電腦讀書,但這也行不通,因為屏幕的亮光無法讓我快速入眠。而早上附帶的獎勵也並不怎麼誘人,直到我放棄了非要在跑步時聆聽“有料”的東西——文學作品、新聞或是演講的“需求”,轉而讓自己聽一些“有趣”的東西——逗趣的回憶錄和丹·布朗的小說。

竅門21:越挫越勇、重新開始

每天做什麼事情會讓你滿心歡喜呢?什麼習慣附帶的獎勵最大呢?或許,你和我一樣愛好在黃昏時散步,那就將它作為第一個習慣去培養吧。

《好好生活——如何進入學習與工作的最佳狀態》閱讀札記三

《好好生活——如何進入學習與工作的最佳狀態》閱讀札記三

《好好生活——如何進入學習與工作的最佳狀態》閱讀札記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