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般“粉藝”,撩翻春天的味蕾

十八般“粉藝”,撩翻春天的味蕾

4月14日,湖南九所賓館,廚師們忙碌不停。當天,全省14個市州48家米粉品牌的124種米粉、12種面、123種小吃在這裡彙集,吸引市民有序品嚐。記者 唐俊 攝

在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的當前,一場復甦煙火氣、尋回好味道的大賽——“湖南米粉大擂臺”昨日在長沙擺開陣勢。14個市州特色米粉打擂臺,看誰能奪取桂冠。賽場論英雄,話題更在賽場之外:“刺激省內消費市場,推動餐飲行業回暖”。

從今天起,本報開闢《米粉打擂臺 湖南好味道》專欄,報道活動精彩瞬間、生動故事,反映湖南米粉的歷史積澱、文化傳承、特色優勢,讓湖南米粉香飄全國。

湖南米粉打擂臺,吃喝之聲動地來。

4月14日,全省14個市州米粉代表品牌齊聚長沙湖南九所賓館,使出看家本領,火熱開戰。

長沙米粉鮮香軟糯,邵陽牛肉粉豪邁勁道,湘西米粉酸辣清爽……湖南米粉版圖,因為米粉形狀、湯底秘方、碼子種類的差異而各有千秋,擂臺比拼,食客爆滿,讓人感嘆餐飲消費市場的人氣回來了!

米粉打擂臺,使出“十八般武藝”

衡陽的彭海軍、邵陽的寶隆和、益陽的劉三、張家界的老黃三……市州知名品牌來了!

牛肉粉、魚頭粉、銀魚蛋餃肉絲粉、牛肚滷粉、三鮮粉……各色碼子粉任選!

長沙的蘭花乾子、武岡的銀記空餅、衡陽的燒餅、岳陽的糰子、常德的特色麻球、張家界的藤椒鳳爪、益陽的桃花江擂茶、永州的瑤山油茶……各地特色小吃隨意挑!

參賽企業中,包括百年粉店“寶隆和邵陽米粉”,始於清光緒九年(1883年)、被列為長沙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甘長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郴州蘇仙棲鳳渡魚粉等共43家。

一碗典型的長沙肉絲粉,在上桌前不帶辣味,剁辣椒、榨菜、酸豆角,靜靜地等在櫃檯上,任人自取。在甘長順米粉櫃檯前,眾多食客感受了這般“風味”。

米粉古法發酵,色澤潔白滑韌,油紅料香,湯清而不濁——這是寶隆和邵陽米粉;用湘陰樟樹港辣椒、純正土豬肉作碼,配上高湯,回味悠長——這是岳陽南湖賓館推出的肉絲米粉。益陽米粉比長沙米粉厚一點,醬香肉美,細嫩可口,原汁原味,以木耳肉絲和辣椒肉絲居多。

擂臺角力,參賽企業使出“十八般武藝”。

“我們的粉,物美價廉,真材實料,勁道十足,臊子調料,只用本地土豬肉。”張家界知名品牌老黃三米粉櫃檯負責人陳薪如透露,為了參賽,她請出了米粉創始人、73歲的黃師傅出山指導。

“準備一天賣完的米粉,上午11時不到,就銷售一空!”寶隆和邵陽米粉負責人曾偉靈滿臉驚喜地告訴記者,櫃檯前客人不斷,4個師傅完全忙不過,正在加緊補充食材,要把最正宗的邵陽米粉帶給長沙市民!

帶領“戰隊”參賽的郴州市接待服務中心主任雷改平介紹,此次郴州展銷的蘇仙棲鳳渡魚粉等5種米粉,以及桂陽全義餃粑等多種小吃,備受歡迎。截至14日下午7時,首日累計現場銷售3萬餘元,食材訂單近10萬元,大大超出預期。

驅車1小時,只為一碗米粉

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粉,是清早喚醒湖南人的尋常方式。色香味俱全的品牌米粉一字排開,到底先吃哪家的哪一款呢?

“幸好肚子夠大,又有10天,每天都要來吃!”不少疫情期間宅家多時的市民,帶上自己的家人、好友奔向九所賓館,面對各色米粉小吃,都要滿懷興致點上一份。

“記得多年前第一次在長沙一家小店吃到肉絲米粉,配上桌上的酸豆角、蘿蔔乾、辣油,熱乎乎的嗞溜嗞溜下肚,全身很快暖和起來,感覺好極了。”在九所附近工作的市民李青松,今天一早趕來,找回了當年吃粉的記憶。

一碗楊裕興米粉未能盡興,李青松又加了一碗岳陽洞庭魚粉。他告訴記者,明天會約上朋友一起再來。

“純正的湖南米粉,才能吃出好味道!”14日中午,居住在長沙雨花區李家塘的許長英拉著丈夫一起,驅車1小時趕到九所賓館,只為吃到喜歡的米粉。

“現場比想象的更火爆,吃了郴州蘇仙棲鳳渡魚粉不解饞,又叫了碗永州胖子滷粉。” 全省14個市州米粉打擂臺,在許長英的記憶裡是第一次,她笑著說要抓住這個難得機會,接下來每天都要來飽口福。

除了來尋找家鄉的味道,還有不少食客想感受他鄉米粉的精彩。一位正和孫女一起吃粉的長沙王奶奶告訴記者,她特意點了衡陽彭海軍魚粉和湘潭肉絲粉,帶著小朋友一起品味它們與長沙米粉的區別,感受湖南豐富多彩的美食文化。

眾多參賽企業有了滿滿的獲得感。“僅3小時,衡山筒子骨米粉、三鮮米粉各賣出100多份!”衡山縣機關事務和接待中心副主任文軒說,這次擂臺賽讓衡山米粉大顯身手。

湖南米粉就是有這樣一種魔力,好久不吃就想得發慌。(記者 劉永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