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專業教育的發展

我們在上文中對“文革”結束後的鋼琴理論研究的發展做出了探討,想必每位讀者已經對這方面的內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下面,我們就這一時期的鋼琴專業教育的發展進行具體的闡述。

(一)音樂藝術學院的鋼琴專業教育發展

這一時期,國家對音樂專業教育領域進行了恢復與整改工作

。首先是恢復了專業音樂院校的招生,中央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上海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附中開始了音樂專業教育工作。

這些學院充分發揮第一代鋼琴家們如吳樂鼓、張雋偉等的積極性,又讓第二代鋼琴家如朱工一、楊峻等發揮骨幹作用,形成有梯隊結構的高質量的師資隊伍。

1977年—1978年,北京、上海兩院恢復招生後,採取的重大舉措是,按照“自願報名、政治審查主要看個人表現、擇優錄取”的政策招生。

鋼琴專業教育的發展


這一舉措為一大批考生創造了學習的機會,所以報考音樂學院的考生人數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增多。國家又陸續將各大行政區的音樂專科學校發展成為音樂學院,將原有的鋼琴專業拓展成為鋼琴系。

另外,在一些地方的藝術學院以及師範學院中,鋼琴專業也被設置為主科專業,這些學校(院系)包括南京藝術學院音樂系、解放軍藝術學院等。

新世紀,這些院校廣泛開展的鋼琴音樂主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鋼琴音樂事業的發展,並培養了大批水平較高的鋼琴音樂創作及演奏人才。

1.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的發展

(1)中央音樂學院的發展

1960年,中央音樂學院被定為國家重點高等學校,1999年被列入國家“211工程”建設學校。2001年建立了音樂學研究所,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我國音樂理論研究的中心。

2003年設立了第一批全國藝術學博士後流動站。為了推動社會鋼琴音樂的發展,學院設立了社會音樂教育部和包含鋼琴考級的海內外社會音樂考級委員會。

在國內外各種音樂比賽中,總是會出現中央音樂學院師生的身影,且屢屢獲獎。通過查閱相關的統計資料,我們可以觀察到,自建院以來,獲國內外各類獎項共計2405人次。

1985年以來學院共取得科研成果獎107項。學院對對外音樂文化交流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定期安排國外著名音樂家和學者來院講學或任教,也選派師生出國學習、講學和演出。

學院還聘請國際著名音樂家擔任名譽教授或客座教授,包括阿什肯那齊、巴杜拉·斯柯達、萊昂·弗萊舍爾等世界著名鋼琴家。

學院還與許多世界著名音樂院校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如法國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與舞蹈學院、美國朱麗亞音樂學院、英國倫敦皇家音樂學院等。

20世紀80年代,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朱工一教授的學生渚大明,李其芳教授的學生韋丹文、潘一鳴教授的學生潘詢先後在國際鋼琴比賽中獲獎。

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吳樂懿教授的學生秦瑩明,洪騰、肖銘、範大雷等教授的學生李堅、杜寧武、孔祥東先後獲得國際鋼琴比賽大獎。

20世紀80年代後,全國音樂藝術院校更多的學生在歐美國家和亞洲國家的國際比賽中獲獎。如朗朗、繆寧勃、逄勃、吳牧野、吳迪、李雲迪、王笑寒等。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中國的鋼琴專業教育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我們都知道,辦學的成功與否與教師的優秀程度息息相關。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聚集了國內最高水平的教師。周廣仁教授就是鋼琴教師的傑出代表。下面,我們來詳細介紹一下週廣仁教授。

周廣仁分別於1951年和1956年在前東德國際鋼琴比賽中獲獎,是首位奪得國際鋼琴比賽大獎的中國鋼琴家,被譽為“中國鋼琴教育的靈魂”。

她曾在中央音樂學院擔任鋼琴系主任,且在學院任教將近五十年,成為一代名師。當然,名師必然帶出了許多優秀的學生,如逄勃、盛原、劉寧等青年鋼琴家。

為了推動國內外鋼琴普及教育的發展,她付出了全部的精力,曾在美國29所大學進行講學活動,連續舉辦了44場獨奏音樂會,在國外演奏、介紹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積極推動中國鋼琴音樂文化。

她前後在歐美重大國際鋼琴比賽中擔任20餘次評委。她在20世紀80年代先後創辦了兩所兒童鋼琴學校,培育了千餘名有發展潛力的琴童;組織國內、國際鋼琴比賽和鋼琴考級活動。

她主持了中國業餘鋼琴考級活動,親自選編了考級教程,推動了鋼琴教育的發展與全面普及。她獲得許多國內外的榮譽稱號,如“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老教授科教興國貢獻獎”、“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等。

中央音樂學院不但聚集了一大批全國一流的鋼琴教授,而且年輕一代的鋼琴家亦開始享譽鋼琴音樂界。卞萌就是年輕一代鋼琴家的代表。下面,我們來詳細介紹一下卞萌。

卞萌,1966年出生於安徽,是中國著名的鋼琴家,音樂教育家,博士、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研究生導師。

1988年畢業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本科,之後免試攻讀鋼琴專業碩士學位,先後師從劉愛賢、尤大淳、林恩蓓、李名強等教授,曾在國內、國際鋼琴比賽中獲獎。

1990年公派赴俄羅斯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師從葉卡捷裡娜·穆教授和鋼琴藝術理論家索菲亞·亨託娃教授。

她於1994年5月得到音樂藝術(鋼琴)博士學位,11月又被俄羅斯最高學位授證委員會授予哲學(藝術學)博士學位,是我國第一位鋼琴雙博士學位的獲得者。

1996年1月回國後,在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擔任鋼琴主科教學工作。她發表過許多著作,包括《中國鋼琴文化之形成與發展》《鋼琴全面訓練基礎教程》等,並出版了個人鋼琴獨奏CD《中國鋼琴音樂精選》等作品

。其中,她的著作《中國鋼琴文化之形成與發展》,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研究鋼琴藝術發展史著作,具有相當高的學術價值,在中國鋼琴音樂藝術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上海音樂學院的發展

1949—1984年,上海音樂學院由賀綠汀擔任院長,推動了學院的建設進程。學院設有13個系(部),擁有全國第一批建立的碩士、博士、博士後流動站的完整教學、科研體系。

在教學體制上實行“大、中、小”一貫制。1953年正式成立了附中,1956年成立了附小。在學院發展的過程中,從未放鬆過對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視。

從20世紀50年代起,師生在國內外音樂比賽中屢獲佳績,學院被譽為“音樂家的搖籃”。學院與許多國家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如日本、德國、美國、荷蘭等。

除此之外,還聘請了國際著名的音樂家為學院名譽教授或客座教授,如鋼琴大師傅聰、陳宏寬等。

另外,學院還經常舉辦對外學術文化交流活動,其中,舉辦得最成功、最具有代表性的活動有“國際鋼琴大師班”、“祖克曼大師班”等。

(3)中國音樂學院的發展

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提議,中國音樂學院於1964年正式成立。

它是我國唯一一所以中國民族音樂教育和研究為主要特色,培養從事民族音樂理論研究、創作、表演和教育,推動民族音樂文化繼承和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的高等音樂學府。

學院現設音樂學系、作曲系、聲樂歌劇系等lO個教學單位,擁有音樂學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藝術碩士(MFA)授予權,音樂學學科為市級重點學科,另設有繼續教育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專科學校,形成了以民族音樂教育與研究為特色的多層次辦學體系,推動了鋼琴專業教育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