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陪儿子去南京

我陪儿子去南京


我陪儿子去南京

我记不得我什么时候单独去过南京了,也许学生时代去过,但早已忘了没影了,但几次陪儿子去南京,我却记忆犹新。

第一次陪儿了去南京是儿子十三岁时,儿子在十二岁时做了一次结肠手术,但手术是失败的,肠子结头没接好,漏粪便,插引流管的那个地方总是有血、浓往外流,连续几个月都不见好。我和爱人心急如焚,最后两人决定带儿子到南京去看病。

那次我们是一家三口一起去南京的,看到儿子瘦小的身躯,我们夫妇二人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我记得那年去的时候也是个炎热的夏天,当时我们的经济条件并不太好,三个人住在一个很小很小的旅馆里,旅馆里一个大间被隔成好几个小间,很热,用水也不太方便。因为囊中羞涩,所以将就着三个人挤在一张并不大的床上,因为将就理所当然的也就住的很不舒服。出门时多数情况下迈开两条腿,因为没有钱,所以舍不得打车。我和儿子又水土不服,两个人拉肚子拉得要命。记得当时是去的南京儿童医院,我同学的同学在那儿工作,虽然大家并不熟悉,但人家很帮忙,在那痛苦、无助、求医无门的时候,这位医生在这炎热的夏季给我的心里吹来了阵阵凉风,让我倍感惬意。上天有时真会开玩笑,在家几个月那个插引流管的洞都没长好,可到医院大夫一看,竟然长好了,三个人在南京住了一个星期,打道回府。

第二次陪儿子去南京已是十年后,儿子高中毕业后报考了南京一所院校,我陪儿子来面试。十年后的南京和十年前的南京是大不相同的,十年前的南京根本就看不到地铁,十年后,地铁已成为在南京生活的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

从没坐过地铁的我,望着那些箭头、符号,脚却不知道迈向何方,害怕自己坐错了,抑或方向坐反了,万一耽误了儿子的面试,那可抱怨不及。所好的是儿子已长大了,懂的东西也比我多,看那些箭头、符号比我在行,带着我从这个地铁线转到那个地铁线,儿子还调侃的对我说:“妈妈,是我带你来南京的。”就这样七转八转的,终于顺利到达学校,完成了面试。

第三次来南京是儿子大学开学时,这次来南京我这个路痴对认路并没有丝毫的长进。但我一点也不担心,一是学校安排了专人在火车站、汽车站接待,二是有儿子在身边,我根本用不着操心,三是把儿子送到学校后,帮儿子安排好,学校还有返程的车子,直接把我们送到火车站、汽车站。

第四次来南京是今年的暑假,儿子因十年前做过结肠手术,现在有点不舒服,我特地陪他到省人民医院看一下。这次来南京和十多年前来南京完全不一样,以前来看病时,当天不一定能挂到专家号,有时还要住上好几天,就是住上好几天也不一定挂上号,没法时只好从号贩子手里买号。这次我提前在网上预约挂号,前一天下午到南京,第二天医生上班时就直接去医院找专家,工作、生活、看病三不误。

虽然同是炎热的夏季,但这次我却没感到有多热,先在网上预订了宾馆,出门就打车,医院、宾馆、出租车上到处都是空调。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但如果只有经济基础而没有文化,那在网上预订宾馆、预约挂号就无法完成,但只有文化,没有现代科技、没有网络,同样也无法完成。但就算有经济基础、有文化、有网络,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学习新的知识,捧着智能手机不会用,还一样无法完成。所以知识、科技、金钱都很重要,缺少了哪一样,生活中多多少少都难免会出现遗憾。

不知下次来南京时又会是因何而来,抑或是儿子工作,抑或是儿子结婚、落户南京。我期待着,期待着下一次的旅程,我相信下一次旅程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更轻松、更快乐、更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